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xx-20xx)文本内容摘要:

文化遗址、民族民俗风情的保护。 ( 3)以人为本 积极探索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方法,在政府主导下妥善处理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防止片面性,解决“建设性破坏”所引发的矛盾,统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 4)机制创新 加速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制化进程,调整和健全、创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的机制与体制。 2.要求 ( 1)建立、健全利川历史文化与旅游资 源保护的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 调整与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保护相矛盾的相关规划内容、规章和规定,严格依法进行保护和管理。 ( 2)建立、健全文物、历史建筑、保护村落长期修缮和保护的机制。 推动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房屋产权,鼓励居民按保护规划实施自我改造与更新,成为房屋修缮保护的主体。 制定并完善居民外迁、房屋交易等相关政策。 ( 3)调整与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保护不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以及市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保护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 4)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建立制度化的专家 论证和公众参与机制。 第五节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要求 第二十四条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指导思想 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0202020) 7 深入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坚持环境功能与城镇整体功能相协调,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城镇体系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规划原则 ( 1)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讲求实效的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划目标与措施。 ( 2)坚持防治污染与优化产业结构、革新技术、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贯彻环境综合整治原则。 ( 3)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强化政府职能,加强科学管理。 3.规划目标 ( 1)总体目标 建设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生态良好的“凉都”,让人民群众饮用清洁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 2)阶段目标 ①近期(至 2020年)目标 清江流域和郁江流域主要环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市重点工业污染源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进一步完善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能力。 ②远期( 20202020 年)目标 工业污染得到全面控制,城市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清洁、优美,初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十五条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1.修复和重建生态屏障 ( 1)在强度石漠化地区,进行封山育林、环境移民和生态保护区建设,禁止进行一切开发活动。 ( 2)在中度石漠化地区,以蓄水、治土和造林为核心,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整合。 25176。 以上进行退耕还 林; 25176。 以下修建坡改梯工程,完善排灌工程。 ( 3)在其他地区,实施以改土、配水、节水、配肥为主的低产田改造工程、坡改梯工程、水利水保工程等,大力推进包括立体农林复合型、林果药为主的林业先导型等生态农业模式,还可以通过局部整地、调整耕作方法等手段,整治适宜耕作区域的农业用地。 2.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实质是要按照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使农业、工矿、能源、交通、旅游和农、林、牧、渔各业各得其所。 在此基础上,辅以工程的、生物的、技术的配套措施,大力提高土地综 合生产效益,彻底改变过去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被动局面,把人地系统中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状况调整过来,确保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 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 1)建立完善的群测群防网络和预警系统 地质灾害的险情变化需要通过监测才能较准确地掌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效果也需要通过监测对比方能反映出来。 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并将之贯彻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始终。 监测内容依地质灾害的性质及防治措施而言,监测方法可土洋结合,以经济、实用为准,不必片面追求大、洋、全。 监测网一经建立,就要按预定期 限,坚持监测不断,并须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作出动态评价;发现险情,要及时上报。 ( 2)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知识 通过宣传,增强广大群众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特别是要让建南、谋道、毛坝、忠路、沙溪和文斗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干部、群众更多地了解地质灾害和懂得如何发现地质灾害的预兆及防治原则与基本方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 3)建立抢险救灾系统,对地质灾害体进行有效防治 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0202020) 8 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的治理,使市域重大地质灾害成灾后果一般只能造成经济损失,不会出现人员伤亡,使较小的灾害体成灾后不产生危害或仅产生较小的经济 损失。 第六节 市域旅游发展战略 第二十六条 市域旅游发展定位 1.市场定位 利川市初期主体客源市场定位在重庆市、恩施州和武汉市,以长江三峡和清江流域沿岸的市、县和湖南等邻近的省、市、地区作为辅助市场,重点发展大众旅游,以营造消费环境。 待腾龙洞景区和其它景点逐步开发之后,利川市则立足“长江三峡 — 清江旅游圈”,由单一的主体市场过渡到多元化的主体市场,重点加强对北京、上海、广州、江浙等高收入地区的宣传、营销工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最终拥有一个成熟的国内市场,并在海外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 2.