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矿井及选煤厂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详细超全】内容摘要:

00m,对废弃河道进行充填并恢复为耕地,可 造 地大柳矿井及选煤厂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概况 17 面积为 公顷 ,预计填方量为 万 m3,根据项目土石方平衡分析,建设期掘进矸石基本满足废弃河道填方量,建设期末河道即可恢复为耕地交由当地农民使用。 改移河道初选方案设计见图。 ( 3)排矸场 ①排矸场位置 排矸场地位于矿井工业场地东北约 800m 处的荒沟内,作为矸石的临时排放和堆存地。 ②排矸场面积及容量 排矸场占地面积 公顷 ,占地类型为荒沟,容量 120 万 m3。 按最 大井下矸石排放量计算,可满足矿井排矸 10a 以上。 ③ 排放工艺 由于排矸场地位于山沟内,计划将矸石运至沟内倾倒, 矸石排放采区分块碾压,每回填 1m 进行一次碾压,最终 将矸石山顶部推平压实,预测堆放标高为 1255m。 排矸场从沟内至沟外共划分为 5 个区段,排矸场从第 1 区段开始向沟口方向 堆放,当第 1 区段排土平台形成后即可覆土进行复垦。 排矸场分区规划 图 见图。 图 排矸场 分区规划图 大柳矿井及选煤厂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概况 18 ④矸石综合利用 根据矿区总体规划大柳矿井 洗选 矸石可以运往 附近 电厂 、矸石砖厂和水泥厂 综合 利用, 排矸场达到设计标高后需立即进 行复垦。 ( 4) 地面 爆破材料库场地 爆破材料库位于行政生活福利区所在山体与生产区所靠山体夹缝形成的荒沟(后沟)深处,距离爆破材料出入口 600m。 爆破材料库占地面积为 公顷。 ( 5)高位水池 高位水池位于矿井工业场地生活福利区北部山上 80m 处,主要布置高位水池,平场标高为 ,该场地占地面积 公顷。 ( 6)场外 公路 本设计 需修建四条场外 公路 :神新公路西段、神新公路中段、爆破材料库对外连接公路 和排矸 公路。 ① 神新公路西段:即矿井对外联络 公路 ( 行政生活福利区南部至 S203 省道 )。 该 公路 主要沿 黑河北岸的 已 有乡间 公路 向东至本矿井和选煤厂工业场地,全长。 该 公路 除为本矿井和选煤厂服务外,还兼有为地方社会服务的性质。 公路占地面积为 公顷。 ② 神新公路中段: 该 公路 西起行政生活福利区南部与神新公路交接处,东至选煤厂南门,全长 ,占地面积为 公顷。 ③ 爆破材料库对外连接 公路 :该 公路 从工业场地北侧出发沿后沟沟底向北至爆破材料库, 公路 全长 597m,占地面积为 公顷。 ④ 排矸 公路 :自矸石换装场沿山顶东侧等高线向北行进,设计 公路 全长 760m,占地面积为 公顷。 ( 7)输 电线路 工业场地设 35kV 变电站 1 座。 两回路电源线路,一回电源引自新窑 110kV 变电所35kV 母线上,线路全长约 6km;另一回电源引自石堡子 110kV 变电所 35kV 母线上。 项目施工占地 公顷,其中永久建筑占地 公顷,临时占地 公顷。 ( 8)给排水管线 大柳矿井及选煤厂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概况 19 工业 场地打深井取下白垩统砂砾岩中的深层水 , 设 3 口水源井。 无场外管线工程。 矿井开采总布置 方案服务期开采 11 采区, 也是设计确定的首采区, 位于 F4 断层以 东 , 开采 面积约,开采 煤层有 12 号、 23 号、 32 号、 4 号、 5 号煤层。 采区服务年限为 25a。 矿井采用一井两面,煤层综采工作面长度为 220m,工作面年推进度为 1500m~ 2500m。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 工艺 , 经预测 开采造成 的 土地破坏面积为 公顷。 沉陷区 土地破坏预测 详 见第 3 章。 项目 用地 本工程 用地面积为 ,其中 永久性建设用地 ,破坏土地面积 公顷(包括建设挖损、占压面积 公顷,开采沉陷破坏土地面积 公顷)。 项目用地主要集中在崇信县境内,仅神新公路西段位于华亭县境内。 具体 项目用地 面积见 表。 土地权属 关系 参见表。 