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规程试行-北京-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内容摘要:
图 初期支护背后填充注浆孔位示意图 (单位 : m) 初期支护背后填充 注浆 设计参数为: 表 6 . 初期支护背后填充注浆设计参数表 参数 注浆终压 扩散半径 注浆速度 取值 ≤ ~ ≤ 50L/min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的填充注浆孔应在隧道拱顶布设,纵向间距 应 不大于 5m。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填充注浆 设计参数为: 表 6 .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填充注浆设计参数表 参数 注浆终压 扩散半径 注浆速度 取值 ≤ 2m~ 3m ≤ 50L/min 径向注浆孔采用展开的梅花型布设,孔 间距 ~ 3m,孔深 ~ 5m。 径向注浆设计参数为: 表 6 . 径向注浆设计参数表 参数 注浆终压 扩散半径 注浆速度 取值 ≤ 1MPa ~ 4m ≤ 50L/min 盾构隧道管片后填充注浆应与盾构保持同步,注入率 ~。 盾构管片后 填充注浆压力应根据地质条件、注浆方式、管片强度、设备性能、浆液特性和隧道埋深综合因素确定。 盾构管片后 填充注浆 材料 可按盾构机型、地层条件、工程和环境要求合理选用 19 单液或双液注浆。 注 液 材料除应 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流动性、可填充性的要求。 注浆施工 初期支护施作时, 初期支护背后填充 注浆 的注浆 管 宜 外露 100mm,用棉纱塞紧 管 口后再喷射混凝土。 填充 注浆 应 采用全孔一次性注浆工艺,按单液注浆方式连接注浆管路,并进行压水试验。 径向注浆时 应 从两边墙底部向拱顶交叉进行 , 从 无 水孔向有水孔 、从少 水 孔向 大水孔 、从散水区域向集中涌水区域进行。 初期支护背后填充注浆 、径向注浆单孔 结束标准为: 应 时刻观察压力和流量变化,当注浆压力逐渐上升,流量逐渐减少 ,注浆压力达到 设计终压 ,稳定 3min 即可结束注浆; 盾构管片后 填充注浆 应 和 盾构机 掘进速度 保持同步。 当 盾构隧道 管片拼装成型后,根据隧道稳定、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可进行二次补强注浆,二次补强的注浆量和注浆速度应根据同步注浆或即时注浆效果确定。 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或相邻孔出现串浆时, 应 结束本孔注浆。 单孔注浆结束后,应关闭孔口阀门或用棉纱塞紧孔口,防 止 浆液外溢。 注浆时要做好注浆记录,记录一次压力、流量值及串、漏浆情况,分析注浆效果, 20 7 深孔注浆 一般规定 隧道 洞 内超前 水平 止水加固预注浆、隧道 周围地表垂直(含斜向)止水 加固注浆 、 竖井施工中的止水加固注浆 等,可采用深孔注浆工艺。 深孔注浆工艺可采用全孔一次性、分段前进式、钻杆后退式和袖阀管等。 深孔注浆施工前应 通过 试验 验证注浆工艺及参数, 现场试验应选择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设 计 深孔注浆设计 时 应根据注浆目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及支护结构形式选用注浆工艺和参数。 注浆设计 文件应 包括: 工程概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注浆目的、注浆范围、注浆参数、注浆材料及配比、注浆方式、注浆效果指标等内容。 设计浆液扩散半径可 依据 地层性质、地下水压、浆液材料、注浆压力等因素按表 内取值。 表 浆液扩散半径取值范围( m) 地层 粘性 土 、粉土 细、中砂 粗、砾砂 卵石 岩层破碎 带 扩散半径 ~ ~ ~ ~ ~ 取值方法 地层空隙大,浆液扩散半径宜取高值; 地层水压高,浆液扩散半径宜取低值; 注浆压力高,浆液扩散半径宜取高值; 浆液颗粒细,浆液扩散半径宜取高值; 在不同地层界面处,浆液扩散半径宜取低值。 深孔注浆孔位布置应根据注浆范围和隧道开挖形式,以满足注浆止水及加固范围为标准 进行布置。 单排孔和双排孔布置时,各注浆孔间距不应大于 2 倍的扩散半径;多排布置时,应采用梅花形布置。 注浆盲区可通过短孔与长孔相结合的方式消除。 