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能 : ① 实现教学与实践一体化,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学生 基本能力和 实践能力,缩短学生 就业适应期 ,迎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 ② 为 行业 企业员工 的继续教育、同类院校的师资培训 提供了 软 硬件保障; ③ 实现外贸类职业技能鉴定由传统的笔试到上机操作的过渡,使职业鉴定标准与岗位要求更加贴近; ④ 通过平台中建立的电子商务网站 可协助省内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与企业间“校中厂”的深度合作; ⑤ 规范了教师实训教学 和 职业 培训 的标准 ; 图 3 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 功能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国际商务 专业现有 40 个校外实习基地,拟通过 2 年时间,大力开拓新的校外实训基地 ,在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行业和外贸企业的合作 , 再建 10 个校外实训基地, 以满足 学生 参加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同时 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本着 “校企共建、互利双惠” 的原则, 推进与江西华昌竹业集团等一批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的战略合作,由企业出资建设产品展示实训室,将企业外贸部门直接设在校园,利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直接把外贸实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开展互兼互聘,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考核标准。 ( 二 ) 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 为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 以培养专任教师 教学能力、专业实践 能力 和服务意识为核心, 国际商务专业拟采用校外引进与送出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 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专兼结合的师资梯队。 1. 深化师资职业素养 在未来的两年内,我们将 以培养专任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为核心 ,派出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各类培训、交流和研讨,加速提升 专任教师的职业素养 水平。 第一, 我们将 选送 6 名教师到国外进修语 言 、 6 名教师到澳大利亚 参加中澳合作办学的师资培训 、 10 名以上教师在省内参加英语集训,以满足涉外专业双语教学的要求和中澳合作办学师资的要求;第二,我们将选送 6 名教师到 国外 学习先进职教理念 、每年 5 名以上教师参加 国内高职教育研讨会 或相关培训 ,以提升职教理念和职教能力;第三,我们将选送 5 名教师出国参加专业培训、每年 5 名以上教师参加专业 知识 交流和培训、 每年 5 名以上教师到 国内其他高职院校考察和交流 ,以满足 国际 化 视野 的开拓 和 教学能力的提升 ; 同时,完善教师的考评聘制度,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教师聘用中 ,提升教师服务社会意识。 2.培养或引进“双师型”教师 贯彻落实 教师下企业 挂职锻炼 制度, 有计划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具有涉外商务活动的进出口公司、外资企业、海关等单位学习和兼职,丰富自己的商务知识,提高商务操作技能。 同时,深入企业,了解各类企业的运作模式、企业文化、行政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和 发展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内容,以便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社会服务。 每年选派 46名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 不少于 2 个月。 通过以上措施,到 2020 年本专业 “双师素质”教师达到 90%以上 , 具备 职业证书培训师资格 的达 80%。 3.聘请兼职教师 和外籍教师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未来两年, 我们将通过江西商务职业教育集团 这个平台, 外聘 4 名企业专家参与指导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外聘 23 名外贸企业的能工巧匠参与专业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教学,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最终国际商务专业的专兼教师比达到 1:1,让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同时, 为了满足涉外岗位的能力要求,提高同学们英语水平和 岗位适应 能力, 我们将 每年 聘请 2 名专业对口的高水平外籍教师参与英语教学。 ( 三 ) 推行和 完善基于工作 过程的 课程体系 三年的 省级 示范 性院校 建设,我们已通过调研、分析, 以具体的工作岗位(外贸业务员)为依托, 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未来两年内, 我们 将不断推行 课程体系的 实施,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带来的 国际商务专业岗位及岗位群职业 要求的变化,在 不断实践 、 反馈 中进行 修订,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加强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 国际商务 专业人才的 职业 需求预测分析 , 将 国际商务 专业 人才 培养 目标 定位于 从事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等外贸一线从业人员。 学生毕业后的初职岗位是 单证员或者跟 单员 ,经过 23 年,可以胜任 外贸业务员甚至外贸业务主管等工作。 按 照职业能力递进规律,分析确定国际商务专业每个岗位 业务的 典型 工作任务,以及 胜任 工作任务 必需 的 专业能力 、职业素养等。 图 4 国际商务专业岗位及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最终, 国际商务 专业 课程体系设置 满足 一是坚持人才培养大专层次规格,保证必须的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基础英语、“两课”等 基本技能和通识 课程 的 课时,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一个岗位,适应一群岗位;二是把职业素养 培 育 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注重岗位对人才素养特质的共同需要和要求, 满足 高职人才 职业生涯需要的 职业情感、品格、心理素质和外贸岗位的职业素养特质 ,同时引导学生规划未来职业,设定职业目标 ;三是 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指导思想贯穿于国际商务业务课程体系的开发之中,全面 构建基于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工作过程的 国际商务专业 课程体系。 