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项目处理方案内容摘要:

抗冲击负荷能力的工程措施(对渗 滤 液的水质、水量随时间及季节的变化和温差变化对生化系统影响应有充分的考虑); ( 4) 用地布局要求工艺布置紧凑,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约用地 ; ( 5) 运行成本经济合理,有利于节能降耗,降低运行费用,易于维护和管理; ( 6) 设计同时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置方案。 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对 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生化处理、以及 管式膜 MBR 处 理 150m3/d 垃圾渗滤液膜集成技术处理方案 5 系统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及其相应的管道、电气、仪表等必要辅助设施设计; MBR深度处理的 NF/RO 工艺设计及相应管道、电气、仪表、设备的设计和选型; NF/RO浓缩液处理工艺及设备选型。 厂区的平面设计、施工,相关建(构)筑物的设计及施工。 所有设备安装、调试,整个系统调试、运行。 150m3/d 垃圾渗滤液膜集成技术处理方案 6 第三章 设计处理水质、水量 设计处理水量 本工程渗滤液处理站 设计处理水量为 70m3/d。 设计处理原水水质 客户提供设计水质为 : 序号 水质项目 进水水质 ( mg/l) 序号 水质项目 进水水质 ( mg/l) 1 BOD5 2500 8 总镉 2 CODcr 5000 9 总铬 3 SS 600 10 六价铬 4 NH3N 1500 11 总砷 5 总氮 2020 12 总铅 6 总磷 1070 13 色度 2020 7 总汞 14 粪大肠菌群数 +05 设计出水水质标准 出水水质应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标准( GB168892020)》中规定 表 2排放标准。 表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20)》 中表 2排放指标限值 序号 控制污染物 排放浓度限值 1 化学需氧量( CODcr)( mg/L) 100 2 生化需氧量( BOD5)( mg/L) 30 3 悬浮物( mg/L) 30 4 总氮 ( mg/L) 40 150m3/d 垃圾渗滤液膜集成技术处理方案 7 5 氨氮( mg/L) 25 6 总磷( mg/L) 3 150m3/d 垃圾渗滤液膜集成技术处理方案 8 第四章 处理工艺的选择 由于国家出台了 上述 新标准,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要求大大提高,这种情况下渗滤液处理工艺选择范围将日益缩小。 综合近几年来渗滤液处理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并结合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 兼氧 +TMBR+NF/RO 处理工艺 将会是新标准实施后工艺选择的主流, TMBR 工艺的选择可高效降解 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渗滤液处理构筑物的容积,并有着优异的耐冲击性、脱氨 氮 性能,同时为 NF/RO 创造 了合适的进水条件 管式膜特点 ( 1)管式膜流道宽,膜管内流速快,料液在管内湍 流流动,膜不易污染; ( 2)对料液的预处理精度要求低; ( 3)易于清洗 , 既可用化学试剂清洗,还可用机械方法清洗 ; ( 4)适于处理较粘稠的物料或悬浮物较多的物料 ; ( 5)以单层无纺布焊接管为支撑体,强度大 , 膜阻力小,通量大 ; 膜天膜 工程技术有限 公司生产的 PVDF 管式超滤膜 以无纺布焊接管为支撑体, 膜管直径为 12mm,其管式膜具有优越的强度、抗污染、抗氧化、耐酸碱性能( PH1~12) ,纯水通量可高达 1000L/m3 h,工作压力可达 ,工作温度可达 50℃ ,膜面流速。 可以直接过滤活性污泥浓度高 达 30g/L 的生化污水,膜通量可达50L/m3 h,寿命长达 5 年以上,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管式膜应用 于 垃圾渗滤液 MBR 的优势 采用管式膜 MBR技术,生物反应池有效微生物浓度正常控制在 1500020200ppm,所以在相同的污泥条件下, MBR 的容积负荷很高 ( 1~ 3Kg/m3 d) , 而传统生物处理法不到 Kg/m3 d,处理效率较常规生物反应器提高 5~ 10 倍;同时由于硝化菌的膜高效截留保证了氨氮的 去除 效率,一般稳定 在 90%以上。 150m3/d 垃圾渗滤液膜集成技术处理方案 9 高效的生物消解并结合膜的过滤截留作用,出水水质好并且稳定,即对于后期生化性很差的垃圾渗滤液( B/C=~ ), COD 去除率也可稳定达 80%以上。 TMBR 工艺的 剩余污泥 外排量也很 少。 该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污泥排放), 大大 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另外,管式膜 TMBR 工艺设备 占地面积小,流程简单、结构紧凑 , 操作管理 、 自动 控制 简便,大大减少了人工维护成本。 现有垃圾渗滤液各种工艺处理方法对比表 项目 方法 运行费用 运行稳定 性及出水水质 自动化程度 占地面积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其它 管式膜生物法( TMBR+NF) 中等 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 高 少 不影响 无浓缩液 传统活性污泥法 一般 运行不稳定,易受水质波动影响,出水水质差 一般 大 影响 受外界影响大,负荷大将导致崩溃 回灌法 低 差 低 少 严重影响 无法根本解决 污染问题 管式膜 MBR 介绍 膜生物反应器( MBR)是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可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市政或工业废水处理。 虽然有氧 MBR 过程的技术应用可以追溯到 20 世 纪 70 年代,但是它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也是在过去的10 年间刚刚开始的。 利用膜组件进行的固液分离过程取代了传统的沉降过程,能有效的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和有机颗粒,制备无菌水。 与传统工艺相比, MBR 可以使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 MLSS 值,延长其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提高氮的去除率和有机物的降解。 管式膜 TMBR 技术是外置式形式,通过水泵将 生化池的污水 打入膜管内,在压力的驱动下进行膜分离,出水透过膜进入产水箱,而 浓缩液 回到生化池继续参与生化。 管式膜 MBR 具有如下特点: 150m3/d 垃圾渗滤液膜集成技术处理方案 10 ( 1)管式膜 MBR 在污泥浓度 15g/L 以上 仍能稳定运行,这优于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 2)管式膜强度高,可在较高压力下运行,膜出水通量较高,系统运行稳定,膜的使用寿命长; ( 3)在 MBR 反应池中,不用增加额外用于膜清洗曝气量,反应池中 DO 浓度可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增加总氮的去除效果; ( 4)采用分体式结构,易于膜清洗和设备安装、维护。 MBR 出水 COD 在 500800mg/L,为达到排放标准,需进一步 RO/NF 处理,透过液达标排放,浓缩液通过浓缩液处理系统处理,部分回前级 NF/RO 继续处理,达标排放,少量浓缩液和污泥回填埋 场。 150m3/d 垃圾渗滤液膜集成技术处理方案 11 第五章 处理工艺流程 处理工艺流程图 根据该垃圾渗滤液的的水质和水量特点,确定处理工艺流程图如图 1。 图 1 处理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说明 垃圾渗滤液 首先 进入 调节池, 然后 进入 缺氧 及 MBR 反应池,进行生化处理,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