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内容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 山东艺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申报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 相关背景材料一、专业建设规划二、专业建设方案三、人才培养状况四、相关证明材料1、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 年以来教师出版著作情况2、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 年以来教师发表论文情况3、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 年以来教师科研获奖情况4、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 年以来教师承担科研项目情况5、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 年以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6、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 年以来学生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7、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 年以来学生发表各类文章情况2005 年 12 月 专业建设规划 建设以艺术学科为主体,以多元、交叉的新兴学科为拓展方向的新型艺术院校,是我们近年来确立的基本宗旨。 基于这样的目标, 综合艺术院校的文化管理类专业应当以艺术学为基础,以其他交叉性学科为指导,使之立于坚实的艺术学的基点之上,同时具有艺术特色、管理特色、产业特色。 其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也应与这一要求相适应,分别体现出艺术管理与产业管理的特点。 我们在该专业建设方面的基本规划是:1、根据社会需求,适度扩大办学规模。 现已有在校本科生 533 人,专科生 75 人,具有了一定规模效应,今后 3 年内仍可以适当扩招,达到在校本、专科学生 800 人左右,同时探索多种办学模式。 2、探索多种办学模式,尝试办学方式、教学模式与社会文化产业相结合,在 3 年内实现部分教学环节与社会相关产业、企业与媒体的衔接。 3、适应当代社会特色,拓宽专业领域。 3、继续拓展办学领域。 在已经设置艺术传播、艺术产业、艺术学、艺术管理等方向的同时,3 年内再增设对外文化交流、体育文化管理等方向。 4、注重课程建设、设备建设,继续优化教学条件。 该专业将持续强化教学的规范性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 3 年内继续建设 2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 同时注重设备建设,继续优化教学条件,3 年内实现教学的多媒体化。 5、提高办学层次,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 该专业已经作为我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点的主要方向,于 2002 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研究生 50 人,今后 3 年将有一定的增长,达到在校研究生 80 人左右。 6、以科研为动力,不断提高艺术科研的质量和层次,在 3 年内培养 2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形成一支活跃在该学科学术前沿的中青年学者群。 同时为学校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提高办学层次做出努力。 专业建设方案一、制度建设1、强化管理理念的更新,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良性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 建立稳定的和富有活力的教学秩序,努力增进内部凝聚力,要求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与科研上。 2、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同时根据上级的领导部门关于“重基础、宽口径”和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不断适应专业发展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3、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制度,如, 教师公开课制度 ;对新教师专人帮带制度 ;教师科研补贴暂行规定 ;发表学术论文奖励暂行规定 ;出版教材资助暂行规定 ;关于加强教师授课纪律的规定 ;关于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规定等,继续制定必要的制度,逐渐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使老教师感受到新人成长的冲击,使新教师感受到任重道远的压力。 4、在经费方面严格管理,精打细算,杜绝一切漏洞,防止不正常的开支和不正之风。 5、坚持教学与学术研究的交流,每学年外聘 2重点大学知名教授到学院为该专业学生授课,为学生传授更为多样和广泛的知识与理论。 6、建立公正和公平的评价机制。 对于教学与科研,均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力求对教师的业绩做出公正与客观的评价。 二、课程建设以艺术学科课程为基础,以各种管理类课程为拓展方向,从三个层次来构架综合艺术院校文化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1、坚持从三个层次来构架综合艺术院校文化管理类课程体系。 第一层次课程群,是指以艺术学科为基础构建文化管理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其中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主要课程。 在这个层次的课程构成中,应当突出不同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具有自己的课程特色,同时与综合艺术院校的特点与管理类学科相交融。 其课程构成主要有:艺术史类:中外音乐史、中外美术史、中外戏剧史、中外影视史、中外文学史、中外文化史论;艺术理论类:艺术学概论、 美学原理、 艺术美学、 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民俗学 ;艺术批评类:艺术批评学 ,各门类艺术的鉴赏与评论;文化管理类: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文化人类学、创造思维、文化礼仪等。 第二层次课程群,主要是指文化管理类专业通识课程,也是文化管理类的主干课,该类课程大部分可在第三学年开设,主要应由下列课程来组成:文化管理学、 文化经济学、文化法规学、文化市场学、文化行政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财务管理、文化投资学、文化创意与策划 第三层次课程群,是指设置与自身院校及其专业特点相关的具有深化性的方向性课程,这类课程应当直接体现学生的培养目标。 文化艺术管理类方向性课程主要如下: 画廊管理、拍卖会管理、展览会策划与管理、音乐策划、剧场管理、戏剧管理、电影营销、电视节目营销、演出管理、设计艺术管理、图书市场管理、博物馆学、图书馆学、电视艺术产业、动画产业、设计产业、戏剧产业、舞蹈产业、民间艺术、文化礼仪等。 2、继续建设优质课程,稳定与强化现有的 4 门省级精品课程,三年内再推出 2国家或省级精品课程。 三、教材建设1、注重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中能够反映该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信息。 力求做到该专业的主要教材多数为本院教师编著,同时采用部分国家评定的优秀教材。 2、继续坚持教材与著作出版补贴制度,基本解决教材出版资金困难的问题,对于优秀教材给予较高的奖励。 3、争创国家和省级优秀教材,力争三年内有 2教材获得国家或省级奖;4、与教材建设相结合,强调使用电子媒体进行教学,三年内做到 90%以上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技术及课件辅助教学。 四、师资建设 1、继续引进高学历和确有专长的人才,力求做到:以共同的事业追求凝聚人才;以真诚的心态与人才相处;以科学的态度用好人才。 坚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充分发掘人才的最大潜力,理直气壮的破格使用人才。 