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总结内容摘要:

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感染复数: 每一敏感细胞所能吸附的相应噬菌体的数量。 自外裂解: 由于超感染复数的外源噬菌体引起的,不能产生子代噬菌体的裂解。 一步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溶源性: 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由于前者的基因组整合到后者的基因组上,并随后者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因此,这种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此即称溶源性。 亚病毒: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 包括类病毒(只含 RNA,植物中发现)、拟病毒(包裹在真病毒中 )和朊病毒(只含蛋白质)三类。 二、简答、论述: 病毒的三类典型形态: 螺旋对称( TMV),二十面体对称(腺病毒),复合对称( T 偶数噬菌体)。 病毒蛋白质的作用: ⑴结构功能(核衣壳) ⑵吸附(糖蛋白刺) ⑶破坏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神经氨基酸酶) ⑷增殖( DNA、 RNA聚合酶, RNA复制酶,逆转录酶,合成病毒蛋白质所需的酶。 ) 病毒增殖的基本特点: ⑴无生长过程; ⑵不是以二分裂繁殖; ⑶由病毒基因组的核酸指令宿主细胞复制大量病毒核酸,继而合成大量病毒蛋白质,最后装配成大量病毒并从宿主细 胞中释放出来。 噬菌体繁殖的过程: ⑴吸附(尾丝尖端与特异性受体接触,尾丝散开,附着在受体上,刺突、基板固着于细胞表面。 ) 微生物学总结 第 6 页 共 11 页 ⑵侵入(尾鞘缩短将尾管推入宿主细胞,核酸注入宿主细胞。 ) ⑶增殖(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 ) ⑷装配( DNA 分子缩合,包裹上衣壳,和尾部连接,再装上尾丝。 ) ⑸释放(由于溶菌酶和脂肪酶的作用,宿主细胞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去。 ) 营养、培养基: 一、 名词解释: 碳源: 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 氮源: 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 能源: 能为微生物 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生长因子: 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须,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需要从外界吸收的有机物。 单纯扩散: 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膜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 促进扩散: 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的协助,但还不消耗能量的一类扩散性运送方式。 主动运输: 指一类需提供能量并通过细胞膜上特异性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运送方 式。 集团移位: 指一类既需特意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 培养基: 是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水活度: 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 选择性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鉴别培养基: 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 辨别颜色就能方便的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二、简答、论述: 水对生命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 ⑴优良的溶剂,可保证几乎一切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⑵可维持各种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⑶参与某些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 ⑷优良的物理性质:高比热、高汽化热、高沸点、固态时密度小于液态。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营养类型 能源 氢供体 基本碳源 实例 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 光 无机物 CO2 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 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 光 有机物 CO2及简单有机物 红螺菌 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 无机物 无机物 CO2 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硫黄细菌 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异养型) 有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学总结 第 7 页 共 11 页 培养基的分类: 按成分分:⑴天然培养基 ⑵组合培养基 ⑶半组合培养基 按外观的物理状态分:⑴液体培养基(不含琼脂) ⑵固体培养基:①固化培养基( 1%~2%琼脂) ②非可逆性固化培养基 ③天然固态培养基 ④滤膜 ⑶半固体培养基( %琼脂) ⑷脱水培养基 按对微生物的功能分:⑴选择性培养基:①加富性选择培 养基 ②抑制性选择培养基 ⑵鉴别性培养基( EMB培养基) 新陈代谢: 简答、论述: 肽聚糖生物合成的步骤: (一)在细胞质中的合成 由葡萄糖合成 N乙酰葡糖胺和 N乙酰胞壁酸 由 N乙酰胞壁酸合成( 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 (二)在细胞膜上的合成 Park 核苷酸聚合成肽聚糖单体。 (杆菌肽和万古霉素可以阻断合成) (三)在细胞膜外的合成 肽聚糖单体组成肽聚糖。 (青霉素是 D丙氨酰 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 生长及控制: 一、 名词解释: 生长: 当微生物体的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时,其原生质 的总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细胞的生长。 繁殖: 当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引起个体数目的增长,称为繁殖。 平板菌落计数法: 把稀释后的一定量菌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