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必要性及组织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西南、华南、华中地区。 省内已初步形成以黔北遵义虾子、绥阳洋川和黔南独山基长、黔西北大方、金沙辣椒批发市场为中心的鲜红椒和辣椒干批发市场体系,其中虾子辣椒市场已被农业部列为定点辣椒批发市场,为我国南方最大的辣椒批发市场, 2020年销售辣椒干 ,销售额达 10亿元。 其他各主产区也已形成了不同规模和规格的鲜、干椒产地 市场。 ( 4) 产业地位 辣椒产业关联度大,对农民增收和增加就业有重要贡献,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仅按目前兼用型辣椒的产、加、销结构 计算 , 2020年全省兼用型辣椒产销从业人员 350万人,其中种植业从业人员 ,人均种植辣椒收入 1103元;加工、贮运、销售和相关服务从业人员 13 人,剪柄选椒、营销增值和运输收入人均 1800元,人均加工业产值达 3100元,合计 4900元。 2020年遵义县种植辣椒 39万 亩 ,平均每 亩 产值 2400元,总产值 , 105万农业人口,人均种椒收入 896元,其中人均 现金收入744余元。 辣椒制品生产对相关农产品和包装材料生产的带动作用也很大。 如 2020年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辣椒干、菜油、大豆采购量分别达 4435万吨、 ,日用玻璃瓶至少 25万只。 在增加地方财税收入方面,虾子辣椒批发市场年创财税收入 300万元左右,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上缴税收 7000万 元。 因此,辣椒产业是贵州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城乡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依托。 四、 产业技术 发展的特点、趋势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国外辣椒 技术发展 现状、特点、趋势 辣椒是重要的农作物.各主要生产国都有专门的机构从事辣椒科研工作。 如印度有科研单位印度农业、蔬菜研究所等;巴西有艾蒙布拉派园艺研究所;印尼有 Lembung蔬菜研究所等;古巴有 Liliana Dimitrova园艺研究所等。 世界各国广泛学习他国先进技术,积极进行科研工作.以发展本国的辣椒产业。 关于测量辣椒辣度的技术是由美国威尔伯斯科维尔发明的。 植物病理学家本维拉隆将斯科维尔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他将无辣味的西班牙甜辣椒定为零斯科维尔单位。 墨西哥哈巴涅拉辣椒高达 30万斯科维尔单位。 目前美国发现了世界最辣的辣椒(不丹毒椒),其斯柯维尔单 14 位高达 100万之多。 世界各国辣椒育种工作的重点放在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创新方面。 1999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包括野生辣椒在内的植物园区。 巴西着重于选育多抗性辣椒品系;印尼辣椒育种致力于提高辣椒品种性能的研究;美国科学家新推出的观赏性品种“黑珍珠”荣获 2020年全美最佳花卉品种。 美国、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从 20世纪 40年代起就开始甜椒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研究,韩国、日本的辣椒育种和抗病研究都要早于 我国。 古巴的辣椒育种已成功选育出具有较高农艺学价值,含一系列高抗病因子的多抗体系。 “入世”之后,以“ Seminis”和“ Syngenta”为代表的美国和欧洲等各种子公司进驻中国.且占有一定优势.对我国辣椒种业发起强烈冲击。 目前国外 围绕辣椒育种和功能拓展等方面的研究 趋势明显。 随着辣椒产业的不断发展,辣椒育种将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一些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辣椒品种将不断涌现。 同时,围绕辣椒功能拓展方面的研究也将继续引起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重视。 我国辣椒 技术发展 现状 、特点、趋势 我国辣椒育种速度加快,育 成品种众多。 其中代表性的有全国各科研所的“苏椒”系列、“中椒系列”、“湘研系列”、“甜杂系列”、“沈椒系列”等。 而且辣椒育种除科研单位外。 各地纷纷成立民间辣椒研究所。 我国育种工作以提高技术水平,创制优异育种材料,选育适合出口销售、高产栽培及加工的专用型优良品种为主要育种目标。 国内育种方法仍然以传统杂交方法为主,同时杂 交 种优势的利用占主导地位,诱变育种和太空育种作 15 为新元素加入到育种工作中。 我国辣椒育种通过多年的研究,使新品 种在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相当水平,育成品种基本满足生产需要。 湖南蔬菜研究所成功研制了“湘研系列”等辣椒品种,目前该所共收集到了 2020多份辣椒品种资源。 我国辣椒抗病育种不断发展,如同工酶分析技术、 RAPD技术等为抗病育种材料选择和品种纯度鉴定提供了新的手段。 贵州省辣椒 产业 技术发展现状 多年来,贵州一直没有专业的辣椒研究所及育种机构,辣椒良种覆盖率很低。 农村长期自种、自选、自留辣椒品种以及衍生品种,使它们的产量及品质有所下降,商品性变差。 截至到 2020年,贵州省从“六五”以来主要围绕辣椒开展了 种质资源研究、良种选育研究、辣椒制种及栽培技术三个方面的 研究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先后研究并选育出黔椒(甜椒) l号、 2号、 3号、 4号、 5号;选育出遵椒(干椒) l号、 2号、 3号;通过提纯复壮,提高了辣椒品种单位面积的产量。 同时为了加大本省辣椒产业研究力度,贵州省于 2020年 10月设立(组建)了贵州省辣椒研究所。 今后贵州省辣椒科研方向主要将集中在下列七个方面:( 1) 国内外辣椒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创新 ;( 2)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加工出口基地专用品种的选育;( 3) 加强育种技术及应用基础理 论研究 , 如雄性不育系研究 , 抗性、品质等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 抗病、耐逆等性状的生理机制、鉴定方法的研究等等 ;( 4) 开展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主要抗病基因的标记和利用研究、观赏辣椒资源研究等等 , 并使之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 , 提高贵州辣椒育种水平 ;( 5) 加强辣椒生长发育规律、 16 产量形成与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 , 逐步建立起贵州不同地区的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品质 ;( 6) 重点研究辣椒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 降低产品农药残留 ,提高辣椒产品品质 ;( 7) 重视辣椒深加工技 术研究 , 制定相关品质标准 ,建立高效、节能的加工技术体系和 硬件 设施体系。 