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五版内容摘要:
21 pdv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绝热过程。 9. 0U 适用于闭口系统任何工质绝热、对外不作功的热力过程等热力学能或理想气体定温过程。 10. WQU 适用于 m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1. wqu 适用于 1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2. pdvqdu 适用于微元,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13. pvhu 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焓的变化与流动功的差值。 焓的变化 : 1. pVUH 适用于 m 千克工质 2. pvuh 适用于 1 千克工质 3. TfRTuh 适用于理想气体 4. dTcdh p , dTchp 21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 5. )( 12 TTch p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定值比热计算 15 6.102020 121221 tctcdtcdtcdtch tpmtpmt pt ptt p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平均比热计算 7.把 Tfcp 的经验公式代入 21 dTch p积分。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真实比热公式计算 8. ni iini in hmHHHHH 1121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焓等于各组成气体焓之和,各组成气体焓又可表示为单位质量焓与其质量的乘积。 9.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 CVS dEWmgzChmgzChQ 1121122222 2121 适用于任何工质,任何热力过程。 10.swg d zdcqdh 221 适用于任何工质,稳态稳流热力过程 11. swqdh 适用于任何工质稳态稳流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12. 21 vdpqh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稳态稳流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13. 21vdph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稳态稳流绝热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14. qh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稳态稳流定压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15. 0h 适用于任何工质等焓或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熵的变化 : 1. 21 Tqs 适用于任何气体,可逆过程。 2. gf sss fs 为熵流,其值可正、可负或为零; gs 为熵产,其值恒大于或等于零。 16 3.12ln TTcs v (理想气体、可逆定容过程) 4.12ln TTcs p (理想气体、可逆定压过程) 5.2112 lnln ppRvvRs (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 6. 0s (定熵过程) 121212121212lnlnlnlnlnlnppcvvcppRTTcvvRTTcsvppv 适用于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功量 : 膨胀功(容积功) : 1. pdvw 或 21pdvw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2. 0w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容过程 3. 21w p v v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压过程 4.12ln vvRTw 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 5. uqw 适用于任何系统,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6. qw 适用于理想气体定温过程。 7. uw 适用于任何气体绝热过程。 8. dTCwv 21 适用于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17 9. kkppkRTTTRkvpvpkuw1121212211111111 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 10. 11111111121212211nppnRTTTRnvpvpnwnn 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多变过程 流动功 : 1122 vpvpwf 推动 1kg 工质进、出控制体所必须的功。 技术功 : 1.st wzgcw 221 热力过程中可被直接利用来作功的能量,统称为技术功。 2.st wg d zdcw 221 适用于稳态稳流、微元热力过程 3. 2211 vpvpww t 技术功等于膨胀功与流动功的代数和。 4. vdpwt 适用于稳态稳流、微元可逆热力过程 5. 21vdpwt 适用于稳态稳流、可逆过程 18 热量 : 1. TdSq 适用于任何工质、微元可逆过程。 2. 21Tdsq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3. WUQ 适用于 mkg 质量任何工质,开口、闭口,可逆、不可逆过程 4. wuq 适用于 1kg 质量任何工质,开口、闭口,可逆、不可逆过程 5. pdvduq 适用于微元,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6. 21 pdvuq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7CVS dEWmgZChmgZChQ 1121122222 2121 适用于任何工质,任何系统,任何过程。 