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数控系统说明书操作手册snc内容摘要:

轴的当前实际位置值,其显示单位可以在参数 界面中设置。 C 项显示的是当前工步折弯程序已重复执行的次数。 光标移动到此位置,可以重新设定已重复次数。 单步运行时, 当已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表格中预设的重复次数后,系统控制折弯机停止运行,必须重新设定已重复次数或预设重复次数后才能重新运行系统。 多步运行时,主画面多一项工件计数显示 (),左边的分子是已完成工件数,右边的分母是预设工件数。 光标移动到此位置,可以重新设定工件计数的分子和分母。 多步运行时, 9 折弯一次工步重复执行次数加一,当前工步的已重复执行次数达到预设重复次数后,自动运行到下一工步。 所有工步执行完,工件 计数的已完成数加一,并自动回到第一工步继续执行。 当工件计数的已完成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后,系统 控制折弯机停止运行,必须重新设定工件计数的已完成数或预设值后才能重新运行系统。 表格中显示编程参数的设定值。 如下所示 : 2 / 10 工件计数,分子为实际值,分母为设定值折弯角度折弯深度 Y 值折弯深度补偿值后挡料位置 X 值退让值当前工步重复执行次数R ep当前工步已重复执行次数 C Y 轴当前实际位置值 Y X 轴当前实际位置值 X : 1/ 3 工步号,分子为当前工步号,分母为当前程序总的工步数S t ep 所有参数需在停止状态下设定,运行状态下不能修改参数。 运行状态下(运行状态指示灯亮),系统不允许用户进行界面切换,按下停止按钮后(停止状态指示灯亮,运行指示灯灭),可以按 F 功能键,切换到如下模具编辑界面。 4. 2. 2 模具编辑界面 在此编辑界面中,根据实际折弯效果,输入几个典型的“角度 相应 Y 值”,当程序自动运行时,系统便会根据用户程序设定的角度值,直接查此表格对应的 Y 值,去控制Y 轴电机运行。 对于不在此表格中的角度值,系统会自动进行插值计算,得到一个合适的 Y值,并自动显示在工步编程界面中,然后在按下运行键时,再按照此计算值去控制 Y 轴电机的运行。 为有效避免计算误差,系统提供了 Y 轴补偿参数,对计算得到的 Y 值进行修正,所以 Y 轴电机的实际运行位置应该是 Y 值与 Y 修正值的 代数和。 系统有 15 个模具,模具号 1~15。 10 4. 2. 3 用户参数界面 按 F 键可以继续切换到如下的用户参数界面。 此界面中,显示了软件版本号,以及各参数的当前值,移动光标键,可以查看并修改各参数值,光标移到哪个参数上,该参数变为高亮显示,同时,在下面的提示行中显示此参数的提示信息。 注意: 开机后,所有参数只能查看,不能修改,要修改参数值,必须首先正确输入参数表最上方的用户密码参数( PSW),输入 11111 并按确认键,其值显示 PASS 后, 方可修改下面的各项参数值。 公英制转换参数一旦被修改后,系统中的所有数值,包括参数值,都会被自动进行转换,显示的数值便会有所不同。 4. 2. 4 手动操作界面 按 F 键可以继续切换到如下手动界面: X YX0 : 6 5. 8X : 65 .8Y : 88 . 68卸荷 T2 : 3 .0 S保压 T1 : 3 .0 S上停 T3 : 3 .0 SX 找参考点操作 在此界面中,显示了 X 轴与 Y 轴的当前实际值,图中显示 X0,表明现在激活的是 X轴,直接按 “ +”或“ ” 键,便可以点动 X 轴电机运行,上面大字显示的 X 值会实时显示X 轴的变化情况。 11 要想点动 Y 轴,按照画面的提示,可以按“→”键,切换到如下的 Y 轴激活状态, Y XY0 : 8X : Y : 8卸荷 T2 : 保压 T1 : 上停 T3 : 找参考点操作 再按“ +”或“ ”键,便可以点动 Y 轴电机运行,上面大字显示的 Y 值会实时显示 Y轴的变化情况。 T1 为折弯时的保压动作持续时间值, T2 为折弯完成后滑块返程前的卸荷动作持续时间值, T3 为连续动作时,滑块在上死点的停留时间值。 4. 2. 5 修改当前位置操作 在上面的点动画面中,若按向下箭头键,将光标移动到 X0(或 Y0)处,修改 X0(或Y0)的值,便可修改 X 轴(或 Y 轴)的当前位置,相当于改变了 X 轴(或 Y 轴)的起始坐标。 注意: 修改当前位置操作 必须在电机停止状态操作; 初次设定参数时,系统必须先设定机床参数,然后再设定当前位置。 否则显示的位置值可能会发生变化。 若断电时,电机仍在运动,或者断电后, X 轴(或 Y 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重新开机后,系统当前位置的显示是不正确的,必须进行“修改当前位置操作”。 4. 2. 6 示教 操作 如果是在用户密码打开的状态下,进入此点动画面,界面与以上画面略有不同,如下图所示: X YX0 : 65 . 8X : 316 .8Y : 88. 68卸荷 T2 : 3 .0 S保压 T1 : 3 .0 S上停 T3 : 3 .0 SX1 : 3 1 6 . 8X 找参考点操作 画面中多了 X1 项,这是用来示教的画面 ,即在此状态下, 可以对 X 轴(或 Y 轴)进行重新示教操作。 12 由于我们检测 X、 Y 位移使用的是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其输出信号是脉冲信号,而系统显示的单位是 mm 或 inch,加之一定的机械传动比,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个对应的比例关系,即编码器检测到一个脉冲,对应到 X 轴(或 Y 轴)移动了多少 mm 或 inch 的位移,对于确定的机械结构,这种关系就是一个确定的值,我们用一个分数( A/B)来表示, A 称为比例因子分子, B 称为比例因子分母。 则有如下公式: 位移量 = 测得的脉冲数 ( A/B) A 和 B 可以如下计算: 乘法因子 A = 丝杆螺距 编码器 与传动丝杆之间的减速比。 除法因子 B = 编码器线数 编码器倍频常数 显示分辨率 其中: 丝杆螺距的单位可以是 mm,也可以是 inch,只是所以单位要统一; 编码器与传动丝杆之间的减速比 = 传动丝杆每转 1 圈编码器转过的圈数; 编码器线数 = 编码器转动 1 圈所输出的脉冲数,由选定的编码器决定; 编码器倍频常数 = 4 ; 显示分辨率:一位小数取 ,二位小数取 ,三位小数取。 例: 丝杆螺距 = 10mm,编码器线数 = 400 PPR, X 轴显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