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设计组织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内容摘要:
签署协议书后 56 天内报送监理人审批。 ( 3)工程、质量、安全等统计报表的数据必须及时收集、整理,且确保数据真实、准确,统计报表负责人必须对所提供的报表负责。 ( 4)统计报表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单位,并做好发文登记。 施工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目标 通过信息收集、调查分析、系统 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使信息管理系统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信息管理目标:建立一个以业主为中心,按照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合作关系,以信息的传递、审批、汇总为手段,以进度控制、投资 (成本 )控制、质量安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为目的,结合工程网络图、合同通用条款及专用条款对工程项目进行多部门的综合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及反馈系统如框图 图 图 2所示。 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 1)完成合同所需的信息流; ( 2)完成现场施工准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解决重大施工方案 及采取先进技术方面的信息流; ( 3)疏通物资渠道及解决急需物资方面的信息流; ( 4)按时提供完好的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所需要的信息流; 5 图 1 信息反馈系统示意图 图 2 信息管理程序示意图 承包人施工信息管理系统 工程实施报告 发布指令 报表 专题报告 执行决策 收集信息 执行决策 发布指令 统计归纳分析信息 输入信息 施工工区 各职能部门 决策层 发包人、监理人 信息管理系统 决 策 层 收集信息 决 策 发布指令 施 工 工 区 执行决策 收集信息 输出信息 职 能 部 门 执行决策 收集、处理信息 输出信息 发布指令 发布指令 专题报告 发布指令 报表反馈 发包人、监理人 信息管理 系统 工程实施报告 发布指令、输入信息 承包人施工信息管理系统 6 ( 5)指导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目标方面的信息流; ( 6)及时调配项目缺。施工设计组织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
相关推荐
毛 ,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 ,一般不宜少于 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 钢筋时 ,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 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在浇筑前 ,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 10~ 15mm 厚的水泥砂浆一层 ,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 ,要注意避免 直接靠近缝边下料。 机械振捣前
验收表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框架、砖混、 20 钢结构)结合相应规范(混凝土、砌体、钢结构)制定相应的观感质量验收表。 三、验收单位签字认可 :按表列参与工程建设责任单位的有关人员应亲自签名,以示负责,以便追查质量责任。 勘察单位可只签认地基基础分部工程,由项目负责人签认; 设计单位可只签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及所有安装分部(子分部)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梯)
监测 基坑及周边相邻建 (构 )筑物的监测工作应由专业监测单位实施。 但施工单位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人、专门设备进行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相邻建 (构 )筑物的变形观测和观察。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收集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并结合自己的监测情况进行监测数据的整理、比较、分析和预测,为进行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 (1)基坑土方开挖时,应派专人对相邻建 (构 )筑物的开裂和变形
5cm,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小于1m,储料槽和漏斗中混凝土冲出活门全部下落后,将导管下降10~20cm,以增加导管埋深。 混凝土的灌注连续进行,有短时间停歇时,经常上下活动导管,使混凝土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灌注过程中边灌注混凝土边提升导管和边拆除上一节导管,使混凝土经常处于流动状态,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 当导管底埋置于混凝土的深度达3m左右,或导管中混凝土落不下去时,开始将导管提升
施工。 进场前准备劳动力见附表。 七、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本工程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我公司的《质量手册》及其相关的系列程序文件。 成立工程现场质检部,全权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检验。 质量目标: ①合格 ②质量资料准确、齐全、系 统完整,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和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是质量信得过企业。 在本工程中,我公司将严格按 IS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