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基础_施工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宜超过 2 级; 2)锥螺纹接头施工时,有关材料、加工、操作、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JGJl09)的规定。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及安装 对于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网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拱度。 2 钢筋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应检查每根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3 拼装时,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卡住,防止电焊时局部变形。 待所有焊接点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焊定位,然后进行焊缝施焊。 4 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为此,较小直径的钢筋在焊接时,下面宜垫以厚度适当的钢板。 5 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 相邻的焊 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钢筋网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下列要求焊接: 1 当焊接网的受力钢筋为 I 级或冷拉 I 级钢筋时,如焊接网只有一个方向为受力钢筋,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如焊接网的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则沿网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的交叉点,可根据运输和安装条件决定,一般可焊接或绑扎一半交叉点。 2 当焊接网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 100mm 时,除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 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至 250mm。 在现场绑扎钢筋网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钢筋接头的布置,应符合本章第 节的有关规定。 2 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 3 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柱和梁中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4 墩、台身,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转角处的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 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 90176。 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 15176。 ,在浇筑过程中不得松动。 5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沿梁长方向置于上面并交错 布置,在柱中应沿柱高方向交错布置,若是方柱则必须位于箍筋与柱角竖向钢筋交接点上。 但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纵向钢筋的交接点上。 圆柱或圆管涵螺旋形箍筋的起点和终点应分别绑扎在纵向钢筋上。 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 (钢板、锚固钢筋等 )进行检查。 质量检查和质量标准 加工钢筋的偏差不得超过表 的规定。 表 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77。 10 弯起钢筋各部尺寸 177。 20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177。 5 焊接钢筋的验收和允许偏差 1 焊接钢筋的质量验收内容和标准应按附录 E2 的规定执行。 10 2 焊接钢筋网和焊接骨架的偏差不得超过表 的规定。 表 焊接网及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mm) 网的长、宽 177。 10 骨架的宽及高 177。 5 网眼的尺寸 177。 10 骨架的长 177。 10 网眼的对角线差 10 箍筋间距 0,20 机械接头的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 1 应用钢筋机械连接时,应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应符合现行《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的规定。 2 钢筋连接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 3 根; (2)对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3)3 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满足本规范附录 E3 中附表 E31 的强度要求。 试件抗拉强度尚应大于等于 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 计算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面积。 3 现场检验应符合现行《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JCJl09)、《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JCJl08)的规定。 安装钢筋的允许偏差 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的偏差不得超过表 的规定。 表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 检 查 项 目 允 许偏差 (mm)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177。 5 同排 梁、板、拱肋 177。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177。 20 灌注桩 177。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0, 20 钢筋骨架尺寸 长 177。 10 宽、高或直径 177。 5 弯起钢筋位置 177。 20 保护层厚度 柱、梁、拱肋 177。 5 基础、锚碇、墩台 177。 10 板 177。 3 11 11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一般规定 本章适应于公路桥涵混凝土施工及预应力混凝土中混凝土的施工,水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等的施工还应符合本规范第 5 章、第 12 章的规定。 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尺寸标准试件测定。 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每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有一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 15%时,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 15%时,则该组试件无效。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做抗压强度试验时,其抗压强度应按表 所列系数进行换算。 表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 骨料最大粒径 (一 ) 试件尺寸 (一 ) 换算系数 60 200179。 200179。 200 30 100179。 100179。 100 注:采用 150mm179。 150mm179。 l50mm的标准试件,其骨料最大粒为 40mm。 20177。 3℃及相对湿度不低于 90%的环境中养护 28d 做抗压试验时所测得的抗压强度值 (单位 MPa),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取其保证率为 95%。 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各项材料及拌和物的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 方法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053)的有关规定。 未列入该规程的试验项目,可参照其他有关试验规程。 