矿井占地面积统计表 表 序号 名 称 占地面积( 公顷 )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小计 1 工业场地 矿井及选煤厂工业场地 0 地面爆破材料库场地 1 0 2 场外公路 神新公路西段 0 神新公路中段 0 排矸公路 0 爆破材料库联络公路 0 3 场外输电线路 4 排矸场地 0 6 6 5 黑河改 河道工程 7 小计 8 方案服务期内沉陷 破坏土地面积 - - 9 合计 - - 大柳矿井及选煤厂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概况 20 建设 及生产 计划 项目建设工期为 28 个月 ,计划于 2020 年 8 月施工准备开始, 2020 年 11 月完工投产。 本项目生产期为 年,预计投产年为 2020 年,投产即达产,生产规模为。 技术经济 大柳矿井及选煤厂工程设计规模 ,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序 号 名 称 单位 指 标 备 注 1 井田范围 走向长度 km 倾斜宽度 km 井田面积 km2 2 煤层 可采煤层数 层 5 1 2 3 5 可采煤层总厚度 m 首采煤层平均厚度 m ~ 煤层倾角 度 8~ 35176。 3 储量 地质资源量 Mt 工业资源储量 Mt 设计可采储量 Mt 4 煤类 不粘煤 中灰、特低硫 5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年生产能力 Mt/a 日生产能力 t/d 7273 6 矿井服务年限 设计生产年限 a 11 采区 服务年限 a 25 方案服务期开采区域 7 矿井设计工作制度 年工作天数 天 330 日工作班数 班 3 大柳矿井及选煤厂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概况 21 8 井田开拓 开拓方式 立井 水平数目 个 1 水平标高 m +720 9 采区 回采工作面个数 个 2 掘进工作面个数 个 3 首采区采煤方法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方法 即方案服务期采区 10 场外公路长度 km 11 人员配置 人 948 矿井在籍员工总人数 人 822 选煤厂人员配置 人 126 12 矿井项目投资 万元 13 静态吨煤投资 元 14 建设工期 月 28 大柳矿井及选煤厂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概况 22 项目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地形地貌 大柳井田位于六盘山青年褶皱山区东侧和陇东黄土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 , 为黄土岩石低山丘陵地形。 区内地势高低不平,西北高,东南低。 海拔标高在 1240~ 1680m 之间,一般高差在 100~ 200m 之间。 根据地貌特点可分为低山丘陵区和带状冲积河谷。 低山丘陵区山势走向以西北为主,区内冲沟发育、河谷川台分布,地势较复杂,地貌多样。 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 ,达 44%。 项目区地形平均坡度为 176。 ,其 中小于 6176。 区占总面积的 %, 6176。 ~ 15176。 区占总面积的 %, 6176。 ~ 15176。 区占总面积的 %,大于 25176。 以上区占总面积的 %。 项目区 遥感影像见图 , 项目区数字高程 见图 , 项目区现状见图。 气候 与 气象 本区属陇东温带半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其气候特点是: 冬春干燥多风,夏秋阴湿多雨。 ( 1)热量:本区 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 ℃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 ℃ ,最高 ℃ ( 1973 年 12 月) ;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 ℃ ,最低 温度 ℃ ( 1974年 2 月 59 日)。 全年无霜期为 168 天。 积雪最厚 24cm。 最大冻土深度 72cm(十一月开始结冻,翌年三月解冻)。 ( 2)光能:本区 太阳辐射充足,年日照总时数为 2255h。 ( 3)降水:本区 雨量适中,但季节分布不均 ; 年平均降水量 ,最大降水量907mm,七、八、九三个月降水量最高,约占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夏季多为冰雹。 