贵州省辣椒技术存在的差距 贵州辣椒产业虽然在国内奠定了自己的领先地位,辣椒及其制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与辣椒产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和目标相比,目前贵州辣椒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进一步 进步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仍面临着不少制约因素。 ( 1) 品种退化严重,单产水平较低 贵州辣椒品种资源丰富,地方特色辣椒品质优良。 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农村长期自种、自选、自留辣椒品种以及衍生品种,导致地方优良品种性状不能保持,加之 辣椒育种研究较为滞后,辣椒品种种性退化较为严重,降低了贵州辣椒的内在品质。 另一方面,贵州耕地资源相对不足,耕地质量较差,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辣椒连作现象比较普遍,病虫害严重,抗逆性降低,加剧了辣椒品种退化,既严重影响了辣椒的品质,也制约着辣椒单产的提高,导致经济效益偏低。 ( 2) 优良品种较少,技术支撑不足 过去,贵州一直没有专业的辣椒科研、育种机构,虽然一些地方结合本地辣椒生产实际开展了对地方辣椒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遵义县辣椒办对本地朝天椒进行提纯选育,在本县范围内推广使 17 用了遵椒 1号、 2号、 3号,推广使用面积不断扩大,但难以适应贵州辣椒产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贵州已成立了专门的辣椒研究所,这对于提升贵州辣椒科研、育种水平和保护特色辣椒资源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与国内其他地区如湖南、陕西等省相比,贵州辣椒科研、育种工作明显滞后。 同时,由于掌握辣椒专业知识的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辣椒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3) 辣椒深度开发不够,产品科技含量低 从总体上看,贵州辣椒制品加工仍处于粗加工阶段,只能加工传统产品,且产品雷同、档次低,深加工几乎为空白,产品科技含量低 、 附加值 不高。 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还有待进一步研制、开发。 同时,省内重点辣椒制品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系不紧密,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与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由于深加工发展滞后,贵州辣椒加工所需原料仅占辣椒产量的10%左右,辣椒产业发展所销售的主导产品只能停 留在辣椒干等产品上,从而影响产业效益,制约产业发展。 ( 4) 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辣椒收购环节上,贵州辣椒加工、销售企业与农户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建设基地建立“买断”关系,如老干妈公司。 但 省内绝大多数辣椒加工、销售企业并没有将基地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缺乏稳定的优质原料基地;二是实行订单收购,通过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实现产销对接。 但与农户签订订单的企业还只是小部分,并且这种订单模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辣椒“卖难” 的问题;企业与农户之间“利 18 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不健全, 而且企业或农户之间因市场供求变化而不履行合同的违约事件时有发生。 五、 联盟技术创新活动与 战略目标、 产业发展政策的关联性 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明确提出:“为推进辣椒产业关键、共性及重大前沿技术的研发 ,加快成果转化,推广新技术、提高 贵州 省辣椒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做强做大贵州辣椒产业,提高辣椒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 贵州 省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的 技术创新活动内容与 战略目标。 联盟所明确的 技术创新活动内容与战略目标 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20— 2020)》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之 “( 17)和( 19)”,即:( 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作物、林草、畜禽与水产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构建技术,( 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产品和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符合《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 《贵州省食品工业“十一五”规划》 、 贵州省 、 《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 《贵州省主要农产品加工业 “ 十一五 ” 发展规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