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公司jp柜招标技术文件内容摘要:

e) 每路馈线安装避雷器。 f) 装置运行时外壳应接地(金属外壳)。 无功补偿单元 : a) 由进线断路器、测量 CT、控制及通讯装置、电容等组部件构成。 成套装置平均无故障使用时间不小于 104h,使用寿命不小于 8 年。 b) 进线断路器: 具有明显断开标识,极数 3P,额定电流 160A,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11 力不小于 50kA,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不小于 35kA。 具备过流、速断等基本保护功能,电子脱扣,开关的分合闸状态信息接入终端。 c) 测量 CT: 精度不低于 级,变比 JP 柜 100kVA, 200/5; JP 柜 200kVA, 400/5;JP 柜 400kVA, 800/5。 采用开合式电流互感器,以便现场施工。 d) 控制及通 讯 装置 : 须取得 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 的 产 品检测报告,能通过耐受射频电磁场Ⅲ级抗扰度试验。 数据采集, 12 个开入量, 12 个电容投切开出量, 8 个其他开出量; 3 个电压,输入标称值 220V/50Hz,采样精度 级; 3 个电流,输入标称值 5A/50Hz,采样精度 级;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采样精度 1 级;频率,采样精度177。 状态量采集,实时采集开关的分 /合位置信号、保护动作信号以及其它设备所要传送的状态信号。 能够记录开关变位的时间和顺序,事件分辨率为 2ms。 数据统计及分析,变压器低压侧三相有功功 率,三相正、反向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三相谐波电压、谐波电流含量( 3~ 13 奇次);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压、电流总畸变率,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度,日电压合格率;日功率因数合格率;定点记录、日统计数据、日极值记录、日事件记录。 显示面板使用液晶显示屏,操作按键控制显示,实现各种监测量及各种参数的显示。 智能调控功能,控制器能实时跟踪配电系统运行工况,智能化调整运行策略,提高供电系统运行质量。 控制器能智能监测负荷变化,有效实现负荷快速转移,保护主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智能 分析统计功能 ,控制器通过监测装置运行 数据、系 统 运行 数据及 所在 10kV 供电 线路 系统 结构 情况智能 分析 统计装置无功 优化及 负荷转移的无功补偿 量 以及节约 的电力电量。 通信联网功能, 控制器提供 1 个 RS485,将状态量(开关位置信号、保护动作信号等)、模拟量(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等)通过终端上传至上级主站。 具备通信功能,自动适应不同通讯协议方式,能将各种运行参数( U、 I、 P、 Q、COSφ、开关位置信号、保护动作信号、电容器投切状态、投切次数、电压合格率等)以及统计分析结果(电压和电流谐波、三相不平衡度)通过 RS485 端口传输至配电终端,由配电终端上传至国网山东电力 配网能效管理系统,实现远程监测、展示和调整。 能够实现远程控制、远程调节、远程维护等智能操作。 e) 电容部分 电容器选用低压自愈式电容器,采用优质聚丙烯薄膜作为介质,内装放电电阻和保险装置。 额定电压为 AC450V 或 250V,极间耐压 、 30S,极壳耐压 AC5000V、 30S。 电容器在额定电网中切除后,能满足 3min 之内将残压控制在 50V 以下。 装置总容量按变压器容量的 25%~30%配置,相间补偿电容器(平衡电容器)安装容量不小于变压器容量的 4~ 5%,以保证三相不平衡度达到国标 GB/T 155432020规定的范围,同时保证经系统提升后的电压满足 GBT 123252020 国标要求。 动态补偿组合元件,宜选择可控硅投切、接触器运行的复合开关。 补偿配置策略应采用混补的方式。 配变容量 ( kVA) 无功补偿容量 ( kvar) 容量配置 相间 共补 分补 100 30 9 10+5 6 200 54 9 10+20 5 12 400 115 21 20+20+30 24 630 150 30 30+30+30 30 电力电容自动补偿装置的保护采用高分断小型断路器或熔断器。 壳体和部件要求采用高阻 燃耐冲击塑料,机械强度高、耐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电容器回路的过流或速断保护器件额定电流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 倍选取。 