8. swg d zdcdhq 221 适用于微元稳态稳流过程 9. twhq 适用于稳态稳流过 程 10. uq 适用于任何工质定容过程 11. 12 TTcq v 适用于理想气体定容过程。 12. hq 适用于任何工质定压过程 13. 12 TTcq p 适用于理想气体、定压过程 14. 0q 适用于任何工质、绝热过程 15. 1112 nTT knq v 19 适用于 理想气体、多变过程 图 3- 1 轴功 图 3- 2 流动功 图 3- 3 闭口系统的能量转换 图 3- 7 技术功 20 图 3- 5 开口系统 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 分析热力过程的一般步骤: , p=f(v); 、终状态的基本状态参数; pv 图及 T— s 图上 ,使过程直观,便于分析讨论。 绝热过程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情况下所进行的状态变化过程,即 0q 或 0q 称为绝热过程。 定熵过程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情况下所进行的可逆热力过程,称为定熵过程。 多变过程 :凡过程方程为 npv 常数的过程,称为多变过程。 定容过程 :定量工质容积保持不变时的热力过程称为定容过程。 定压过程 :定量工质压力保持不变时的热力过程称为定压过程。 定温过程 :定量工质温度保持不变时的热力过程称为定温过程。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 吸气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活塞每往返一次, 完成以上三个过程。 21 活塞式压气机的容积效率 :活塞式压气机的有效容积和活塞排量之比,称为容积效率。 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 :为了安置进、排气阀以及避免活塞与汽缸端盖间的碰撞,在汽缸端盖与活塞行程终点间留有一定的余隙,称为余隙容积,简称余隙。 最佳增压比 :使多级压缩中间冷却压气机耗功最小时,各级的增压比称为最佳增压比。 压气机的效率 :在相同的初态及增压比条件下,可逆压缩过程中压气机所消耗的功与实际不可逆压缩过程中压气机所消耗的功之比,称为压气机的效率。 热机循环 :若循环的结果是工质将外界的热能在一定条件下连续不断地 转变为机械能,则此循环称为热机循环。 气体主要热力过程的基本公式 过程 定容过程 定压过程 定温过程 定熵过程 多变过程 过程指数 n ∞ 0 1 к n 过程方程 v=常数 p=常数 pv=常数 pvк =常数 pv n =常数 P、 v、 T 关系 2211Tp 2211Tv 1 1 2 2pv pv 21 1 2pv pv 12211Tv 121pp 21 1 2nnpv pv 12211nTv 121nnpp uS、h、计算式 21()vu c T T 21()ph c T T 21lnvTScT 21()vu c T T 21()ph c T T 21lnPTScT 0u 0h 2112lnlnvSRvpRp 21()vu c T T 21()ph c。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五版
相关推荐
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同时在活动中,要把观察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时记录下来。 以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归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习惯培养的统一。 以素质教育的培养为目标, 创造性地超越和拓展了传统的学习习惯的内涵。 围绕这些培养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训练学生
课件播放 “朱子问天 的故事 ”,学生谈感想。 主持人乙: 那时科学还相当落后,朱熹四岁就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能不说是当今学生“热爱科学,勤学好问,乐于探究”的典范。 活动二: 朱熹《半亩方塘二度桃》的故事 学生说说所知道的 《 半亩方塘二度桃》。 主持人甲 : 相传尤溪县城水南有个地方叫“半亩方塘”,那里桃红柳绿,景色十分宜人。 一天朱熹正对着桃花看得出神,父亲叫他写两句唐诗:“桃花潭水深千尺
化工石化医药行业技术人员配备表、项目设计规 模表、专业设置对照表 .xls 石油天然气行业技术人员配备表、项目设计规模表、专业设置对照表 .xls 电力行业技术人员配备表、项目设计规模表、专业设 置对照表 .xls 冶金行业技术人员配备表、项目设计规模表、专业设置对照表 .xls 军工行业技术人员配备表、项目设计规模表、专业设置对照表 .xls 机械行业技术人员配备表、项目设计规模表
弊的严重性,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命题人: 审核人: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试卷 (2020 年 11 月 ) 共 页,第 3 页 共 页,第 4 页 [4]、在招标、投标阶段,招标人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装饰装修施工图纸计算出来的工程量即计价工程量。 () [5]
种形式。 (1)、拉裂 (tensile crack) 斜坡岩土体 在局部拉应力集中部位和张力带内,形成张裂隙的变形形式称为拉裂。 拉裂形成机制有三种类型:①在坡面和坡顶张力带中拉应力集中形成拉裂。 ②卸荷回弹 (unloadini rebound)或岩体初始应力 (地应力 )释放产生拉裂。 ③因蠕滑形成局部应力集中产生拉裂 (2)蠕滑 (creep slip)
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有关精神。 “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要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两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活动、实践 作为德育手段、形式的重要意义,对开展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一)生活教育理论 5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