为此,将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能力模块、职业素养模块、顶岗实习模块、专业选修模块、职业资格考证等六个模块。 图 5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总图 ( 四 ) 强化课程建设, 制定 适应 岗位能力 要求的实训标准 为了推动课程发展,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并 未来的两年内,我们将 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 在 不断的教学实践当中,加强课程建设。 由课程负责人牵头,带领课程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标准、实训要求和考评体系的构建,并 以 本专业项下核心能力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家级精品课程为引领,与企业共同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其他 核心能力 课程 , 力争完成《国际商务入门》、《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开拓》等 4 门专业能力模块中核心课 程的 建设 ,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及从事外贸工作人员提供网络自学平台。 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教材建设,打破“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确定教学内容”的传统方式,以掌握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为基础进行综合设计,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修订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单证实务》等 出版 教材 3 本 ,并编制该专业下全套符合职业能力 要求 的实训 指南 ,作为教学资源供同类专业院校教师 共享。 ( 五 )创新教学改革项目 1. 创新教学设计 核心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以项目导向、学做一体、工学交替等方式为主,交替进行。 校内学习性工作 任务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以项目教学、任务模拟的方式展开;校外学习性工作任务依托校外实训基地以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强调“边学边做,以做促学”。 教学设计的创新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了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倡导了教学评价的开放性,强调了职业教育的持续性。 图 6 教学设计的创新 同时,引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工作法、角色扮演法、实地考察法、头脑风暴法、演示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 象等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注意把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求异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推行双语教学 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外贸企业和其他外贸相关企业的国际商务岗位从事涉外商务工作,在将来相应工作岗位上,所处理的事务和所操作的业务基 本都是用英语进行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以满足目前外经贸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 双语教学在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势在必行。 为了落实双语教学的 计划,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教师,二是学生。 教师方面,我们 在送骨干教师出国进修之外, 将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外籍教师;同时也积极发掘和培养现有的教师,提高对他们的要求,用英语做教案,用英语授课并回答学生的专业问题。 学生方面,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 在开设双语专业课之前开设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并加大基础英语的课时;同时鼓 励学生参加英语角,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观看英语电影等,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勇气和习惯。 3. 实施 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面,不再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模式,而是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 合的方法 ,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了解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反应出来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和执行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便于教师在下一个环节中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缺失进行训练。 即,布置 学生以小组或个体形式完成 某个 任务,教师 、小组、同学之间都 针对任务完成的过程以及成果 给予适当的评价,并针对任务完成情况交流学习心得、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六)建立 毕业生资料库 , 创 建毕业生综合服务平台 自 2020 年 国际商务专业 开始招收高职生 以来 , 为 本省和沿海地区 输送了 1000 多名 高素质技能型外贸行业一 线 人才。 为了制定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通过 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和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企业对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等,但缺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性衡量。 