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使企业兼职教师的授课任务达到 50%以上;最终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职业岗位 能力 、 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 综合能力 和素质,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② 保障措施 a.完善 人才培养方案。 在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实践、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组织模式改革等成果 的基础上, 完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如图 5 所示。 图 5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图 依托行业主管单位、行业协会,联合船舶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 对企业用人规格进行充分调研 ,根据企业人 才需求导向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学院兼职专家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 、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对人才培养全过程 把脉。 通过 顶岗实习检查 和 毕业生满意度调查 , 专任教师到企业一线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就业情况、工作情况,了解 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及满意度情况, 调查结果作为 修订和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b. 成立“厂校一体”的教学管理机构 厂校一体的教学管理机构由企业、学院、系部共同组成,并建立相应的工学交替过程信息收集与反馈、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管理等管理制度,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的有效实施。 c. 建立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注重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质量评价,建立与专业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规范与评价机制,建立校内教学督导与企业教学督察相结合的机制,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d. 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标准与管理制度 加强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考核标准、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标准、实训实习的质量评价标准等的建设和完善,建立兼职教师聘用、弹性学制等管理制度,完善教学组织与实施等管理制度的建设,保障课程教学的规范化。 ( 2) 岗位对接, 构建基于 “工作 过程 、任务驱动” 的专业核心优质课程 体系 ① 建设目 标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以 职业 道德素养为基础, 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围绕 船舶 企业人才岗位需求,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校内实训、校外顶岗 、准就业岗位 实习的系统性,构建基于 船舶建造“工作 过程 、 任务驱动 ” 的课程体系。 通过 3 年的建设,使专业核心课程全部成为 工学结合的课程 ,专业课程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 与企业共同开发 融入企业标准 的 工学结合 教材。 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对接;自 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训练的两对接、三自主教与学的课程学习方 式。 ② 建设内容 a. 课程体系 优化 分析 围绕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船舶行业高素质技能 型 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优化 课程体系流程如下图所示: 课程体系 优化 流程如图 6 所示。 图 6 课程体系优化流程图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汇集企业行业技术专家、生产一线的技术 人员 、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专家, 从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 按照船舶制造的工作流程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实现两对接、三自主教与学的课程学习方式 ,系统 优化 专业课程体系 , 并将其划分为 有企业参与的 基础 课程 、专业 核心课程 、 岗位特色课 程、 拓展 课程。 经初步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见图 7。 将 职业 岗位 能力要求与行业 标准有机结合, 以 骨干教师为课程建设负责人,联合 企业技术专家、 生产 一线技术人员 重构或改造 课程 内容,完成课程整体设计与 单元 设计。 b. 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专业课程建设 Ⅰ.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引入船舶行业标准,与南京金陵船厂、太平洋 造船集团 等 企业合作,重点 建设以培养船体建造、生产设计、船机装调等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 《船舶结构与制图》、 《 船舶原理》、 《船体修造工艺》、《造船生产设计》、 和 《船舶设备与舾装》等 5 门专业核 心课程(见表 1)。 表 1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计划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建设 任务 与目标 负责人 合作企业 建设时间 建设经费 (万元) 1 船舶结构与制图 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形式进行建设,基本达到精品课程的建设 杨耕新 金陵船厂设计公司等 20202020 10 要求。 2 船舶原理 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形式进行建设,基本达到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 并公开出版教材。 潘晓明 太平洋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 20202020 10 3 船体 建 造工艺 以工学结合形式进行建设,基本达到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 刘桂香 南京金陵船厂等 20202020 10 4 船舶检修技术 以工学结合、项目驱动形式进行建设,基本达到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 谢荣 上海龙禹 船舶设计有限公司等 20202020 10 5 船舶设备与舾装 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形式进行建设,达到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 并公开出版教材。 