配制混凝土用的材料 水泥 1 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 2 选用水泥时,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常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及软练胶砂抗压强度见附录 F1。 3 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 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 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 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 为快速鉴定水泥的现有强度,也可用促凝压蒸法进行复验。 4 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 10 袋。 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 5 散装水泥的储存,应尽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装水泥仓库。 6 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 3 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细骨料 1 桥涵混凝土的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 5mm 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 细骨料不宜采用海砂,不 得不采用海砂时,其氯离子的含量对于钢筋混凝土应符合本章 条的规定。 细骨料的试验可按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058)执行。 2 砂的筛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砂的分类见表。 表 砂的分类 砂 组 粗 砂 中 砂 细 砂 细度模数 ~ ~ ~ 12 注:细度模数主要反映全部颗粒的粗细程度,不完全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混凝土配制时应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情况。 2)砂的级配应符合表 中任何一个级配区所规定 的级配范围。 表 砂的分区及级配范围 标准筛筛孔尺寸(mm) 级 配 区 标准筛筛孔尺寸(mm) 级 配 区 I区 Ⅱ区 Ⅲ区 I区 Ⅱ区 Ⅲ区 累计筛余 (% ) 累计筛余 (% ) 0 0 0 85~ 74 70~ 41 40~ 16 10~ 0 10~ 0 10~ 0 95~ 80 92~ 70 85~ 55 35~ 5 25~ 0 15~ 0 100~ 90 100~ 90 100~ 90 65~ 35 50~ 10 25~ 0 注:①表中除 5mm、 、 ,其余各筛孔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得大于 5%。 ② I 区砂宜提高砂率以配低流动性混凝土;Ⅱ区砂宜优先选用以配不同等级的混凝土;Ⅲ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③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 ~。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 15%, 85%~ 92%范围内。 3 当对河砂、海砂或机制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用硫酸钠进行坚固性试验,试验时循环 5 次,砂的总质量损失应符合 表 的规定。 4 砂中杂质的含量应通过试验测定,其最大含量不宜超过表 的规定。 粗骨料 1 桥涵混凝土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分批进行检验,机械集中生产时,每批不宜超过 400m3;人工分散生产时,每批不宜超过 200m3。 粗骨料的试验可按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058)执行。 表 砂的坚固性指标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循环后的质量损失 在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燥交替状态下的混凝 土 ≤ 8 在其他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 ≤ 12 注:①寒冷地区系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为 0~ 10℃且日平均温度≤ 5℃的天数不超过 145d的地区; ②对同一产源的砂,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已有可靠经验时,可不做坚固性检验; ③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应小于 8%。 表 砂中杂质的最大含量 项 目 ≥ C30的混凝土 < C30的混凝土 含泥量 (% ) ≤ 3 ≤ 5 其中泥块含量 (% ) ≤ ≤ 云母含量 (% ) < 2 轻物质含量 (% ) < 1 硫化物及硫酸盐折算为 Sq(% ) < 1 有机质含量 (用比色法试验 )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应以水泥砂浆进行抗压强度对比试验,加以复核 注:①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总含泥量应不大于 3%,其中泥块含量应不大于 %,云母含量不应超过 1%; ②对有机质含量进行复核时,用原状砂配制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不低于用洗除有机质的砂所配制的砂浆的 95%时为合格; ③砂中如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满足要 求时方能使用; 13 ④杂质含量均按质量计。 2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可采用连续级配或连续级配与单粒级配合使用。 在特殊情况下,通过试验证明混凝土无离析现象时,也可采用单粒级。 粗骨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 的要求。 表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规格 级配情况 公称 粒级( mm) 累计筛余(按质量百分率计) 圆孔筛筛孔尺寸( mm) 5 10 16 20 25 40 50 63 80 100 连续级配 5~ 10 95~ 100 80~ 100 0~ 15 0 — — — — — — — — 5~ 16 95~ 100 90~ 100 30~ 60 0~ 10 0 — — — — — — — 5~ 20 95~ 100 90~ 100 40~ 70 — 0~ 10 0 — — — — — — 5~ 25 95~ 100 90~ 100 — 30~ 70 — 0~。灌注桩基础_施工技术规范
相关推荐
………………( 30) 式中: O2d—— 干基氧量, %; O2—— 湿基氧 量, %; gyV —— 烟气中干烟气体积, m3; 2HOV—— 烟气中水蒸气体积, m3。 锅炉氧量测点设置在空预器入口烟道或空预器出口烟道。 当锅炉尾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锅炉氧量取各烟道烟气氧量的算术平均值。 过量空气系数 excessive air 9 过量空气系数表示燃烧时供给的空气量和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过滤器、延时器、水力警铃、压力开关等 3 电动雨淋报警装置 ZSYl 雨淋阀、蝶阀 (2个 )、装配管、压力表、泄放试验阀、流量表、截止阀、注水阀、止回阀、电磁阀、排水阀、手动应急球阀、报警试 验阀、漏斗、压力开关、过滤器、水力警铃等 4 预作用报警装置 ZSU 干式报警阀、控制蝶阀 (2 个 )、压力表 (2块 )、流量表、截止阀、排放阀、注水阀、止回阀、泄放阀、报警试验阀、液压切断阀
2201 开关进行三次拉合闸试验无误后方可进行送电操作。 1号联络变送电过程中,合上 2201 开 关后,如果监控机来“ 1号联络变非电量保护 —— 三相不一致;“ 1 号联络变 2201 开关位置不一致或非全相运行”; 2201 开关状态变为灰色三种异常现象。 说明 2201 开关出现非全相合闸,停止 1 号联络变送电操作,立即拉开 2201 及联络变高、低压侧刀闸,通知检修处理。
根据它去掌握热力系统和各个热力设备的实际操作。 3什么叫发电厂直接供水系统。 答:所谓发电厂直接供水系统是指发电厂的供水泵房设在江河岸边取水,有循环水泵打入压力管,送入发电厂内。 除一小部分为发电厂消耗外,其余全部又排入水泵房下游的江河中。 3什么叫发电厂闭式供水系统。 答:发电厂闭式供水系统指的是凝汽器排出的热水送入冷水塔或喷水池冷却后,再由循环水泵送入凝汽器中重复使用。 3输水泵的作用是什么
具有较低的动量,运动中趋于进入喷口中心。 通过煤粉粒子和空气的动量的差异,煤粉粒子聚集在稳燃环附近。 高 煤粉浓度提高了快速点燃和火焰的稳定能力,极大的降了低 NOx排放及提高了不投油稳燃能力。 没有稳焰环 燃烧空气 燃烧空气 一次风和煤 粉 快速点燃 逐步混合 有稳焰环 稳焰环 传统型 HTNR3 型 DBC/BHDB 323 从图中看出,在传统燃烧器中,煤粉在喷口附近分布均匀
收料 员必须严格验收,不合格材料决不允许卸入工地。 用水计划 桩基施工期间,每日计划用水 175m ,总包方在基坑西边南北各设置 DN25 水管接头一个,结算时以水表计量 或实际用量为准,其中: 生产用水 每日成桩 20~25 根,计划用水 150m。 生活用水 施工人员约 120 名,每日计划用水 5m。 后压浆用水 每日压浆约 20 根,计划用水 20m。 用电计划 工程用电总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