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检测传感器系统设计内容摘要:
当扫描一张 B4 的图纸时,可达到 8线 /毫米 ( 200DPI)的精度。 特性: 像敏单元数目: 2160 像元 像敏单元大小: 14μ m*14μ m*14μ m 光敏区域:二相( 5V) 封装形式: 22 脚 DIP 封装 TCD1208AP 的主要参数 特性 符号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注释) 灵敏度 R 82 110 138 V/ (见注释 2) 光响应非均匀性 PRNU(1) 10 % (见注释 3) PRNU(3) 7 16 % 寄存器不平衡性 RI 3 % (见注释 4) 饱和输出电压 VSAT V (见注释 5) 饱和曝光量 SE V/ (见注释 6) 暗信号电压 VDDDRK 2 6 mV (见注释 7) 暗信号非均匀性 DSNU 3 7 mV (见注释 7) 直流电源功耗 PD 50 100 mW 总转移效率 TTE 92 % 输出阻抗 To 1 KΩ 动态范围 DR 750 (见注释 8) 直流信号输出电压 VOS 3 V (见注释 9) 直流补偿输出电压 VDOS 3 V (见注释 9) 直流差动误差电压 VOSVDOS 50 100 mV 随机噪声 NDO mV 注释:所有电压都是 Vss 和 Vcs 终端为参考。 6.表三 管脚定义: φ 1 时钟 1 OS 信号输出 φ 2 时钟 2 DOS 补偿输出 SH 转移栅 OD 电源 RS 复位栅 SS 地 NC 未连接 注释 2:在 2854kwLamp 灯光下的灵敏度是 330/(典型值)。 注释 3:此为 50%饱和曝光量(典型值)下测定。 8 PRNU 定义为: PRNU=Δ I/175。 I*100(%) 其中 l为均匀照度下全部输出信号的平均值,为输出信号与 的最大偏差值。 注释 4: 此为 50%饱和曝光量(典型值)下测定。 RI 定义如下: RI= (% )1 00*2 15 9 ||2 1 5 91 1IIIn nn 其中 In 与 In+1 为像敏单元的输出信号 ,I 为所有输出信号的平均值。 注释 5: VSAT 为所有有效单元的最小饱和输出电压。 注释 6: SE 定义如下: SE=VSAT/R 注释 7: VDRK 为所有有效单元的暗信号电压平均值。 DSNU 是在 VNDK 为最大暗信号电压平均值。 图四 暗信号电压平均值 注释 8: DR 的定义为 : DR=VSAT/VDRK 因 VDRK 与 tINT 成比例 ,所以 tINT 越短 DR 值越大。 图五 时序图 表六 各个信号描述 特性描述 符号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SH与 162。 1 的时间间隔 T1,t5 0 100 ns SH 脉冲上升时间,下降时间 T2,t4 0 50 9 SH 脉冲宽度 T3 500 1000 162。 1, 162。 2 脉冲上升时间,下降时间 T6,t7 0 60 100 SH 脉冲宽度 T8,t10 0 20 RS 脉冲宽度 T9 40 250 162。 1, 162。 2 与 RS 脉冲间隔 T11 230 视频数据延迟时间(见注释) T12,t13 150 注意事项:(玻璃窗口) 期间玻璃封装窗口上的灰尘或污点将使 CCD 期间的光学件性能下降。 所以使用浸透酒精的棉球轻拭清洁表面,并使用过滤后的氯气喷其表面。 同时注意器件的机械震动或过热特会导致玻璃窗口的损坏。 7.驱动电路 图六 驱动电路 10 2)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设计 图七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经估计可得出 CCD 输出信号频率小于 2kHz,因此设计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fc 为 [3]表 631查得,滤波电容 C1= K= 1200Cfc ,可的增益系数 K=1, 查参考文献 [3]表 632 得 C2=C1,R1=R2= ,R3= KΩ .考虑到电阻阻值的变化范围,可选 R1=R2=15KΩ, R3=20KΩ。 放大器选用通用型H177415C(开环增益 8086)即可。 3) 微分电路设计 图八 微分电路 分析:该微分电路输入输出对应的表达式为 , u0=R1C1 dtdui 11 为了消除干扰(使微分曲线更明显),应选择 R1C1 值大些。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选择 R1=10KΩ, C1=, R2 为平衡电阻在该微分电路中等于 R1 为 10KΩ,集成运算放大器选择了通用型 H177415C 4)绝对值电路 图九 绝对值电路 分析:假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则运放 A1 输出为负,二极管 D1 截止、同时 M,N 两点的电势都为零,输入 ui相当与通过 R2 直接接到 A2 反相端,根据电流关系可算出 ui/R2=uo/R5。 当输入电压 ui。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检测传感器系统设计
相关推荐
的工作原理 检测实训室 2 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方法和测温电路。 热电偶的制造材料,了解各种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热电偶的结构。 电阻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测量电路。 多媒体、相关传感器实物 常用热电偶传感器、金属热电阻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 理及其应用 教室 8 热电偶传感器测温性能实验
冲裁模间隙值的确定(约 15min) 【主要内容】 间隙值确定原则 间隙值确定方法 【教学示例】 13. 教学小结(约 3min) 回顾本次课的重点与难点 布置课外任务 授 课 方 案 6 课程名称 :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授课日期 : 授课 对象 专业 : 班级 : 学时数 2 学时 课程 类型 理论课 (√ ) 实验课 ( ) 讨论课 ( ) 题目 项目二 四、冲压设备的分类及型号
赛现场答题,按现场答题成绩评选出反洗钱知识竞赛一、二、三等奖,由我营业管理部发文表彰。 其中,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 有关笔试选拔和竞赛的具体要求再另行通知。 竞赛参考范围:反洗钱法律法规、《银行业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培训手册》(中国金融出版社) (三)总结成效阶段(时间安排: 2020 年 11 月初至 11 月中旬) 人民银行各中心支行和各金融机构分别总结本辖区
56 12 建 筑与装饰工程设计①②③ 220 13 建筑装饰工程经济标编制 64 17 续 表 序号 类别 课程名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14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标编制 60 15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技术 64 16 建筑 工程电气设备施工技术 56 17 建筑 工程水暖设备施工技术 56 18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 72 19 拓展课学习领域 专业英语 34 2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5 g / m3 4 0 1 3 0 相应的, 31m 煤气中水蒸气体积为: 35 6 .5 2 2 .4 0 .0 7 0 31 8 1 0 0 0 m 混合气体中水汽所占体积为: % 取饱和器后煤气表压为 ,则水蒸气分压为 ( 1 0 1 .3 3 1 1 .7 7 ) 6 .5 7 % 7 .4 3 k Pa ③ 母液最低温度的确定
的基础上,充实完善; 课件全部完成;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完成。 教学研究 及改革 确定高职教学理论研究方向;确定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方向、措施与步骤;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监控机制。 形成高职教学理论特色成果;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比达到 20%。 实训基地建设 新闻采编与制作校内实训平台建设 建设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报和学院网站等校内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