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孔桩基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畅通无阻 表明孔径符合设计要求;若途中遇阻则有可能在遇阻部位有缩径和孔斜现象, 出现 缩径现象时 , 钻机重新下钻进行扫孔作业 ,保证桩径满足设计要求。 加工制作及探孔时注意使探孔器的重心受力线与探孔器中心线重合,以保证探孔时探孔器能竖直进入。 使用卷尺量取孔外钢丝绳的倾斜度 i=L/H, 如果 i≤1%,则倾斜度符合设计要求。 长 度 = 3 长 度 = 3 长度 =6m 1 1 11 截面 22 截面 2 2 钢 筋断面 1 外径 = 3 13 吊点吊绳检孔器示意图 竖直度测量示意图5LH 桩基成孔后采用全站仪对桩位进行复测,保证偏差值满足规范要求。 成孔检测标准 编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1 孔 的中心位置 (mm) 群桩: 100;单排: 50 2 孔径 (mm) 不小于 设计桩径 3 孔深 (m) 不小于 设计规定 4 倾斜度 ( %) ≤1 5 沉渣厚度 (mm) ≤ 100 清孔的目的是清除钻渣和沉淀层,尽量减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桩底存留过厚沉渣而降低桩的承载力。 清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第一次清孔就需要满足规范要求,否则严禁下放钢筋笼。 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清孔时注意保持孔内水位。 测孔完成后,下钻继续向孔内注入泥浆,通过冲击锥低冲程的反复冲搅,利用泥浆循环方式使孔底沉碴随着泥浆排出孔外,使泥浆密度、泥浆中含钻碴量和孔壁厚度符合质量要求和设计要求, 为灌注混凝土创造良好的条件。 清孔泥浆须满足后述要求: 孔内抽出的泥浆手摸无颗粒感觉,泥浆比重~ ,含砂率< 2%,粘度 17~ 20Pa s;浇筑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 10cm。 14 ( 1)塌孔 ①塌孔的表征 塌孔的表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原因如下: a、泥浆比重不够或泥浆其它性能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护壁泥皮,孔壁渗漏。 b、孔内水头高度不足,支护孔壁压力不够。 c、在松软砂层中进尺太快。 d、清孔后泥浆比重、粘度等指标降低。 e、起落钻头时碰撞孔壁。 ②预防及处理原则 a、保证钻孔时泥浆质量的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b、保证钻孔时有足够的水头差,不同土层选用不同冲程。 c、固定好钻机平台,防止偏心造成起落钻头时碰撞孔壁。 d、回填粘土到坍孔处上 1~ 2m,静置一定时间后重钻。 ( 2)钻孔偏斜和缩孔 ①偏斜缩孔原因 a、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b、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石倾斜处钻进。 c、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 ②预防和处理 a、安装钻 机时使底座水平,起重滑轮、钻头中心和孔位中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b、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采取低冲程钻进,及时填筑大块石料进行纠偏。 钻头、接头逐个检查,及时调整。 遇有斜孔、偏孔时,用检孔器检查探明孔偏斜和缩孔的位置情况,在偏孔、缩孔处上下反复扫孔。 偏孔、缩孔严重时回填重钻。 ( 3)卡钻 ①主要原因 15 出现缩孔和斜孔时,不及时纠正,强提钻头;钻头处接头不良或钢丝绳疲劳断裂使钻头掉入孔中。 ②预防和处理 a、经常检查钻具,钻头磨损较大时及时加焊;钢丝绳经常检查,陈旧或者有断丝时必须更换。 b、在钻 孔过程中除以上几种主要事故外,还需注意防止糊钻、扩孔、偏孔、卡钻、钻孔漏浆等。 本首件桩基钢筋骨架采用 HRB400Φ 28 钢筋,螺旋筋采用 HPB300Φ 10 及HPB300Φ 12 的钢筋,加劲筋采用 HRB400Φ 25 的钢筋。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时除应检查其外观和标志外,尚应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本首件桩基桩径为 , 小于 ,声测管预埋 3 根。 声测管在桩基中均匀布设。 声测管采用 SCG50 型,采用φ 8 圆钢做 成 U 型扣成正三角形(边长约 93cm)固定于钢筋笼加劲筋内侧,声测管埋设深度在桩底以上 ,上端高出桩顶面 ,单根声测管长为桩长 L+=36+=。 桩基底部主筋延伸 3 根,每根延伸 ,并布置 23 根φ 20 加强筋,用于加固底部声测管,防止下放钢筋笼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声测管移位。 