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体的问题,重视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下发了《“十五”期间控制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污染的意见》,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70 项,全面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人工拦截生态系统、农药减量控毒等控制技术。 近几年来,全市共建成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基地 294 万亩,拥有有机食品品牌 l6 个,绿色食品 100 个,无公害食品 214 个。 五是加强水源地的水质监测。 建立了水质监测系统,通过对全市 84 个国 家、省、市 (县 )级流域监控断面, 46 条主要河流湖泊, 26 个重点水功能区的 33 个监测断面等地区的水质进行定期、全方位监测,及时、全面地监控全市的水质状况。 另外,市自来水公司每天还对市级 2 个水源地水质进行 l8 项水质项目检测,每月进行 46 项水源水质全分析,确保了自来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为了提高水质监测的现代化水平,我市建成了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 2 座,并计划在主要饮用水源地长江四水厂取水口与仪征化学工业园之间新建水质自动监测站,逐步完善监控网络,实现重点水源地不间断实时监控。 大力推进农村改水、 区域供水,确保广大城乡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把农村改水纳入“农村八件实事”的重要内容,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完成全市农村改水任务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农村改水工作,按照由分散到集中、由以地下水水厂为主转变为以地面水水厂为主的原则,改造扩容地面水厂,控制新增地下水井,共撤并村级小水厂 34 个,逐步实施集中供水,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卫生问题。 坚持将实施区域供水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 2020 年组织编制了《扬州市区域供水规划》,制定了全市区域供水的中长期规划目标,通过推进乡镇区域供水,发挥规模供水效益,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城乡群众生活质量。 2020 年,我市将西北 10 个乡镇区域供水工程作为国债项目立项建设,工程概算投资 亿元。 今年年初,市政府把西北 6 个乡镇实现区域供水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人大也专门就“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提了 1 号议案,我们把落实人大 1 号议案和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推进市区区域供水的难得机遇,专题召开了落实办理市人大 1 号议案暨市区区域供水工作会议,并结合全市村庄建设规划和 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对全市城乡水源地保护、改善城乡居民饮用水质量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 为了切实解决市区区域供水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多次组织召开了市区各乡镇党政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寻求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经过多方努力,到目前为止,市区已有 9 个乡镇实现并网供水,有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