年平均蒸发量。 ( 4)风力:本区 年均风速 m/s,最大风速为 25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全年 8级以上大风日 次。 ( 5)灾害天 气:本区 气候受地形影响较明显,历年多冰雹、霜冻、雨洪等自然灾害。 大柳矿井及选煤厂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概况 23 水文地质 地表水 井田内带状冲积河谷为黑河(神峪河)、青泥沟、牵牛沟等。 本区属于泾河水系,赤诚河支流。 区内河流有黑河,为长年性河流。 该河发源于华亭县境关山东麓,由西向东横穿本井田,在周家寨附近与新窑河汇合注入赤城河,全长约 45km。 黑河流量平均为;其它支沟、小溪水量很弱。 根据访问了解,黑河遇特大干旱年份,有近乎枯干现象。 在特大洪水季节,水量猛增。 沿黑河实测历史最大洪水位标高为吉家河(洪 1) +、柳家河(洪 2) +、戚家川(洪 3) +、周寨(洪 4) +、赤城 +。 井田内其它沟谷多为间歇性小溪。 黑河水质属淡水类型,可以饮用。 区域 水系见图。 地下水 ( 1) 井田内含水层 共 4 层: ① 第四系全新统砂砾层孔隙潜水含水层,为井田第一含水层; ② 白垩系志丹群第一组砂岩、砾岩承压含水层,为井田第二含水层; ③ 中下侏罗统延安组中部( 4号煤层 顶板以上)砂岩复合承压含水层,为井田第三含水层; ④ 中下侏罗统延安组下部62 号煤层 底板 以下(缺失 62 号煤层 的地段为 5 号煤层 底板以下)~三叠系砂岩、砾岩复合承压含水层,为井田第四含水层。 ( 2) 隔水层 共 3 层: ① 白垩系志丹群第二~第三段粉砂岩、砂质泥岩隔水层,为井田第一隔水层; ② 中下侏罗统直罗组、安定组砂泥岩隔水层,为井田第二隔水层; ③ 中下侏罗统延安组下部 4 号煤层 顶板~ 62 号煤层 底板以上的砂质泥岩、煤层隔水层,为井田第三隔水层。 大柳矿井及选煤厂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项目概况 24 植被 井田内广大地区多为 耕地 和林地,植被覆盖率较高,间有 园地和草 地,面积较小。 具体说来, 该区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瓜果、林木、药材、花卉、野草 7 种。 其中: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豆类、薯类 3 大类, 23 种、 469 个品种;蔬菜包括 12 类、 24 种168 个品种。 林木主要有松、落叶松、杉、柏、杨、柳、桦、榆、花椒、椿、槐等乔木;山毛桃、山杏、沙棘、玫瑰子、山楂、柠条、狼牙刺、酸枣、毛儿刺、柽柳、枸杞等灌木。 药材主要有党参、牡皮、生地、甘草、苦参、甘草、黄芪、柴胡等。 野草主要有白草、三棱草、芦草、芨芨草、冰草、蒲公英、马莲、沙蓬、茅草等。 项目 所在区域主要树种为天然乔灌木:辽东栎、山杨、千金榆、油松、漆树、杜梨、山杏、山毛桃、虎榛子、文冠果、秋胡颓子、大叶绣线菊、 樱桃等;草类主要是蒿类:菠藜群落、铁杆蒿、冰草、减草、虎尾草、芨芨草 、 黄花苜蓿等。 植被平均覆盖度 45%。 土壤 该区土壤共有 4 个土类,分别是 褐土、灰褐土、黄绵土、红黏土。 大柳井田内主要有 褐土、灰褐土、黄绵土、红黏土 4 个亚类。 ( 1)灰褐土 灰褐土成土母质多样,土壤剖面层次分化明显,由残落物层、腐殖质层、粘化层、钙积层和母质层组成。 土壤有机质分布深且含量高,表土一般为 6—13%,钙积层出现部位有高有低,钙积层碳酸钙含量一般是 10—16%。 土壤酸碱性变化较大,表土微酸 — 酸性,粘化层中性 — 碱性,钙积层为 碱性。 ( 2) 黄绵土 黄绵土发育于黄土母质,是以耕种熟化为主的成土过程与以侵蚀为主的地质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成土作用微弱,其性状与母质相似。 同时,由于分布区干旱少雨,有机质的积累和淋溶作用弱,自然剖面不明显,只有耕层和底土层,缺乏明显的犁底层和淀积层。 土壤质地一般为粉砂质轻壤土。 富含矿质养分,全磷 —%,全钾 —%,碳酸钙达 10%以上,全氮量较低,不及 %。 有机质分解较快,一般有机质含量 %左右。 整个土体土层深厚,质地以粉砂为主,质地均匀,色泽淡黄,近浅灰黄色,结构性弱,水稳性差 ,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