公司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内容摘要:

,确保生产需求。 第十七条 审计部负责对物资供应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对供应 业务流程操作进行监督,对物资采购方式的确定、价格承担管理和监督责任,负责召集主持招(议)标、集体议价、价格变动审议,并对采购行为进行评判,对采购价格进行检查,接受有关采购价格的投诉,处理业务流程中的违规问题。 第十八条 公司各部门及员工对物资供应管理、业务流程及到货物资的质量、价格有责任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第十九条 采购方式 (一) 招(议)标采购 : ( 1) 单一物资采购估算金额达到 10 万元及以上的,或同类同批次的物资采购金额达到 40 万元及以上的,应进行招(议)标采购; ( 2) 同一品种物资年消耗量达 80 万元及 以上的,具备年度招标条件的应实行招(议)采购。 (二) 集体议价采购: 是指采购估算金额达到或接近招(议)标的,对单一供应商就技术和商务统一进行磋商的行为。 主要是针对不具备招(议)标条件 也不具备采购 比价条件的可进行的 采购方式。 7 (三) 比价采购: 单一物资估算采购在 10 万元以下的或是同一品种批量采购估算金额在 40万元以下的可 进行比价采购 方式。 第 二 十条 采购方式的实施 (一) 招(议)标采购: 供应部根据的物资 采购 计划及申报单位提供经分管 领导 审核的技术规格书,征求生产、技术、研发、质检等相关部门意见,提供初步招 (议)标方案( 包括招标总量、标段设置、标底价测算、拟邀供应商、招标时间、地点 等) 报审计部并 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招标拟邀供应商参加原则上不得少于 23 家。 招(议)标采购物资因材质、结构、性能、技术参数、配置等问题需进行技术交流沟通的,由技术部门提出,供应部通知邀请准备参与招(议)标的供应商及技术人员参与沟通。 技术沟通会形成结论性意见应作为技术规格书的补充。 并作为招(议)标评标依据之一,沟通结果应随招(议)标资料存档 标底价 :测算标底价要实事求是,依据充分、严谨、准确,测算和确定标底价必须严格保密,确定 时间应设在投标截止时间起到开标之前。 供应部要切实提高对市场的关注程度,注重搜集价格信息,认真测算,使之更加贴近市场价格水平。 对于通用配置简单的产品,有历史合同价的物资可以依据历史合同价,并参考主要原材料的市场行情进行适当调整。 没有历史采购价格的要搜集与产品有关资料,了解掌握产品的材质、结构及功能,并相近或类似的产品进行横向比较,可采用电话咨询或网络查询。 将价格信息、资料等提供给评标委员会,由评标委员会结合采购批量、付款条件等因素,形成标底标。 评标: 由审计部主持招(议)标会议, 由公司领导、技术 研发、使用、供应等部 门领导及相关人员 参加。 评标委员会由以上人员组成,人数原则上有 5 人或5 人以上(单数)组成。 评标办法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坚持技术、质量优先,采用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结构简单,通用型物资,一般采用最低投标价法确定中标价。 对于有一定技术含量或配置较复杂的物资,采用综合评估法确定中标价。 同一档次产品应采用唯一中标价。 评标委员会一致认定最低投标价属于不合理招标的物资可采用 8 次低投标报价 以此类推 或平均投标报价为评标价。 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设备或材料 的具体情况综合产品性价比或以最低价为评标依据,确定中标候选人及中标价。 (二) 集体议价采购: 由 审计 部召集,分管领导主持,相关部门参加。 根据采购物资的具体情况,邀请生产、技术、使用单位、 供应等部门 相关人员参与共同把关。 集体议价的物资应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 产品具有排他性的技术优势,发明型专利技术。 ( 2) 专业性极强,目前知悉的唯一生产企业的产品。 ( 3) 自主产品备案的煤安证中所涉及的 不可替换的 产品。 参与集体议价的评议人员原则上不少于 5 人。 供应部可以上网查询或向其它供应商咨询功能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价 格、资料作为参考,以便与之进行比较。 无可供参考的有关产品的价格资料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近期与其他用户签订的原始商务合同或者销售发票。 必要时对需议价的物资进行分项拆解核算。 参加评议人员可参考提供的价格信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历史合同价格与最新市场价格等不同的定价方式最终确定采购价格。 (三) 比价采购: 供应部依据物资采购计划,负责编制询价单,并确定报价截止日期。 发起报价时优先邀请实力强、服务优质的供应商报价,原则上不得少于 23 家。 发起报价时要同时将拟报价物资相关信息(包括非标 加工的图纸或品牌、配置、材质、技术 参数等),及时准确传达到各邀请供应商,并进行沟通,确保供应商充分理解需报价物资的相关信息,便于准确报价。 在确定报价截止时间要充分考虑计划到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