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内容摘要:
13 电子技术专业英语 64 4 64 2 2 14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 64 4 32 32 4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96 6 48 48 6 小计(占总学时 %) 864 54 452 412 12 10 12 14 6 限 选 课 专 业 专 门 化 方 向 课 移 动 通 信 16 通信技术 96 6 48 48 6 17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维修 160 10 80 80 6 4 18 通信网与数字程控交换 技术 128 8 64 64 8 19 电话机实习 28 1 28 1 周 20 移动电话机实习 28 1 28 1 周 小计(占总学时 %) 440 26 192 248 6 6 12 数 码 电 子 16 数字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96 6 48 48 6 17 数码相机原理与维修 96 6 48 48 6 18 数字摄(录)像机原理与维修 96 6 48 48 6 19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维修 96 6 48 48 6 20 电视机实习 28 1 28 1 周 21 数码电子产品实习 28 1 28 1 周 小计(占总学时 %) 440 26 192 248 6 6 12 数 字 视 听 16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128 8 64 64 6 2 17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维修 96 6 48 48 6 18 音响技术 96 6 48 48 6 19 视频会议系统原理与调试 64 4 32 32 4 20 电视机实习 28 1 28 1 周 21 家庭影院设备实习 28 1 28 1 周 小计(占总学时 %) 440 26 192 248 6 6 12 11 课 程 类 型 课 程 类 别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总 学 时 学 分 讲 授 实 验 实 训 各学期周课时和实训实习安排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9 周 限 选 课 专 业 专 门 化 方 向 课 办 公 设 备 维 修 16 电话传真机原理与维修 64 4 32 32 4 17 打印机原理与维修 96 6 48 48 6 18 多功能一体机原理与维修 128 8 64 64 8 19 微机组装与维护 96 6 48 48 6 20 打印机实习 28 1 28 1 周 22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习 28 1 28 1 周 小计(占总学时 %) 440 26 192 248 6 6 12 工 控 电 子 技 术 16 PLC 原理 及应用 160 10 80 80 6 4 17 微机原理与控制接口技术 128 8 64 64 8 18 控制元件及其应用 96 6 48 48 6 19 PLC 应用实习 28 1 28 1 周 21 控制元件及其应用实习 28 1 28 1 周 小计(占总学时 %) 440 26 192 248 6 6 12 现 代 汽 车 电 子 16 汽车电路 64 4 32 32 4 17 车载视听设备 64 4 32 32 4 18 GPS技术与应用 96 6 48 48 6 19 GIS 电子地图制作 96 6 48 48 6 20 车载移动通信 64 4 32 32 4 21 GIS 电子地图制作实习 28 1 28 1 周 22 GPS车载机安装 实习 28 1 28 1 周 小计(占总学时 %) 440 26 192 248 6 6 12 专 业 实 践 课 23 电工 实习 28 1 28 1 周 24 机械实习 28 1 28 1 周 25 扩音机实习 28 1 28 1 周 26 收音机实习 28 1 28 1 周 27 单片机实习 28 1 28 1 周 28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 28 1 28 1 周 29 毕业实习(校内) 28 1 28 1 周 30 企业岗位实习 570 28 19 周 小计(占总学时 %) 766 35 196 任 选 课 拓 展 课 专业课 (学校自选,见附表) 96 6 48 48 人文课 (学校自定) 96 6 96 小计 (占总学时 %) 192 12 2 4 2 4 各学期课堂教学周课时数 28 28 28 28 28 总 计 3062 177 12 附表 : 任选课(专业拓展课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序号 课程名称 1 万用表系列讲座 14 微机配置与维护 2 趣味电路制作 15 家用电器维修 3 移动通信技术 16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4 小灵通系统原理与手机维修 17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与设计 5 现代通信系统 18 变频器技术 6 电子产品营销 19 汽车文化 7 数码相机和数码照片处理 20 汽车保养 8 数字视听电子产品 21 汽车空调结构、原理与维修 9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22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 10 数字电视 23 电路仿真 11 高保真音响技术与家庭影院 24 电子测量与仪器 12 彩色显示器原理与维修 25 虚拟仪器 13 微机原理 与接口技术 26 企业管理 (三) 教学安排 说明 及建议 1. 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既适合学年制教学管理,也适合学分制教学管理。 2. 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本专业教学特点, 各校可自行调整每学期课程结构,把文化课、通用专业课 重点 放在第一学年完成,第二学年按就业方向 重点 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专业拓展项目训练 , 第三学年 (或第六学期)进行企业 岗 位 实习。 3. 本 指导方案推行“行动导向” 教学模式 , 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4. 学分计算:每学期课堂教学不足 16 周的课程按平均每 17 学时计 1学分 ,计算结果取小数点一位,若 小数 X≥ 则计 1学分, X< 则计 学分 ; 校内集中实习实训每周计 28 学时,计 1 学分 ; 采用一体化教学 模式,课堂教学 和实训 以周数安排教学 的 (每周 仍 要安排 2节德育课 和 2节体育课 ),每周计 24 学时 ,计 学分 ;整个 学期全部安排 企业岗位 实习 的 (含毕业教育),每周计 30 学时 , 每学期 按总学分的 1/6 计为 28 学分。 另外, 入学教育可计 1 学分 , 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 (中级) 可计 2学分。 各校开设的 任选课 ,其学分应占总学分的 10%,除《教学安排表》中安排的任选课之外,剩余的学分可由学校 根据实际 , 自行 安排 课余 时间 完成。 5. 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生就业情况, 设置 专业 专门化培养方向。 学生可按本校设置的专业专门化方向选择某一方向的课程项目进行训练。 各学校也可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自主设置课程。 