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燕公司绿化管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树皮内越冬的害虫。 涂白要均匀,不可漏涂,一条道路上的树木或成群成片树木,涂白高度要一致。 5.搭风障。 对新引进树种或矮小的花灌木,在主风侧搭塑料防寒棚,或用秫 秸设防风障防寒。 五、补种措施 由于苗木质量栽植技术及自然条件等因素,本工程所用植物材料(苗木)可能会有部分死亡,为保证工程的质量景观效果,特制定补植(种)方案。 在苗木进场时,按设计数量 105110%进的苗木,就是在发生苗木死亡时进行补种用的。 多进的苗木栽植于苗圃中,加强管理,保证效果。 在补植时就能与原来的种苗效果相近。 补植(种)时间 补植(种)是绿化工程后期维修的必然手法之一。 其补植时间除严寒期外随时可以进行,但不同季节其补植方法及措施有所不同。 补植(种)前的准备 补植前一定要调查死亡植物的数量、各 类、规格、及所死亡的原因,如是由于土壤原因提前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如是苗木包装原因改进包装方法,在确定数量、各类、规格后立即准备补植所缺的苗木以备补植。 补植(种)的施工流程: ( 1)起挖死苗;( 2)土壤改良处理或改进包装方法( 3)定线( 4)栽植( 5)支撑( 6)养护 注意事项 ( 1)补植所选苗木(规格)一定达到设计要求。 ( 2)如夏季或秋季补植,不论乔木或灌木都要按要求带土球运输,且苗木补植运输起挖过程中土球一定要保持完成。 ( 3)栽植时,注意回埴踩实,严格执行三埋两踩一提的栽植原则,对 于带土球苗木在踩实时,不要距土球太近,不带土球苗木,不要踩伤主根。 补植用的工具。 锹、镐、竹杆、草绳等。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防治管理 绿化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时常遭到各种病、虫为害,轻者造成生长不良,失去观赏价值,重者植株死亡,损失惨重。 一、 我公司对于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基本方针,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多种必要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平,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采用植物检疫、园林技术、物理化学等措施力保所有植物的茁壮生长,增加美观性, 早日达到设计效果。 二、养护管理上,在种植地保持整洁清除枯枝败叶,合理浇水施肥提高植物的抗病力。 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树冠内的混充,使一些喜阴湿的真菌不能生存(如疫霉和腐霉类),剪下的枯枝病叶要及时清除 或烧掉,防治病虫害的传播。 三、物理防治。 在树干上绑塑料带,或其它光滑的东西,可以阴拦一些害虫的通告行,起到防治作用。 防治桃小食心虫、松毛虫,可以在树干高 1m 处用1520cm,宽的塑料薄膜带树干围一圈扎好,防治效果良好。 四、化学防治。 是目前最主要的防治手段,用杀菌剂(保护剂、治疗 剂)。 五、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主要植物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 ① 地下害虫:铜绿丽金龟、黑绒金龟、蝼蛄、金针虫,用 50% 辛硫磷乳油或 25%辛硫磷微胶囊缓释剂防治。 ② 食叶害虫:刺蛾类如绿刺蛾、扁刺蛾等,用 %溴氰菊酯乳油或 20%杀灭菊酯乳油 3000 倍液喷雾。 袋蛾用 50%马拉松乳油 1500 倍液或 90%晶体敌百虫 2020 倍液喷雾。 尺蛾类:如槐树尺蛾、杨树尺蛾等可秋冬挖蛹,消灭越冬虫源,黑光灯诱杀成虫用 1000 倍 20%灭幼脲 1 号胶悬剂喷雾。 叶甲类:如榆蓝叶甲、柳蓝叶甲等,人工捕杀,在卵孵化盛期喷 1000— 1500 倍的 50%辛硫磷乳油。 幼虫成虫期喷洒 80%敌敌畏 1000— 1500 倍液或 50%杀螟松 1000— 1500 倍液。 ③ 钻蛀性害虫:天牛类如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等可用人工捕杀成虫,树干涂刷白涂剂,利用天敌,也可喷洒杀螟松、敌敌畏 100— 200 倍液。 吉丁虫类如六星吉丁虫、柳吉丁虫,大叶黄杨吉丁虫。 成虫羽化前及时清除枯枝、死树,减少虫源。 ④ 刺吸性害虫:蝉类如:大青叶蝉等,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 40%乐果乳油1000 倍液或 50%叶蝉散乳油喷洒。 蚜虫类:如白毛蚜、柳瘤大蚜、栾多态毛蚜等,可采用人 工助迁瓢虫,或喷 %功夫菊酯 5000 倍液或 50%甲基对硫磷 2020 倍液。 在病虫害防治中,可能有多种病害、虫害同时发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 用农药,进行科学的混配,达到控制多种病虫的目的。 第三章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方针服务业主,质量领先,科技支撑,持续改进 二、质量目标优良, 100%让业主满意 三、质量等级:合格 四、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 质检员 施工班组 质量管理者代表――项目经理 对工程质量过程进行控制,并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贯 彻和实现 项目质量保证部门――质检部 按 ISO9001: 2020 要求和现代企业质量管理需要而组建,全面负责项目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和质量体系实施;负责技术开发、项目运行、用户使用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对项目验收进行审核,以施工过程和检验双合格保证施工质量。 质量保证部门人员组成: 质量监督检查员 五、体系运行方案 由于本项工程质量的复杂性及重要性,质量管理应由项目经理总负责,并要求参加项目施工的全体职工参与并从事质量活动,确保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方针和目标。