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方案内容摘要:

工作是否正常; ⑥ 根据天 气、交通情况,最终确定加载时间。 (2) 荷载试验的试验加载 ① 按预定的加载时间、加载方案开始试验; ② 按拟定的测试工况加载; 由于招标检测的桥梁全部为梁桥,确定现场试验按照以下工况进行加载。 A:简支梁桥 简支梁桥加载进行四个试验工况:跨中正弯矩偏载加载工况、跨中正弯矩对称加载工况、墩柱盖梁加载试验工况和支点剪应力加载试验工况。 对于跨度达到 25 米以上的简支梁桥,还应组织对 L/4 截面受力最不利加载试验。 B:连续梁桥 连续梁桥试验加载分为 9 个试验工况,即:边跨最大正弯矩截面偏载加载工况、边跨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方案 15 最大正 弯矩截面对称加载工况、墩顶负弯矩截面偏载加载工况、墩顶负弯矩截面对称加载工况、次边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截面偏载加载工况、次边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截面对称加载工况、边跨 L/4(附近)截面最大正弯矩加载工况、次边跨 L/4(附近)截面最大正弯矩加载工况、墩柱盖梁加载试验工况。 如有要求或计算发现支点部位剪应力较大,尚应进行支点部位最大剪应力加载试验工况。 ③ 发现试验异常,立即中止试验;对试验异常的判断和试验中止条件按下节“试验控制与安全”要求处理; ④ 试验完成后,清理试验现场; ⑤ 整理试验资料和电子数据,确认试验成果 ; ⑥ 确定试验现场作业结束。 图 9 某桥夜间静载试验 九、荷载试验的控制与安全 试验指挥人员在加载试验过程中随时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对加载进行控制。 既要取得良好的试验效果,又要确保人员、仪表设备及桥梁的安全,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⑴ 加载的控制 应严格按设计的加载程序进行加载,荷载的大小,截面内力的大小都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随时做好停止加载和卸载的准备。 ⑵ 测点的观测 对加载试验的控制点应随时观测,随时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报告试验指挥人员,如实测值超过计算值较多,则应暂停加载,待查明原因 再决定是否继续加载。 试验人员如发现其他测点的测值有较大的反常变化也应查找原因,并及时向试验指挥人员报告。 ⑶ 加载过程的观察 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方案 16 加载过程中应指定人员随时观察结构各部位可能产生的新裂缝,注意观察构件薄弱部位是否有开裂、破损,组合构件的结合面是否有开裂错位,支座附近混凝土是否开裂,横隔板的接头是否拉裂,结构是否产生不正常的响声,加载时墩台是否发生摇晃现象等等,如发生这些情况应报告试验指挥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⑷ 终止加载控制条件 发生下列情况应中途终止加载: ( 1)控制测点的应力值已达到或超过用弹性理论按规 范安全条件反算的控制应力值时; ( 2)控制测点变位(或挠度)超过规范允许值时; ( 3)由于加载,使结构裂缝的长度,缝宽急剧增加,新裂缝大量出现,裂缝宽度超过允许值的裂缝大量增多,对结构使用寿命造成较大的影响时; ( 4)加载时沿跨长方向的实测挠度曲线分布规律与计算值相差过大或实测挠度超过计算过多时; ( 5)发生其他损坏,影响桥梁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时。 ⑸ 荷载试验过程中的交通管制 进行桥梁荷载试验,必须中断交通,为此应根据最终确定的试验方案、试验开始时间和试验预计历时,编制交通管制方案,考虑道所有试验桥均未通 车,交通管制采取封闭试验桥两端的办法进行管制。 十、检测信息整理分析及处理反馈 (1) 资料的整理和保存 检测过程中做好检测记录,每天对检测记录进行分类整理,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① 资料分桥整理、保存; ② 每座桥梁对照竣工资料填写桥梁资料卡,对资料不全,通过现场调查完成桥梁资料卡;并现场校对桥梁的基本数据,拍摄桥梁的全景及相关照片; ③现场按照竣工图(或设计图)对墩、台、梁等构件进行编号,对桥梁病害做好现场记号,内业资料中应有书面记录。 (2) 检测报告的编制 ① 检测报告内容分桥编写; ② 按业主要求提 交检测报告与电子文档; 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方案 17 ③ 报告包括的内容有:桥梁检测的原因、内容、项目、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检测结果分析;结构定期检测的评论结论;结构使用限制(包括荷载、速度、机动车通行或车道数限制); ④ 按照《桥梁养护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表格进行填写,包括桥梁资料卡,桥梁等级分类等内容; ⑤ 进行仿真验算,计算书作为附件附于检测报告中,提交业主。 (3) 荷载试验报告(实验数据处理分析) ① 按照试验大纲的内容,简要介绍试验实施概况; ② 试验前后和试验期间对桥梁进行外观检查所得到的结构状况(包括构件尺寸、裂缝和损坏 等); ③ 量测数据的计算结果和各种关系曲线; ④ 对试验成果的分析与评定,包括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或标准规定值的比较; ⑤ 对于结构适用性、耐久性和设计合理性的评定和桥梁安全运营条件的建议; ⑥ 试验和报告的日期,主持和参加单位及人员名称,主持者签名。 