声测管随钢筋笼分段安装,每段之间的接头采用钳压式接口。 接头连接紧密,保证在较高的静水压力下不漏浆,两段界面与其轴线垂直,无毛刺等凸出物,以免妨碍探头的自如移动。 声测管的底部密封,安装完毕后将上口用橡胶帽堵 住,以免浇灌混凝土时落入异物,致使孔道堵塞,在上口处使用塑料胶带缠住橡胶帽,防止橡胶帽被顶起脱落。 钢筋笼分节制作,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在钢筋笼制作前,加工机械连接试件,经试验室检测抗拉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笼加工。 灌注桩钢筋骨架制作和安装质量标准 编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主筋间距 (mm) 177。 10 保护层厚度 (mm) 177。 20 2 箍筋 间距 (mm) 177。 20 中心平面位置 (mm) 20 3 外径 (mm) 177。 10 顶端高层 (mm) 177。 20 16 4 倾斜度 (%) 底面高层 (mm) 177。 50 桩基 钢筋笼在 3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采用自动滚焊机加工成型。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进行试拼 , 无误后存放于钢筋棚内,用枕木垫高,防止雨淋或被淤泥等污染。 每节钢筋笼均 有 标识牌 , 标明使用部位 、 检验状态 、 检验人员 、 节段编号等 , 安装时按编号顺序连接。 钢筋笼采用吊车吊装 , 拖车运输 , 运输过程中钢筋笼垫高并绑扎牢固 ,钢筋笼应每隔 24m 设置临时十字加筋撑, 防止开焊 、 钢筋弯曲变形及钢筋保护层垫块破损。 若钢筋笼运输过程中出现开焊现象,运至施工现场后及时进行补焊,若出现钢筋弯曲变形现象,须现 场矫正后方可吊装;若钢筋保护层垫块出现破损,及时更换。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沿孔壁防止加 34 根 6m 同保护层厚度的的钢管作为导向管,以保证钢筋笼中心和成孔中心一致。 钢筋笼的吊放采用扁担起吊法,起吊点在钢筋笼上部箍筋与主筋焊接处设 2个吊耳 (采用φ 16mm 钢筋制作) ,吊点对称,并在钢筋笼中部设一个滑动吊点,滑动吊点采用 6m 长Φ 18mm 粗钢丝绳。 采用 25 吨汽车吊起吊 , 在钢筋笼吊放时,避免骨架碰撞 , 防止骨架变形,声测管折断。 钢筋笼吊入孔内,顶部设 2 根吊筋 ,用 2 根 支撑 杆横穿 吊筋 搁在 枕木 上,并调整 支撑杆 坡度,使吊入孔内的 钢筋笼垂直孔中心位置 , 钢筋笼中心偏位控制同钢护筒中心偏位控制方法。 然后吊上另一节钢筋笼,使主筋垂直并与下节钢筋笼主筋对准,并保证声测管位置准确。 本 首件 桩基钢筋笼主筋采用机械连接。 在钢筋笼机械连接时,连接的断面必须错开,同一断面的连接数量不得大于 50%。 机械连接依据《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直螺纹钢筋丝头加工需符合以下规定:①钢筋端部采用带锯、砂轮锯或带圆弧形刀片的专用钢筋切断机切平;②镦粗头严禁出现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③钢筋丝头长度需满足产品设计要求,极限偏差为 0~ ;钢筋丝头满 足 6f 级精度要求,采用专用直螺纹量规检验,通规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止规旋入不得超过 3p。 各规格自检数量不小于 10%,检验合格率不小于 95%。 直螺纹接头安装需符合以下规定:①安装接头时用管钳扳手拧紧,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正反丝型、异径型接头安装后的单侧外露螺纹不得超过 2p;对无法对顶的其他直螺纹接头,附加锁紧螺母、顶紧凸台等措施紧固。 ②接头安装后用扭力17 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最小拧紧扭矩值复合下表规定: 钢筋笼在吊入桩孔后,要严格控制钢筋笼的标高及孔桩的中心位置,满足要求后与钢护 筒固定牢靠,避免在浇灌砼时钢筋笼偏移及上浮。 桩基钢筋保护层采用强度为 M40 圆饼式滚轮砂浆垫块,直径 13cm,厚度 4cm,每隔两组设一组垫块,每组不少于 4个均匀设于桩基钢筋四周。 钢筋笼制作进度与现场成孔进度保持一致,防止钢筋锈蚀。 ( 1)导管选择 ①导管采用专用的螺旋丝扣导管,导管采用 300mm 内径导管,中间节长 3m,底管不小于 4m,配备 、 1m、 非标准节。 导管制作要坚固、内壁光滑、顺直、 无局部凹凸。 ②导管在使用前,除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还要进行试 拼和试压,试压导管的长度满足 桩长 浇筑需要,导管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节段长度,且严格保持导管的组合顺序,每组导管不能混用。 导管组拼后轴线差,不超过钻孔深的 %且不大于 10cm。 