端木玉 南京绿洲机械厂等 20202020 10 合 计 50 根据职业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 制订 课程标准 ,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 核心 能力的训练 , 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并充分考 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实质性成果。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采用任务驱动 的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在具有真实工作情境的实训室和企业中学习和实践,融 “ 教、学、做 ” 为一体 ; 校内考核与企业 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强化形成性考核。 Ⅱ. 提升岗位能力和素养 ,开发建设 “ 岗位特色 ”“课证融通” 课程 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面向及岗 位升迁的要求, 与 太平洋造船集团 等 企 事 业 单位 深度合作,开发建设 《船舶检修技术》、《计算机辅助三维结构设计》、《计算机辅 助船体建造》 、《船舶管路与设计》、《船体装配实训》、《船舶焊接工艺实训》 等6 门岗位 特色 课程 (见表 2)。 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和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表 2 专业岗位特色课程开发建设计划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建设 任务 与目标 负责人 合作企业 建设时间 建设经费 (万元) 1 船舶检修技术 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形式按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建设。 并公开出版教材。 谢荣 太平洋造船集团等 20202020 5 序号 课程名称 建设 任务 与目标 负责人 合作企业 建设时间 建设经费 (万元) 2 计算机辅助船体三维结构设计 (课证融通) 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形式进行建设,按精品课程的标准 建设。 并公开出版教材。 杜训柏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等 20202020 5 3 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 (课证融通) 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形式进行建设,达到 院 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 顾永凤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等 20202020 5 4 船舶管路与设计 (课证融通) 以工学结合 、 任务驱动形式 进行建设 ,达到 院 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 并公开出版教材。 王滢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等 20202020 5 5 船体装配实训 (课证融通) 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形式进行建设, 基本 达到 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 胡杰 太平洋造船集团等 20202020 5 6 船舶焊接工艺实训 (课证融通) 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形式进行建设, 基本 达到 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 周建桃 中国船级社 CCS 20202020 5 合计 30 为提高学生适岗能力,结合船舶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开发《计算机辅助船体三维结构设计》 、 《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 船 舶 装配 实训》 、 《 船舶焊接 技术》、《船舶管路与设计》 5 门以上等 课程实 施“课证融通”,并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c. 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 Ⅰ . 与企业开展合作 ,共同主编完成《船舶检修技术》、《船舶设备与舾装》、《船舶原理》 、《船舶主动力装置》 等 4 以上工学结合教材,并公开出版。 Ⅱ .完成《船舶 CAD/CAM 实训》、《船机拆装实训》、《船体装配实训》等 3 本实训教材的编写工作。 Ⅲ .争取《船舶检修技术》等 12 本教材打造成国家级规划教材。 “十二五”期间,经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船舶技术专业委员会立项建设,由我院教师主编及参编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共十 一 本(见表 3)。 表 3 “十二五”船舶技术类专业高职教材编写计划 序号 教材名称 主编单位 副主编 参 编 1 船舶 检修技术 江苏海院谢荣 2 船舶原理 江苏海院潘晓明 3 船舶主动力装置 江苏海院潘 汝良 4 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 江苏海院 刘善平 5 船舶工程基础 江苏海院 刘桂香 6 船舶管路及设计 江苏海院王滢 7 修船业务 江苏海院赵小戎 8 船舶结构与强度 江苏海院刘桂香 9 船舶企业管理 江苏海院苏中洋 10 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 江苏海院王开顺 11 造船生产设计 江苏海院胡杰 ◆成立由船舶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的专业带头人、骨干 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小组。 ◆按照船舶建造工艺过程,确立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核心课程,由工作任务来决定教学内容。 将实训实习内容融入课程,构建教学做一体化专业课程。 ◆课程建设任务分工明确,课程、教材及课件建设同步进行。 ◆实现校企交替的课程教学。 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使课程的教学能交替进行并具有连续性和针对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引入企业生产任务质量考评方法和标准,注重能力考核。 建立以企业生产任务完成质量为目标的多元化考核体系。 ( 3) 专兼结合, 打造一支“双师双岗型”高水平 专业教学团队 ① 建设目标 从行业和企业聘请知名专家担任专业的带头人,从专任教师中培养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派送骨干教师到企业兼职或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聘用知名企业高级工程师、行业知名专家等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的指导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经过三年的建设,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双师双岗型”的专兼结合 教师队伍。 