止浆墙采用加筋喷射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的方法施作,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隧道内超前预 注浆每循环段长不宜大于 20m, 相邻注浆循环搭接长度宜为2m~5m。 21 隧道轮廓线周边外的注浆厚度不应小于 ,不宜大于。 注浆压力应根据理论计算 、经验类比和 现场、室内试验确定,应大于孔隙水压力的 2 倍 ,也不应压力过大对 邻近既有建(构)筑物及地表 产生不良 影响。 注浆施工 深孔注浆前应编制注浆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人员、机具、材料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深孔注浆应在注浆部位标识出孔位,钻孔孔位偏差不 宜 大于 200mm, 成孔偏斜率 不宜大于 1%。 钻孔过程中应做好钻探详细记录,包括钻进进尺、起止深度、土层性质、地下水情况等。 注浆前应检查注浆管路及连接件、孔口管、止浆塞等,并进行试压。 注浆开始前应检查高压管路连接是否牢固,过程中应控制好注浆压力,防止因注浆压力过大而产生的事故和风险。 注浆前应检查止浆墙密封情况。 注浆 施工 应 满足 下列规定: 1 应 设立必要的防护,保持场地清洁,注浆效果检查孔应封填密实; 2 应经常 观察泵压和流量的变化,防止出现工作面漏浆、跑浆及串浆 等异常 现象 及时处理 ; 3 注浆前应分析地下水流动轨 迹,并测试水压; 4 地下水 流动 的 地层, 注浆顺序 应从上游到下游注浆; 5 内圈注浆应从外向内顺序注浆; 6 双液浆注浆结束 时应 先停水玻璃泵,后停水泥浆泵, 及时 清洗管路; 7 隧道开挖后,应对注浆效果进行观测与分析,对于薄弱带应进行动态补充注浆。 注浆过程中出现管路堵塞 、 跑(串)浆 等 问题时,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22 8 注浆效果评定 一般规定 注浆完成后,必须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确认已达到注浆 目的 ,否则必须进行补孔注浆。 超前管棚注浆、背后填充注浆、径向注 浆效果检查宜采用过程控制、记录数据分析的方法评价;深孔注浆效果检查宜采用过程控制、检查孔检验的方法评价,指标有抗压强度、渗透系数等; 效果评定方法 与标准 注浆效果的评价宜采用的方法可分为四大类共计 10 种方法。 1 分析类: PQt 曲线法:根据地质特征、注浆机理、设备性能、注浆参数等对注浆施工中所记录的注浆压力 P、注浆速度 Q 绘制的 PQt 曲线进行分析,对注浆效果进行评判的方法; 涌水量对比法:通过注浆过程中或注浆前后各钻孔涌水量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对注浆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 浆 液填充率反算法:采用注浆总量计算公式反算出浆液填充率,根据浆液填充率评定注浆效果的方法。 1nVQ 1nV Q 式中: Q 为总注浆量( m3); V 指注浆加固体体积( m3); n 为地层空隙率或裂隙度; 为浆液填充率; 为浆液损 失率。 2 检查孔类: 检查孔观察法:通过察看检查孔成孔是否完整、涌水、涌砂、涌泥、坍孔等,定性评定注浆效果的方法; 检查孔取心法:对检查孔进行取芯,通过检查孔取芯率、岩芯的完整性、岩芯强 23 度试验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注浆效果的方法; 检查孔渗透系数测试法:常采用注水试验测试注浆后地层渗透系数来判定注浆效果的方法。 rlls Qk g 式中: gk 为注浆后地层渗透系数( m/d); Q 为稳定流量( m3/d); l 为试验段长( m);s 为水位差( m),也可用注浆压力替代(指水头压力高度, m); r 为钻孔半径( m)。 3 过程类: 开挖过程加固效果观察法:通过对开挖面进行观察,宏观评定注浆加固效果的方法。 监测测试数据判定法:通过监测注浆前后,以及施工过程中被保护体的沉降变形,分析评判注浆加固效果的方法。 4 物探类: 雷达法:根据雷达探测成果的前后对比,判定注浆效果的方法。 电法:根据 电法探测成果的前后对比,判定注浆效果的方法。 根据注浆工程的特点,在一般常规注浆工程中这十种方法在注浆效果评定中可选取 2~ 3 种组合采用。 注浆效果评价标准可参考下表: 表 注浆效果检查评定标准表 评定方法 评定标准 分析法 PQt 曲线法 注浆施工中 Pt 曲线呈上升趋势, Qt 曲线呈下降趋势,注浆结束时,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 (常取 MPa~ 4MPa),注浆速度达到设计速度 (常取 5 L/min~ 10L/min)。 