试压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 倍。 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 确 定。 漏斗底至钻孔上口段,使用非标准节导管。 ④导管下放竖直、轻放、以免碰撞钢筋笼。 下放时要记录下放的节数,下放到孔底后,理论长度与实际长度进行比较,是否吻合。 ⑤完全下放导管到孔底并经检查无误后,轻轻提起导管,控制底口距离孔底~ ,并位 于钻孔中央。 ( 2)导管水密性试验 导管须经水密试验不漏水,其容许最大内压力必须大于。 本工程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计算式如下: 18 P=(rchxmaxrwHw) 式中 :Pmax—— 导管可能承受到的最大内压力( kpa); rc—— 砼容重( KN/m3),取 ; hxmax—— 导管内砼柱最大高度( m), 以导管全长计, 取 ; rw—— 孔内泥浆的容重( KN/m3),本工程采用取 11KN/m3; HW—— 孔内泥浆的深度 ( m); Pmax= (24 ) = 水密性试验方法是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入 70%的水,两端封闭,一端焊接出水管接头,另一端焊接进水管接头,并与压水泵出水管相接,启动压水泵给导管注入压力水,当压水泵的压力表压力达到导管须承受的计算压力时,稳压 10 分钟后接头及接缝处不渗漏即为合格。 ( 3)导管安装 导管安装时逐节量取导管实际长度并按序编号,做好记录以便砼灌注过程中控制埋管深度。 并注意橡皮圈是否安置和检查每个导管两头丝扣有无破丝等现象,以免灌注过程中出现导管进水等现象。 在第一次清孔达到要求后,由于要安放钢筋笼及导管,至浇注砼的时间间隙较长,孔底又会产生沉碴,所以待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就绪后,若沉渣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 沉渣厚度测量时,将测锤放入孔中,快到桩底时慢慢下放,因为沉淀一般为细粉沙, 在 测锤 放 至沉淀层顶时,记录深度 , 然后再下放测锤,同时上下抖动,使测锤完全沉至孔底,再次记录深度 , 两次深度相减即为 沉渣 厚度。 孔底沉渣的测量:采用前端悬挂平砣的测绳在孔壁周围测量孔深,测点不少于 4 个 , 沉渣厚度测量时,将测锤放入孔中,快到桩底时慢慢下放,因为沉淀一般 为细粉沙,在测锤放至沉 渣 层顶时,记录深度,然后用再下放测锤,同时上下抖动,使测锤完全沉至孔底,再次记录深度,两次深度相减即为沉渣厚度。 每次测量前必须采用钢尺对测量绳进行校核,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作业。 制作测锤规格:标准测锤为圆锥形,底直径为 15cm, 锤高 20cm。 锤底板用 1cm的钢板制作,上部用Φ 20的钢筋焊接成圆锥形,重量为 4kg6kg, 测 锤 需 标定 后方可使19 用。 对测绳上每米刻度标识用钢尺进行标定 , 严禁用皮尺标定。 测锤构造图 清孔的方法是用 泥浆 泵将泥浆压入导管内,再 从孔底沿着导管外置换沉碴。 循环时注意保持泥浆水头并补充优质泥浆防止塌 孔。 清孔后泥浆指标 相对密度: ~;黏度: 17~20Pa;含砂率:< 2%;胶体率:> 98%。 清孔结束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合格后,开始浇注混凝土。 ( 1)导管及集料斗 导管采用无缝钢管制成,快速螺纹接头,导管接头处设密封圈,保证接头的密封性。 根据首批封底混凝土方量的要求,选用 ,能够满足混凝土浇注的需要。 ( 2)首批混凝土数量 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20 规 定,首盘砼的方量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 )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设导管下口离孔底 40cm,则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20 中的 式进行计算 : 初灌量计算如下: V=π D2/4*( H1+H2) +π d2/4*h1 20 V:灌注首批砼所需数量( m3) D:桩孔设计直径( ); d:导管直径( ); H1: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取 ;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一般取 ;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 H2 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 的高度( m); h1=HWrw/rc= 计算得首批混凝土灌注量为 v=。 ( 3)混凝土灌注 我部派一名专业试验人员常驻拌和站,负责拌和站混凝土的质量。 桩基混凝土浇筑前,现场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