培养或引进高层次专业带头人 12 人,使专业带头人总数达 34 人;培养 或引进 骨干教师 910 人,使专业 骨干教师总人数达 12 人 以上;“双师 双岗型”教师的比例达到 90%;兼职教师授课比例达到 50%以上。 造就一支由知名专家和名师带头,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整体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双师双岗型”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②建设内容 相结合,提升“ 专业带头人 ”的影响力 通过 3 年建设, 聘请 1 名行业专家作为专业的带头人; 培养或 引进 12 名在行业内具有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 通过企业锻炼和国内外培训、进修等方式培养 56 名 骨干教师具有 专业带头人 水平。 使本专业至少有 2 名教授、 3 名以上博士研究生。 专业带头人能够 站在 造船 领 域发展前沿, 引导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向, 在教学、科研领域具有较强能力,并在 全国或 区域 的专业建设中起到领军作用。 和 科研相结合,提升 骨干教师 的实践和服务能力 在中青年教师队伍中,选拔 910 名优秀 教师 作 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派送到船舶企业兼职或实践进修,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依托 域海船舶设计有限公司和现代船舶技术研究所 ,帮助企业 研发项目 ,参与企业 船舶生产设计和 技术创新 ,提升骨干教师科技研发 、 主持或参与教学改革 以及 课程建设能力 ,使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 90 %以上。 c.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支 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行业知名专家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 建立主要由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组成的 德才兼备 的兼职教师专家库,逐步 建立一支 稳定的 专业 兼职教师队伍 ,使兼职教师授课比例达到 50%。 用请进来(学生在校内学习时,兼职教师主要担任生产性实训的指导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走出去(学生外出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兼职教师承担实习的指导和部分岗位课程的教学任务)相结合的方式,使其能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专任教师队伍培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 4)校企共建,形 成“厂校合一”的专业 实习实训基地 ① 建设目标 在与共建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的基础上,共建具有“内外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联动” 特色的“厂校合一”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完善和建立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企业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有效。高职高专:-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技能测试;( 9)专业剖析。 十七大明确的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育‛。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的教育工作的‚一个宗旨‛、‚三项任务‛是什么。 ‚一个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三项任务‛,就是构建体系、培养人才和做出知识贡献。
卫生洁具产品,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开展以伊奈为主题的主题教学,为学生提供实战场,先后有 5 个班 180名同学参与该主题教学,取得可喜成绩。 其中 YBCA1900 系列按摩浴缸为公司创造了 1000多万元的利润。 在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建设中,组建了洁具设计小专门化方向,为本专业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③ .未来规划 未来三年我系将与苏州伊奈联合建立“原 型士”培训基地,计划每年为企业输入
企业都能够共享到链上其他企业的技术、设备、信息、资金等资源。 建立 3 个实训中心建设时即 按实际企业内的部门设置分成了 8 个功能区,分别是采购部、财务部、技术中心、质检部、仓储部、销售部(电子商务部)、生产部(生产车间)、信息中心(综合部)。 让学生在不同的部门中担任具体的工作(岗位),以体验企业管理的职责内容与业务处理。 表 2: 3 个校内实训中心建设项目表 序号 拟建设的实训中心
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18 届大会通过并发布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明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做到:( 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 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 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
堂效率 1.上目标明确之课:尽力将考试说明的要求知识点化和题目化,使教学有切实可行的、简单明确的目标,知道每个阶段应掌握的内容和技能,明白每节课的任务和达到的要求。 2.上重点突出之课:即阶段性复习课始终抓住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但每 节课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点带面。 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讲,老师讲得累,学生学得困,收效却甚微。 3.上生动活泼之课: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验
) 在 ABC 中,给出 12AD AB AC,等于已知 AD 是 ABC 中 BC 边的中线。 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九) 直线、平面、简单多面体 三个公理和三条推论 : ( 1) 公理 1: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这是 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常用方法。 ( 2) 公理 如果两个平面有两个公共点 ,它们有无数个公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