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内容摘要:
,静置。 观察到的现象是。 练习 9. (石门中学 07 届高三期末考).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提供的仪器制备溴乙烷。 126534H 2 O 已知: ①反应原理: NaBr+H2SO4(较浓) NaHSO4+HBr HBr+C2H5OH △△C2H5 Br+H2O ②反应物用量: NaBr(S)25g,无水乙醇 15mL,浓 H2SO4 30mL,水 15mL ③溴乙烷和乙醇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密度 /g mL1 沸点 /℃ 溶解性 溴乙烷 38 难溶于水 乙醇 78 易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烧瓶内液体的体积不小于烧瓶容积的 13 且不大于 23 ,则反应装置中,烧瓶容积最合适的是 (填序号)。 A. 50mL B. 150 mL C. 200 mL ⑵连接上述仪器的顺序是: 1 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填数字)。 你认为反应后溴乙烷在 (填“烧瓶”或“烧杯”)中 ⑶根据反应原理水不是反应物,那么在反应物中加水的目的是 ① ② ⑷粗制溴乙烷常呈黄色,是因为溴乙烷中混有 ,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和方法是。 ⑸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产品中含有溴元素 将乙醇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倒入烧瓶待用。 稀释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并加入 NaBr 搅拌均匀,加入盛有乙醇的烧瓶中。 连接分馏装置,冷却装 置,接收瓶中倒入冰水混合物。 实验过程中若混合物剧烈沸腾需降低温度。 在接收瓶中沉于底部的油状物质即为 C2H5Br。 实验七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在试管里加入 10%的 NaOH 溶液 2 mL,滴入 2%的 CuSO4 溶液 5 滴,再加入 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跟醛类一样具有还原性。 1. 将碘酒滴到一片土豆或面包上,观察并记录现象。 2. 取一小块鸡皮,置于蒸发皿中,滴加 3~ 5 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 并记录实验现象: 3.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 3mL 鸡蛋清溶液,加热第一支试管,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醋酸铅溶液,向第三支 必修 2 实验汇编 第 6 页 试管中加入甲醛溶液,观察现象。 在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葡萄糖 淀粉 蛋白质 鸡蛋清 结论:以上是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常用于检验和鉴别该物质,需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实验八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在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各加入 20%的蔗糖溶液 1mL,并在其中一支试管里加入 3 滴稀硫酸( 1:5)。 把两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 5min。 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最后向两支试管里各加入少量新制备的 Cu(OH)2,加热 3~ 5min,观察现象。 现象 解释 实验九 :金属的冶炼――铝热反应 步骤: 1.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 把内层滤纸取出,再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 2.把 5g 炒干的氧 化铁粉末和 2g 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上,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 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 ★铝热反应的操作和运用往往容易被忽视,但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大部分是穿插在推断题中。 要掌握铝热反应的操作,知道是固+固冶炼金属的方法,铝和 CuO、 Cr2O MnO WO3 都能发生置换反应。 练习 10.( 04 黑吉滇川渝湘鄂第 26 题)粉末状试样 A 是由等物质的量的 MgO 和 Fe2O3 组成的混合物。 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 A 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 B 生成; ②另取 20 g A 全部溶于 L mol 1L 盐酸中,得溶液 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 B 和溶液 C 反应,放出 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 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 B; ④用 KSCN 溶液检验时,溶液 D 不变色。 请填空: (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高中有机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
相关推荐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一般选 三套 装置, 等距离放 置研究 变成黄色的时间长度 ,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 co2的产生情况 酒精 的检测:向试管中滴加橙色的 含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淀粉酶 做实验, 检测时用 碘液 检测, PH 对酶活性的 3 影响用 过氧化氢酶 ,检测时观察单位时间内气泡的产生量 ,影响人红细胞吸收 K+(错) 57菠菜叶的 保卫细胞 中具有 多个 叶绿体
,动词 39。 be39。 的过去时态一律用 were,不用 was, 即在从句中 be 用were 代替。 If I were you, I would go to look for him. 如果我是你,就会去找他。 If he were here, everything would be all right. 如果他在这 儿,一切都会好的。 典型例题 _____ to do the
envelops and some paper for you. 谓语动词与前面的主语一致 当主语后面跟有 with, together with, like, except, but, no less than, as well as 等词引起的短语时,谓语动词与前面的主语一致。 The teacher together with some students is visiting the
4— CHO,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且含有苯环结构的共有( D)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的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CH3— CH(CH3)— CH2— — CH(CH3)COOH 它为( A) A. 它为芳香族化合物 B. 甲酸的同系物 C. 易溶于水的有机物 D. 易升华的物质 1, 2, 3—
溴水褪色 ( 4) 从乙醇制乙烯 ( 5) 从乙醛制乙醇 ( 6) 从乙酸制乙酸乙酯 ( 7) 乙酸乙酯与 NaOH 溶液共热 ( 8) 油脂的硬化 ( 9) 从乙烯制乙醇 ( 10) 从乙醛制乙酸 4 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苯酚 4 加入 FeCl3 溶液显紫色的 : 苯酚 4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 Na2SO (NH4)2SO4 4 写出下列通式:( 1)烷 ;( 2)烯
关。 普通电场场强 点电荷周围电场场强 匀强电场场强 公式 E=F/q E=U/d 方向 与正电荷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与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相反 沿半径方 向背离 +Q 沿半径方向指向 — Q 由“ +Q”指向 “ — Q” 大小 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 各处场强一样大 电场线:形象描述场强大小与方向的线,实际上不存在。 疏密表示场强大小,切线方向表示场强方向。 一率从“ +Q”指向“ —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