涌水量对比法 ① 随着注浆进行,钻孔涌水量不断减少。 ② 注浆堵水率应达到 80%以上。 浆液填充率反算法 当地层中含水量不大时,浆液填充率应达到 70%以上;当地层富含水时,浆液填充率应达到 80%以上。 检查孔法 检查孔取芯法 检查孔取芯率应有含浆液的芯样,岩芯强度应达到 MPa 以上。 检查孔观察法 经过注浆后,检查孔应成孔完整,不得有涌砂、涌泥现象。 检查孔放置1h 后,也不得发生上述现象,否则,应进行补孔注浆或重新设计。 检查孔渗透系数测试法 注浆后地层的渗透系数降低一个数量级。 若 采用 注浆帷幕止水 施工 时地层的渗透系数 同时 应小于 10- 4cm/s,否则,应进行补孔注浆或重新设计。 过程类 加固效果观察法 开挖面浆液填充饱满,能自稳,掌子面无水。 24 监测数据判定法 在注浆结束后工程开挖过程中,帷幕注浆圈外水位应保持不变。 注浆过程中,被保护体单位时间的变形 速率 和全部时间的变形总量始终满足设计沉降允许要求。 物探类 雷达法 对比注浆作业前后,雷达成果图像,宏观判断注浆效果。 电法 对比注浆作业前后,电法成果图像,宏观判断注浆效果。 25 附录 A 表 钻 孔 记 录 表 工作面里程: 起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 年 月 日 时 分 钻机种类及型号: 孔 号 孔 深 起止时间 下管深度 地层情况描述 备注 填表说明:。地铁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规程试行-北京-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相关推荐
一侧、二侧筑 ~ 高的土堤截水。 大面积地表水,可采取在施工范围区段近挖深排水沟,工程范围内再设纵横排水支沟,将水流疏干,再在低洼地段设集水、排水设施,将水排走。 在可能滑坡的地段,应在该地段外设置多道环 形截水沟,以拦截附近的地表水,修设和疏通坡脚的原排水沟,疏导地表水,处理好该区域内的生活和和工程用水,阻止渗入该地段。 湿陷性黄土地区,现场应该设有临时或记 久性的排洪防水设施
) 施工前,必须办理开工手续, 明确征地红线及借地红线位置,并在现场放样出具体位置,使用围挡进行封闭,不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 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永久征地与临时用地相结合,施工驻地以新建活动板房和租赁既有房屋相结合,最大化利用既有资源,减少租地投入。 ( 2) 施工前,要做好 临建 施工方案,并按 方案的要求对施工现场办公室、仓库、作业区、宿舍、厨房、厕所
验收规范》( GB50236— 98)中的规定。 ⑤焊接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方法和施焊顺序进行。 ⑥全熔透的两面焊缝,正面焊完成后在焊背面之前,应认真清除焊缝的熔渣、焊瘤和未焊透部分,真正露出正面焊缝金属时方可进行背 面的焊接 ① 焊缝的表面质量、内部质量按照图纸要求和 GB50205- 2020 中规定进行检验 ② 彻底清除焊接飞溅 构件标识 管子、支架等构件制作完成后
或提前完成引导交办的工作,工作成就比拟凸起,后果良好。 三、在外汇管理方面 20XX 年上半年,本人在调查研讨的基本上,分析了我县 XX 公司增添较多,领用出口收汇核销单大幅度增加,出口额 大,收汇额小,核销率较低,存在必定风险隐患的问题,在支局局务会上提出了加强核销单管理,从源头上防备出口收汇核销危险的看法,取得局务会的采纳。 随即
知有关单位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 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按规定见证取样。 ( 7)、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 8)、对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见证取样。 ( 9)、承担见证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 10)、工程的感观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 基本规定 8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