13。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完成首选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训练并取得相关的中级职业资格证的基础上,可继续强化本专业专门化方向的技能训练,考取相关的高级职业资格证。 7. 学校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就业岗位需要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由学校自主确定 任选课的 课程项目、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 五、 课程教学要求 必修课 (一)文化课 初步学习掌握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 养, 积极投身和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生活。 学习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 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 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规划个人未来职业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 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与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所必 需的体能和自觉锻炼的习惯;注重学生的特性与体育特长的发展;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 奠 定基础。 在现有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掌握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语言基 14 础知识,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 逐步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社会生活和工作必需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使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提高科技应用文阅读理解水平, 加强信息搜集、整理与运用能力的训练; 结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开展说明文、 科技论文的 写作的教学,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的语言文字基础准备。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掌握好现代社会工作与生活必备的数学常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的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以及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 集合 与逻辑用语 、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向量、复数、极坐标等数学知识。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 固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相关推荐
内容讲授型的助教型课件,为学习 新知识、新技能创设必要的情景或以系列问题的形式激发、唤醒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作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李老师感觉课上讲解的内容同学们消化起来有些难度,因此将本单元的电子教案刻录成光盘,方便学生借阅学习,这体现了教学媒体的哪个特征。 () (1 分 ) 重现性 研究性学习中的选题关系到后续的研究进程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所选的题目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结业测试题库广东省教师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结业测试题库一、单选:第 1题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下面有关于教师专业化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B) A、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学科专业性重于教育专业性 B、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师要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基础 教师要准备好本堂课所用的教学资源 下列不属于综合性媒体的是( )。 (2 分 ) 电视机 DVD 幻灯机 三、是非题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学习适应性时,可以使用测验法。 (1 分 ) 否 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 (1 分 ) 是 对教师进行评价不仅要求教研组的教师对 被评教师进行评价
冠的主要冠面 测量其宽度,不包括偶然支出的枝条,叶冠起源点是沿主要树干或茎,并且应从土壤线开始量起。 ( 3)、乔木全部采用假植苗,树冠保持在 米以上,要求应尽量保留树木原有冠幅、保留顶端生长点,生长健壮、分枝均衡,整冠饱满、叶色正常、无枯枝败叶及病虫害、树枝无损伤、土球包扎完好不松散。 根系和土壤一般规则: ( 1)、根系应有良好发展,并在检查时应无病虫害。 ( 2)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围绕“ 四个全面 ” 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同步小康统揽扶贫开发总体目标,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按照 “ 党委领导、支行主导、农民主体、精准到户、扶贫到人 ” 的思路,坚持“ 开发式 ” 金融扶贫,推动扶贫开发由过去 “ 输血式 ” 扶贫向 “
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贯彻执行情况 的符合性评价,出具评价报告。 、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 6 和行为 对评价报告中的不符合项开展原因和责任分析 ,并提出整改计划及制定整改措施。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全生产规章制度 , ,。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 工作岗位 的工作岗位。 效版本。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 管理制度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