具有过压、欠压、断相等保护功能并具有投入及切除门限设定值、延时设定值和记录功能。 为防止跳变,大负荷启动时造成电容器频繁投切或误投,具有闭锁功能。 保护动作电压至少在 倍~ 倍装置额定电压间可调,当装置的过电压达到设定值时电容应全部立即切除并拒绝投入。 电容补偿装置要求配置避雷器,防止雷电过电压、操作浪涌过电压和其他瞬态过电压对交流电源系统和用电设备造成的损坏。 f) 智能复合开关 能 根据控制器的命令 反馈自身的 运行 装置, 便于 控制器监测补偿电容器组 投切 状态。 启动电压 DC4~32V/AC5~25V, 输入阻抗≥ 2kΩ, 导通阻抗≤ , 绝缘等级≥10MΩ。 涌流小于额定电流 2 倍 ,具备 电压缺相保护、空载保护、停电保护 等。 自动寻找最佳投切点,保证过零投切。 g) 装置结构及柜体 h) 无功补偿控制器测点定义 见附录。 装置的技术工艺要求 装置的一般要求: a) 装置内材料组别一般按Ⅲ a 选取。 b) 装置过电压类别:Ⅳ类。 c) 装置的短路耐受电流等级分 10kA、 15kA 等。 短路耐受电流等级见表 3。 表 3 短路耐受电流等 级 三相配电变压器容量( kVA) 额定电流( A) 承受短路耐受电流( kA) 100、 200 14 289 10 13 400 578 15 注:单相变压器参照执行。 外观与结构: a) 外形尺寸及结构应设计合理,便于安装、巡视和检修。 b) 具备自然通风功能,顶部应有隔热层。 充分考虑通风散热、防尘、防水,在箱体两侧壁加工散热孔,散热孔内加防尘网,防尘网孔直径不大于 1mm。 c) 箱体应采用 2mm 厚 S30408 不锈钢板制作。 装置焊接、组配 、防腐处理等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无虚焊、毛刺、撕边、搭接不工整等现象。 使用寿命不小于 10 年。 d) 设置 4 个专用吊装环,满足运输和起吊要求 ;并具备锁具防淋雨,门轴防锈蚀和进出线防划割、进水措施,宜考虑 结构安全防护。 装置 应能承受短路电流产生的热稳定和动稳定,以及搬运、使用中的电动、机械强度和防磁等干扰要求。 e) 箱体需采用专用三点定位门锁,锁芯加保护盖,安全可靠。 箱门应能灵活开启,开启角大于 90 度,关好门后,门柄旋过死点,锁舌同时上下插别。 箱门应密封防水,应考虑防盗,防破坏的功能。 f) 箱门采用三节铰链式 门轴固定方式,并提供固定件。 铰链门轴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 g) 箱体结构需满足吊装或座装的安装要求。 箱体应能满足下进线和下出线的需求。 进出线孔大小及位置应根据选用电缆规格、数量和方式而定。 h) 断路器底座安装要求:断路器上下可调节 03cm,断路器左右可调节 02cm,熔断器上下可调节 05cm。 i)箱内设置照明装置,具备开门即亮功能。 j) 箱体外壳应该设有明显的与外设接地系统相连接的接地装置,并设置永久性标志,该装置与外设接地系统可采用螺栓连接,螺栓不小于 M12,并满足防腐蚀要求,箱体内部应设 置并安装一条专用接地保护导体,并应保证装置接地的电气连接线,确保箱体以及内部元器件的可靠接地。 各箱门与箱体的接地保护导体之间用 6mm2铜编织线牢固连接。 各处连接端子之间的电阻不大于。 k) 箱体标识设置应符合《国网公司品牌标识应用管理办法》和《国网公司标识应用手册》的相关规定, 按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要求统一安装安全警示标识。 电器元件和关键原材料的选择和安装: a) 主要元件(断路器、熔断器、隔离开关、电容器、导线等)应选择列入《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中“ CCC”认证目录,并经过 “ CCC”认证的器件。 未列入“ CCC”认证目录的器件和关键原材料,如电度表、母排、绝缘支撑件、壳体材料等,应有材质单和必要的出厂或型式试验报告,并标明各相关重要数据,包括绝缘器件的阻燃指数、绝缘性能、机械强度,母排的材质和导电率,钢材碳含量等,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b) 电器元件安装应考虑元器件的技术要求(如飞弧距离、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电磁干扰、防护要求)和产品说明书中注明的注意事项。 导体和布线: a) 材料: T2 电解铜。 b) 导体颜色按表 4 的要求选择。 表 4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颜 色 用 途 黄 交流 A 相线 14 颜 色 用 途 绿 交流 B 相线 红 交流 C 相线 黄绿间隔(绿 /黄) PE 或 PEN 线 黑色 装置和设备内的布线 淡蓝色 交流 N 相 三芯电缆颜色由下列颜色构成:绿 /黄 +淡蓝 + 棕色或者黑 +淡蓝 +棕色 连接三相交流电路 四芯颜色构成:绿 /黄 +淡蓝 +黑 +棕色 连接三相交流电路 二次交流系统选择: A、 B、 C 全部选择单一黑色, PE 或 PEN 线为黄绿间隔条形线 c) 所选绝缘导线的参数,应同装置相应电路的额定参数及设计要求一致。 