在未来的两年内,我们将 创建 一个毕业生综合服务平台, 准确评价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并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 该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内容 : 1.建立毕业生 网络 信息库。 通过信息库,跟踪 毕业生就业动向,了解 国内外 经济 发展动向, 了解 外贸行业的 人才使用和需求信息 ,加强学校与毕业生、毕业与在校 生、毕业生之间的联系和 互动。 2. 搭建 开放式的 人才培养质量 网络测评平台, 实施第三方评价制度。 对毕业生毕业后 至少 五年的发展 轨迹 进行持续追踪 , 将 其 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 、转岗情况 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构建 企业 、行业协会、学生及 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 评价 制度。 让市场、企业等成为评价主体,共同开发设计评价标准 ,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提出对 学院教学、专业建设、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建议。 3. 搭建含即时通讯功能的远程课堂或现场培训,实现毕业生 再 培训 服务。 我们将以 毕业生职业成长 为着眼点 ,通过“在线教室” 、 “在线实训” 、 专家 互动答疑 和论坛 等网络服务或 职业技能 的现场培训开展毕业生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 ( 七 ) 丰富 资源库建设 根据全国外经贸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工 作 的安排,在未来两年内,将集合成员单位的骨干力量,包括高职院校和企业、协会等共同推进国际商务专业数字资源库建设。 我们将全力收集可读性强的文字、视频、图片和网络资料,建设 1 个立体化专业素材包和 1 个课程资源包,充分发挥其阅览、参考咨询、情报检索、读者教育等服务项目,使本 资料室建设逐步显现出学科建设综合特点强,专业知识面扩张力强,服务师生亲和力强的信息保障功能,对国际商务专业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提升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立体化专业素材包: 实现藏书 3000 册、每年订阅报刊杂志 30 余种,收藏的图书资料主要包括本专业特色的经济学、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外经贸行业发展动态、进出口操作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行情等专业领域。 同时,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和校园网络,收集并对外开放 Inter、网上直播系统、网上作业与答疑、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平台、 bbs、 Email、视频点 播、课件库、素材库、光盘下载、期刊网等各种网上辅助现代教学手段。 课程资源包: 建立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试题库、案例库、多媒体课件、实训教学大纲、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等。 ( 八 )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开放性, 强 化 职业鉴定站功能, 积极为行业、企业和兄弟院校 开展 培训 活动 发挥示范院校教育资源优势, 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场所(考试点、培训点)设施设备的投入 ,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开放性, 通过已设立的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货代员、外贸业务员、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师(员。-国际商务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研究中心一个,校外实训基地一个。 校内 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中心将建立一个满足 40 人左右的现代化机房,校外实训基地将一次性满足 30 位学生 为期 6 个月的 实习实训环节展开。 (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进修和引进等方式,优化教师结构,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培养或引进 1 名专业带头人,培养或引进 4 名骨干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学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且 .设,矩形 OEDC与 △AOB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 S.根 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矩形 OEDC的顶点 D 在直线 AB上时,求 t 的值; ( 2)当 时,求 S 的值; ( 3)直接写出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 4)若 ,则17. 3 直线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 A、 B 两点,动点 P、 Q 同时从 O 点出发,同时到达点 A,运动停止.点 Q 沿线段 OA 运动
A1 类 主 支Ι交叉口 平 A1 类 平 B2 类 主 支 Ⅱ交叉口 平 B1 类 平 B2 类 ; 平 A2 类 次 次 交叉口 平 A1 类 次 支Ι交叉口 平 A1 类 平 A2 类 ; 平 B2 类 次 支 Ⅱ交叉口 平 B2 类 平 B1 类 ; 平 A2 类 支Ι 支 Ι交 叉口 平 A2 类 平 B2 类 ; C 类 支Ι 支 Ⅱ交叉口 平 A2 类 平 B2 类 ; C 类 支
C.单击“表格/插入/表格…”命令 D.单击“表格/隐藏虚框”命令图421.如图4所示,是一份电子小报的报头,其中没有用到的元素是 A.报刊名称 B.责任编辑 C.出版日期 D.页眉页脚22.下列属于Excel工作簿文件的是 A. B. C. D.(图图6适用于22226题)图5图6图523.要制作如图5所示的图表,应选择图6所示表格中的数据区域是 A.A2:D5 B.A2
正弦信号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21 进行某动态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将它与增益为 ,记录仪的灵敏度为 20mm/V。 试计算这个测量系统的总灵敏度。 当压力变化为 ,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 解:若不考虑负载效应,则各装置串联后总的灵敏度等于各装置灵敏度相乘,即。 偏移量:。 22 用一个时间常数为 1s、 2s和5s的正弦信号,问稳态响应幅值误差将是多少
后勤保障处、保卫处、后勤服务总公司、临床医学系、英语系、人文科学系 06 年 6 月 10 日 9:00 ~10:30 行政三楼会议室 学工部(处)、教务处、后勤保障处、保卫处、后勤服务总公司、中西临床医学系、中医系、公卫系 ( 学工部 〈 处 〉 ) 15 关于举办 2020 年网页、 FLASH 制作 大赛的通知 一、大赛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