鼓励年轻的人才超过年长者,鼓励新来的人才超过原来的教师。 三年内引进博士或高层次人才 6。 2、加强既有教师队伍的学历与学位建设,以及科研建设,争创教学与科研业绩,推出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3、建立固定编制与非常固定编制相结合的教师结构, 不断增大聘任制教师的数量, 形成专职教师与聘任教师两支队伍。 4、将激励教师进取与对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相结合。 维护教师利益,努力创造条件,保证课时津贴和其他补贴的发放;5、鼓励教师进修和继续学习,对于以不同形式进修的教师给予经费和时间的支持。 同时鼓励教师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和采用多媒体或其他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6、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尽力为教师争取科研立项, 激励教师从事本学科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科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 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根据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和艺术活动发展的趋势,拓宽专业领域,设置了艺术传播、艺术学、文化产业、艺术管理等方向,3 年内还将拓展新的方向,学生可在两年学习之后,通过双向选择,选定方向。 根据社会的需要,该院已从该专业派生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于 2004 年正式招生。 同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于 2005 年正式招生。 该专业对于人才培养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一、健全和完善导师制。 该专业对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根据该专业已经形成的方向,以及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配落实到每个老师,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选择一定的学习方向,撰写论文,并使之与毕业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 二、坚持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教学。 强调学生对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艺术管理的规律与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 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钻研, 拓宽视野,初步掌握理论研究、论文写作及其管理应用操作的能力。 三、为学生设置和确立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案。 学生入学前两年,要以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为主,到了三年级以后,开设各专业性、方向性课程,体现出各类学科的交叉性特点。 第八个学期用三个月时间做毕业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直至完成答辩。 四、加强社会实践,重视“第二课堂”。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每届学生均应到西安、敦煌、苏州等地从事一次文化考察,不定期组织学生在市内进行文化市场、文化建设重点单位的考察,到有关法制机构考察文化法规的实施,组织学生到该专业的定点实习单位或其他部门参加实践,鼓励学生通过考察和实践,撰写富有创见的报告,获得思想理论和实际能力的提升。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2000 年以来教师出版著作情况艺术民俗学泰山出版社 张士闪 2000 年 5 月出版文化社会学刘金龙 泰山出版社 2000 年 8 月出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苏琪 副主编 黄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 5 月出版创作与欣赏世界美术简史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李丕宇 山东美术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年 3 月出版中国影视艺术研究 刘强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9 月出版中国影视艺术论刘强 参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出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苏琪 撰稿 8 万字 学苑出版社 2001 年 6 月出版世界美术名家名作大典 菱川师宣 、 杜布菲两篇 李丕宇 2002 年 1 月出版时尚指标刘强 参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出版美术 (山东省五年制师范学校统编教材第三册)李丕宇 泰山出版社 2002 年 6 月出版美术概论李丕宇 编著第 4 章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出版新世纪电影评论刘强 主编 新华出版社 2002 年 7 月出版大学生成长心理学苏琪 主编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2 年 8 月出版文化法学杨丽娅 济南出版社 2002 年 2 月出版中国文化史山东人民出版社张维青 2002 年出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陈贵玲 黄河出版社主编 2003 年 8 月出版西泠印社百年史料长编张建军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出版。 陈振濂主编,本人撰写8 万字 电影学概论 田川流 主编之一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年 8 月出版中国先进文化思想研究田川流 副主编 撰写第十一章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年 7 月出版艺术学导论田川流 刘家亮著 齐鲁书社 2004 年 9 月出版诗经与周文化考论张建军 齐鲁书社 2004 年 9 月出版 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 张建军 齐鲁书社 2004 年 9 月出版 中国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田川流等著 齐鲁书社 2005 年 3 月出版山东名胜田川流 主编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4 年 8 月出版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王伟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4 月出版数字艺术编辑基础李锦程 齐鲁书社出版,2005 年 4 月出版数字视频编辑与合成李锦程 齐鲁书社出版,2005 年 4 月出版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张士闪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 月出版中国家族教育张士闪 参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年出版电视艺术经济学 孙春波 李冬梅 张斌编著 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2005 年 5 月出版西方管理史 徐承生 朱晓静 参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7 月出版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2000 年以来教师发表论文情况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思考于乃宝青年工作论坛谈高校贫困学生的培养与管理于乃宝青年工作论坛术院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