d) 主回路导线应采用耐气候型 铜芯 绝缘导线或母排,截面应 以满足允许载流量(参见DL/T 375 附录 C 和附录 D)和温升控制(见 DL/T 375 附录 E)的要求。 e) 控制回路应选择耐气候型铜芯绝缘单股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测量电流、电压回路及计量电压回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计量电流回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4mm2。 跨越装置内活动部位,应使用软铜线,并留有适度裕度,防止机械损伤,软铜线截面积应适当加大。 f) 使用多股导线的,接线端部应有相应材质的接线端头,宜采用冷压接方式。 每根导线的中间不得有接头。 一个端子只能连接一根导线,特殊设计的端子除外。 g) 导线不应贴近具有不同电位和容易发热损坏绝缘层的带电部件,或贴近、穿越带有尖角的裸露带电部件边缘。 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h) 导线相序排列见表 5。 表 5 导线相序排列 表 类别 上下排列 左右排列 前后排列 A 相 上 左 远 B 相 中 中 中 C 相 下 右 近 中性线、中性保护线 最下 最右 最近 i) 装置内的铜排应外加绝缘护套。 母排和母线各部接头处应加绝缘防护罩。 装置内应无裸露带电部位,母线及馈出均绝缘封闭,并 具有检修时能可靠验电接地的功能,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j) 铜排其折弯应无 砸 痕、裂口、毛刺, 符合 DL/T 499 的规定。 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 DL/T 375 表 7。 电磁兼容性 装置的电磁兼容性应满足 GB/T 、 GB/T 、 GB/T 、 GB/T 的试验技术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标志 在装置内部,应能辨别出单独的电路及电器元器件。 电器元器件所用的标记应与随同装置一起提供的电路图上的标记一致。 铭牌 每台装置应配备数个铭牌,铭牌应字迹清晰,安装应坚固、耐久,其位置应该是在装置15 安装好后,易 于看见的地方。 a)制造商(生产厂)或商标; b)型号或其他标记,据此可以从制造商得到有关的资料; c)执行标准; d)额定电压; e)制造日期; f)出厂编号; g)额定容量。 h)额定频率; i)防护等级; j)户内使用、户外使用; k)外形尺寸,其顺序为高度、宽度(长度)、深度; l)额定电流; m)短路耐受强度; n)重量; a)~ g)项的资料应在铭牌上标出; h)~ n)项的数据可在铭牌上标出,也可以在制造商的技术文件中给出。 6 试验 根据国家标准( GB)、电力行业标准( DL)或国家电网 公司企业标准进行试验。 试验中,要遵循并执行下列附加要求,并应提供供货范围内主要元件的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报告。 现场交接试验应符合标准的要求。 抽检试验由招标方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如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配电系统设备及中低压电器质检站完成。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的目在于验证配电箱、控制回路、控制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各种性能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型式试验项目: a) 一般检查。 b)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验证。 c) 工频耐压试验。 d) 绝缘电阻试验。 e) 机械通电操作验证。 f) 保护电路有效性验证。 g) 温升极限试验。 h) 电容放电试验(适用带无功补偿型)。 i) 涌流试验(适用带无功补偿型)。 j) 工频过电压保护试验(适用 带无功补偿型 )。 k) 防护等级试验。 l) 短路耐受强度验证。 m) 振动耐久性试验。 n) 电磁兼容性 验证(适用带无功补偿型)。 o) 着火危险试验(非金属壳体)。 16 j) 终端装置按国网《配电自动化终端 /子站功能规范》型式试验的要求,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 出厂试验 每一台配电箱在出厂时都应进行出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