功能定位 随 着利川市景区的逐步开发以及相关产业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其旅游功能由初期的观光、休闲升级为融生态观光、度假休闲、民俗文化、避暑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满足大众旅游和会议、避暑、康体、文化体验等转向旅游的多功能要求。 第二十七条 市域旅游业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 依托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立足“大三峡旅游圈”和“新清江旅游线”,开启“长江三峡 — 清江旅游圈”,打开国内区域市场,建设好重点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景区接待能力,为腾龙洞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和利川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打下 国内客源市场的良好铺垫。 2.中期目标 通过初期的发展,利川市应完成整个区域内的旅游产品价值链,创建一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旅游景区。 这一时期,应巩固国内市场,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得到较大完善,并完成“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成为国内知名的避暑休闲胜地和宜居旅游城市。 3.远期目标 拥有成熟的国内市场,在海外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成为拥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融生态观赏、度假休闲、避暑会议、文化体验、康体健身于一体的高品质、高享受、高服务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并成为欠发达地 区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典范之地和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 第二十八条 市域旅游业发展步骤 1.近、中期( 2020— 2020 年) 继续加强景区的建设工作,创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景区,形成以土家乡村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古溶洞生态文化休闲探险旅游、山地休闲避暑度假旅游为主,福宝山天池、小河水杉之乡和星斗山自然保护区为辅的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和发展模式,并最终将利川旅游资源整合、提炼为“体验土家文化心仪的生态之馨”和“享受原始古朴和谐的自然之情”两大主题概念。 在这一阶段需着 力加强和完善利川市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接待能力且结构合理的旅游接待设施,如具备承办高档会议、会展功能的商务型和度假型星级酒店;并加强利川市私房的改造,充分发挥民宿的旅游接待功能。 同时,加强清江休憩带作为利川中心城区“灵魂”的景观营造,改善城市形象,完成“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 加强区域旅游联动,针对目标市场进行旅游产品推介和景区营销,成为国内知名的避暑休闲旅游胜地和宜居旅游城市。 2.远期( 2020— 2020年) 使利川市在旅游产业的推动下形成新的产业结构类型,并带动利川朝着以旅游为主 导的新型的服务型城市转化。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成为对利川市国民经济有突出贡献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如会议会展业、房地产业,并促进新的产业的衍生,如乡村休闲游发展,观光休闲农场、观光休闲牧场的蓬勃发展与经营管理的不断成熟。 在这一阶段,需要加强旅游法制建设与行业规范管理,并对旅游产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予以控制,推进利川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利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0202020) 9 两个阶段既有梯度性,又不失旅游业发展的连续性和合理性,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建设重点和需要实现的分目标;通过两个阶段的发展,成功带动“大三峡旅游圈”、 “新清江旅游线”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总体发展,完成其作为“长江三峡 — 清江旅游圈”结点的使命,为鄂西旅游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第二十九条 市域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 1.空间结构 规划按照资源区域分布来组织利川旅游空间结构,可划分为三区:利北民俗文化旅游区,包括谋道、建南、柏杨、汪营、元堡等区域,定位为“体验土家文化心仪的生态之馨”;利中综合旅游服务区,包括腾龙洞开发区、都亭、东城、汪营、凉雾,定位为“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的城市旅游”;利南自然生态旅游区,包括忠路、毛坝(星斗山自然保护区)、沙溪等地,定位为 “享受原始古朴和谐的自然之情”。 2.旅游主题分区 ( 1)利北民俗文化旅游区 旅游主题为“体验土家文化心仪的生态之馨”。 包括:大水井 — 明清古建筑群,开发为土家庄园文化休闲旅游;齐岳山 — 开发为山地休闲避暑度假旅游,宣传口号是“青山白云中,享受风移雾幻”、“青山白云有我家”;鱼木寨 — 世界土家文化遗留中心、千年古寨,开发为古乡村文化休闲体验旅游;谋道镇 — 天下第一杉所在地,宣传口号为“文化之旅”、“中国魅力名镇”。 ( 2)利中综合旅游服务区 旅游主题为“休闲、购物、娱乐等综合服务”,主要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 购、娱等需求。 ( 3)利南自然生态旅游区 旅游主题为“享受原始古朴和谐的自然之情”。 主要是星斗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生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华中天然植物园”。 并且,星斗山风景秀丽,春暖秋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可开发生态休闲旅游。 第三十条 市域旅游线路布局 1. 对外旅游线路 ( 1)清江土家民俗风情之旅。 ( 2)恩施大峡谷 —— 腾龙洞 —— 恩施土司城 —— 柴埠溪大峡谷 —— 武落钟离山。 2.市内主要旅游线 ( 1)利川市中心 —— 太平塘 —— 腾龙 洞 —— 玉龙洞 —— 见天瀑布 —— 大水井古建筑群落 —— 如膏书院 —— 盘龙洞佛像 —— 利川市中心。 ( 2)利川市中心 —— 水莲洞 —— 贺龙智取汪家营旧址 —— 天下第一杉 —— 谌家牌楼—— 鱼木寨。 ( 3)利川市中心 —— 刘昌达牌碑墓 —— 步青桥及字库 —— 陈启凤夫妇墓 —— 沙溪土司遗址 —— 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旧址 —— 福寿桥 —— 红四军前委会议旧址 —— 龙塘铺税卡。 ( 4)腾龙洞 —— 利川中心城区滨江大道(龙船调的故乡) —— 大水井 —— 齐岳山 —— 谋道镇 (“天下第一杉”) —— 鱼木寨。 ( 1)利川一日游 ① 腾龙洞 —— 齐岳山 —— 大水 井; ② 腾龙洞 —— 福宝山 —— 大水井; ③ 腾龙洞 —— 水莲洞 —— 大水井。 ( 2)利川二日游 ① 腾龙洞 —— 朝阳洞 —— 水莲洞 —— 福宝山 —— 大水井; ② 腾龙洞 —— 朝阳洞 —— 水莲洞 —— 齐岳山 —— 大水井。 ( 3)利川三日游 腾龙洞 —— 齐岳山 —— 大水井 —— 水莲洞 —— 清江闯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