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为 确保项目质量,项目部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满意而达到企业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过程中,各作业技术和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质量控制贯穿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交工验收阶段和保修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的程序 质量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才能使整个管理工作循序渐进,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采用PDCA 循环方法。 PDCA 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 (P)、执行 (D)、检查 (C)、处理 (A)阶段。 第一步,制订推进规划。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分析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进行方针目标管理,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和办法。 第二步,建立综合性的质量管理机构。 选拔热心于全面质量管理、有组织能力、精通业务的人员组建各级质量管理机构,负责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步,建立工序管理点。 在工序作业中的薄弱环节或关键部位设立管理点,保证园林建设项目的质量,即各关键施工方案所提出的关键环节。 第四步,建立质量体系。 以一个施工项目作为一个系数,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 项目的质量体系由各部门 和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和权限、组织结构、所必需 的资源和人员、质量体系各项活动的工作程序等组成。 第五步,开展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即施工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竣工交付和竣工后服务的质量管理。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园林建设工程施工准备是为保证园林施工正常进行而必须事先做好的工作。 施工准备不仅在工程开工前要做好,而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施工准备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工程建立一切必要的施工条件,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研究和会审图纸及技术交底 通过研究和会审图纸,可以广泛听取使用人员 、施工人员的正确意见,弥补设计上的不足,提高设计质量;可以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难点。 技术交底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以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了解工程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施工操作要求等。 (2)、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技术经济文件。 对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两个方面的控制:一是选定施工方案后,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否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 经济比较,使园林建设工程满足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保证质量,求得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施工过程。 (3)、现场勘察“四通一清”。 和临时设施的搭建 检查“四通一清”、临时设施搭建能否满足施工需要,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物资准备 检查原材料、构配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施工机具是否可以进入正常运行状 态。 (5)、劳动力准备 施工力量的集结,能否进入正常的作业状态;特殊工种及缺门工种的培训,是否具备应有的操作技术和资格;劳动力的调配,工种间的搭接,能否为后续工种创造合理的、足够的工作面。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总进度计划,编制具体的月度和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计划和相应的质量计划。 对材料、机具设备、施工工艺、操作人员、生产环境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以保持园林建设产品总体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1)施工工艺的技术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应编制“施 II 艺技术标准”, 规定各项作业活动和各道工序的操作规程、作业规范要点、工作顺序、质量要求。 上述内容应预先向操作者进行交底,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对关键环节的质量、工序、材料和环境应进行验证。 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符合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 求。 (2)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它包括影响施工质量的五个因素 (人、材料、机具、方法、环境 ),使工序质量的数据波动处于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工序检验等方式,准确判断施工工序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以及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在出现偏离标准的情况下,分析产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