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深冷处理对铜合金、锌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内容摘要:
n)磨损量减少 %,提高了锌合金的耐磨性。 深冷处理后紫铜和黄铜的导电性没有发生变化。 通过 XRD、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深冷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深冷处理又称超低温处理,是指将材料置于 130℃ ~ 190℃ 温度下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 该技术已成功用于黑色金属材料,能明显提高工件的强度、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 ,使工件使用寿命成倍提高,但该技术在有色金属方面的研究较少。 紫铜和黄铜主要用于制造导电元件、散热器、热交换器中的传热元件及高炉风口套等,对其导电导热性能要求很高,但对于一些在高温、磨损等环境下服役的紫铜和黄铜零部件来说,由于其强度和硬度较低,势必发生磨损、龟裂等破坏,降低使用寿命。 锌合金 ZA27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耐磨材料,代替铜合金铸件用作滑动轴承、轴瓦等,对锌合金而言,深冷处理可能是提高耐磨性的一种新方法。 本论文以紫铜、黄铜 H62 和锌合金 ZA27 为实验对象,主要研究了不同深冷处理工艺对材料硬度、 拉伸性能、导电性和耐磨性的影响,并结合 XRD 和微观组织的变化,初步探讨材料的深冷机理。 通过硬度测试和拉伸实验发现力学性能的变化与深冷处理工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结果表明,紫铜深冷处理 24h 后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均达到峰值,比未深冷处理时分别提高了 %和 %,延伸率略有下降;黄铜深冷处理 12h 后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均达到峰值,与未深冷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 %和 %;锌合金固溶处理 +深冷处理 4h 后硬度达到峰值,比未深冷时提高了 %。 摩擦实验表明,相同载荷和转速下,固溶处理 +深冷处理 4h 后锌合金 磨损量减少,其中低速下 (300r/min)磨损量减少 %,高速下 (600r/min)磨损量减少 %,提高了锌合金的耐磨性。 深冷处理后紫铜和黄铜的导电性没有发生变化。 通过 XRD、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深冷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深冷处理又称超低温处理,是指将材料置于 130℃ ~ 190℃ 温度下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 该技术已成功用于黑色金属材料,能明显提高工件的强度、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使工件使用寿命成倍提高,但该技术在有色金属方面的研究较少。 紫铜和黄铜主要用于制造导电元 件、散热器、热交换器中的传热元件及高炉风口套等,对其导电导热性能要求很高,但对于一些在高温、磨损等环境下服役的紫铜和黄铜零部件来说,由于其强度和硬度较低,势必发生磨损、龟裂等破坏,降低使用寿命。 锌合金 ZA27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耐磨材料,代替铜合金铸件用作滑动轴承、轴瓦等,对锌合金而言,深冷处理可能是提高耐磨性的一种新方法。 本论文以紫铜、黄铜 H62 和锌合金 ZA27 为实验对象,主要研究了不同深冷处理工艺对材料硬度、拉伸性能、导电性和耐磨性的影响,并结合 XRD 和微观组织的变化,初步探讨材料的深冷机理。 通过硬度 测试和拉伸实验发现力学性能的变化与深冷处理工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结果表明,紫铜深冷处理 24h 后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均达到峰值,比未深冷处理时分别提高了 %和 %,延伸率略有下降;黄铜深冷处理 12h 后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均达到峰值,与未深冷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 %和 %;锌合金固溶处理 +深冷处理 4h 后硬度达到峰值,比未深冷时提高了 %。 摩擦实验表明,相同载荷和转速下,固溶处理 +深冷处理 4h 后锌合金磨损量减少,其中低速下 (300r/min)磨损量减少 %,高速下 (600r/min)磨损 量减少 %,提高了锌合金的耐磨性。 深冷处理后紫铜和黄铜的导电性没有发生变化。 通过 XRD、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深冷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深冷处理又称超低温处理,是指将材料置于 130℃ ~ 190℃ 温度下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 该技术已成功用于黑色金属材料,能明显提高工件的强度、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使工件使用寿命成倍提高,但该技术在有色金属方面的研究较少。 紫铜和黄铜主要用于制造导电元件、散热器、热交换器中的传热元件及高炉风口套等,对其导电导热性能要求很高,但对于一些在高温、磨 损等环境下服役的紫铜和黄铜零部件来说,由于其强度和硬度较低,势必发生磨损、龟裂等破坏,降低使用寿命。 锌合金 ZA27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耐磨材料,代替铜合金铸件用作滑动轴承、轴瓦等,对锌合金而言,深冷处理可能是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深冷处理对铜合金、锌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