成桥 动载 试验检测方案 一、试验目的 桥梁结构动力性能的各参数,如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动力冲击系数及动力响应的大小等参数,是宏观评价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运营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些规范评价桥梁安全运营性能的主要尺度,因此,进行桥梁动载试验以期达 到以下目的: 检验桥梁在成桥状态下的实际工作性能和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和运营要求; 识别结构的现有状态,为今后的维修和养护提供原始参考资料。 二、试验技术标准和依据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经 1982 年 10 月在柏林举行的专题第五次专家会议通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方案 18 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1982 年 10月,北京(以下简称《试验方法》);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2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20;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20;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征求意见稿)》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20; 《桥梁工程检测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CJJ7798。 相关的设计图纸和文件。 三、动力试验测试内容 测定桥梁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在动力载荷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特别是桥梁在接近各种运营条件下的汽车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桥梁时桥梁所反映的振动频率、振幅、阻尼比、振型各种动力特性 ,以评价大桥的最大动力响应是否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测定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即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特性等。 四、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数据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单向(竖直和水平向两种)传感器。 五、测试测点布置 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将传感器布置在对结构变化最敏感的位置。 在本桥中根椐理论模态分析,将传感器布置在桥跨的关键截面位置并尽量避开桥梁振动时的节点位置(振动响应最小处)。 六、动力试验工况 行车试验 ①无障碍跑车试验:在桥面无任何障碍的情况下,用一辆重载车分别以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方案 19 每小时 5km、 10km、 20km、 30km 等 速度匀速通过桥梁各测试断面,以测定在各种行车速度下测试断面的振动速度时程曲线。 ②汽车刹车制动试验: 一辆重载试验车分别以 20km/h、 30km/h 的均匀速度驶到测试断面时紧急刹车,测试各测试断面在刹车时的桥梁振动速度时程曲线。 试验时测点选在跨中截面位置。 ③跳车试验:跳车试验选择主孔跨中作为激振点,选择楔型木高度 10~15cm,使试验车后轮缓慢越过楔型木后并刹车,测试动应变、动挠度。 脉动试验 脉动试验利用桥梁在各种随机环境激励(包括地脉动、风、水流等等)下引起的振动响应,采集速度信号,分析得到 桥梁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为桥梁的动力响应分析(抗风、抗震、动荷载响应分析等等)提供参数。 七、动载试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行车试验时严格按照预定的行车速度在行车道上均匀行驶,注意根据各控制断面结构构造,确定振动测点位置的布置。 脉动试验采用的传感器试验前应进行严格标定。 由于桥梁结构的振动频率一般比较低,信号采集系统要有足够的放大倍数,另外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不宜太高。 脉动试验时,合理地布置参考点和测点,可以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对测点进行合理的优化布置,测出前几阶固有振动特性。 八、试验成果与分析 依据桥梁结构荷载试验项目,将理论值、实测值以及有关的参考限值进行对比,说明理论与实践二者的符合程度,从中得出试验结构所具有的实际承载能力、抗裂性、使用安全度,以及从试验中所发现的新问题。 从现场检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方案 20 查的综合情况,说明试验结构的施工质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