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剖析报内容摘要:

械加工、模具技术、数控技术 订单培养 11 宁波技嘉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技术、数控技术、先进制造 12 甘肃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焊接技术、钳工技术、数控技术 订单培养 13 武威全圣实业集团纸业公司 机械加工、焊接技术、钳工技术 14 兰州金牛交通轨道装备 公司 焊接技术、机械加工、钳工技术 5. 外聘实训指导教师现状 在校企联合办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的实际,我们在企业聘请了 21 名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工程师和技师作为兼 13 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到学院不定期指导,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外聘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情况见表 4。 表 4 机械工程系外聘教师名单 序号 姓 名 学历 职称 专业 担任实训指导课程名称 备注 1 张旺盛 硕士 高级工程师 机械设计 数控技术 2 于卫峰 本科 高级工程师 机械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3 孙立群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4 李富科 本科 高级工程师 铸造技术 自动控制 5 王兴衍 本科 高级工程师 铸造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6 袁春兰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7 刘生龙 硕士 高级工程师 铸造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8 马鼎斌 硕士 高级工程师 自动化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9 王 健 大专 高级技师 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 10 郑志刚 大专 技师 机械制造 铸造技术 11 聂允堂 本科 高级技师 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 12 邓仕龙 大专 技师 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 13 金 星 大专 技师 铸造技术 模具技术 14 南 花 本科 工程师 机电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5 郭咏梅 大专 助理工程师 机械制造 设备控制技术 16 刘亚丽 大专 助理工程师 机电技术 钳工技术 17 周科文 大专 工程师 机械制造 焊接技术 18 郭秀文 大专 工程师 机械制造 钳工技术 19 尚温信 大专 工程师 机械制造 铸造技术 20 杨学禄 大专 工程师 机械制造 材料成型与控制 21 阎浩仕 大专 工程师 机械制造 材料成型与控制 6. 教学科研现状 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探索产学研的新路子。 近年来,我院机械工程系教师积极参与学院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参与学院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次;在省级以上各种刊物上发表 118 篇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论文;主编和参编教材 40 部,参与本校机械基础、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加 14 工、焊接技术、 CAD/CAM 实训、钳工综合实训等实验室和实训室的建设,制作教具和 挂图。 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深入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疑难问题。 机械工程系教师教学科研成果见表 5。 表 5 机械工程系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职 称 论文 主参编教材数 院列科研 制作教具挂图 1 张承国 副教授 10 主编 2 部 , 参编 2 部 参与 5 项 钳工实训 2 张 毅 副教授 8 参编 6 部 主持 1 项 CAD 实训 3 刘玉春 副教授 17 主编 3 部 ,参 编 2 部 主持 2 项 数控实训 4 高 虹 副教授 5 钳工实训 5 张丽霞 副教授 8 参编 1 部 CAD 实训 6 钟 灵 副教授 5 主编 1 部 ,参编 1 部 主持 1 项 CAM 实训 7 翟爱霞 副教授 5 主编 1 部 ,参编 1 部 参与 1 项 机械基础 8 寇元哲 副教授 8 参编 2 部 主持 1 项 模具实训 9 王廷福 讲师 2 参编 1 部 钳工实训 10 吴应昌 副教授 3 参编 3 部 数控实训 11 胡建龙 副教授 5 参编 2 部 主持 1 项 模具实训 12 金红基 副教授 5 主编 1 部 ,参编 3 部 机械加工 13 靳瑞生 副教授 5 数控实训 14 韩天判 副教授 3 主编 1 部 焊接实训 15 巨江澜 副教授 5 参编 3 部 主持 1 项 数控实训 16 段天青 副教 授 3 17 张丽霞 副教授 8 参编 1 部 17 杨宪章 讲师 3 钳工实训 18 雷文斌 讲师 3 参编 2 部 焊接实训 19 贾承谧 讲师 5 钳工实训 21 王云德 助讲 2 参编 1 部 7. 学生管理现状 为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 “ 十七大 ” 精神,坚持 “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 的工作理念,以学院建设为中心 ,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学生就业为落脚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同时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 15 我们将积极开展学生工作,突出重点,提高效率,使我系的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推动我系学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机械工程系建立了以系党总支书记、系副主任和学生政治辅导员为主的学生管理队伍,所聘任的班主任大多具有一定学生管理经验,年富力强、责任心强, 均能尽职尽责,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为创建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而努力工 作,成效显著。 机械工程系班主任基本信息见表 6。 表 6 机械工程系班主任基本信息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毕业 时间 所带班级 班级 人数 任职 年限 1 赵大基 男 机械工程系党总支书记 2 吴应昌 男 机械工程系副主任,主管学生工作 3 李 宁 男 机械工程系政治辅导员, 负责学生 管理 工作 4 翟爱霞 女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5 王云德 男 数控技术 32 1 年 6 邱晓庆 女 数控技术 36 1 年 7 雷文斌 男 焊接技术 8 李晓军 男 机械设计与制造 33 1 年 9 许东生 男 模具设计与制造 31 4 年 10 吴应昌 男 数控技术 11 寇元哲 男 模具设计 12 杨宪章 男 机械设计 13 谢晓丽 女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4 王保爱 男 焊接技术 34 5 年 15 靳瑞生 男 焊接技术 45 9 年 16 薛灵辉 女 数控技术 32 9 年 17 王雷 男 数控技术 32 3 年 18 胡建龙 男 模具设计与制造 39 3 年 19 王云德 男 材料成型 23 3 年 20 刘孜文 男 机械设计与制造 21 张克盛 男 机制自动化 47 5 年 22 李 宁 男 种子机械 33 2 16 (六)数控技术专业特色 1. 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实用性。 要求学生既要有实用、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高超的实际动手能力,能进行机床操作、技术指导、实施现代管理,成为集生产、服务和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2. 在专业建设上注重职业性。 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 业设置方向。 3.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突出针对性。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内容按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 4. 搞好实践教学是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环节上强化实践性,增大实训所占比例。 要求学生通过校内实践训练、校外综合实习,以达到毕业后就能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 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加深了对行业和社会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和施展才华能力的机会。 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有了较全面的提高。 也加深了学院、教师对企业、用人单位的了解,使今后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同时也扩大了学院的影响。 5. 在办学过程中增强合作性。 学院努力实行开放式办学,有意识地与社会各个方面加强合作,取得他们在人力、物力、技术上的支持。 6. 在培养规格上力求复合性。 实行学历证书 与职业资格证书“多证”制度,要求学生既要取得专业知识考核合格证,又要取得技术考核合格证或岗位专业技能操作证书。 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 “ 一专多能、一生多证 ” ,建立以基本技能 、 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实训课程,并配有实训大纲,每门实训课程 由若干独立的基本训练单元组成。 系列实训课程主要包括钳工 技能 和机加工操作实训、 CAD实训、机械 制图 测绘实训 、电工 、 电子实训、机械 模具拆装实训、机械 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CAD/ CAM 软件应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模具设计与制造、现场综合实习、 毕业设计 、 毕业 顶岗 实习 等,占总课时的 51%。 实践教学做到三年不断线,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 17 得 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缩短了磨合期。 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一)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1. 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教育观和教育质量观等。 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以能力为本,确立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改变 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以培养基础应用能力为主旨,以知识技能模块为要素,重组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进行教材建设。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学生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尤其注重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技能;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鼓励制作和使用 CAI 课件【 Computing Aid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育) 】 ,推广专业应用软件在教学中 的应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工作,以督促提高教学质量。 2.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我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在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小组的指导下,采用CBE/DACUM 方法 (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