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衬首件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并辅以附着式振动器捣固,捣固中应加强控制。 、施工“冷缝”的防止: 、施工过程中、输送泵连续运转、泵送连续灌注、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间隙时间超过规范要求时、按施工缝处理。 、保证衬砌作业连续性的措施:一是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储备充足的机械设备易损件,做到设备有用有备,加强机械设备操作现场培训和设备检修保养。 二是建立衬砌前检查制度,设备有故障或能力不匹配不开盘。 、缺陷处理 、砼表面整修:拆模后,若发现缺陷,不得擅自修补,由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处理。 、气泡:采用白水泥和普通水泥按衬砌表面颜色对比试验确定的比例掺拌后,用 海绵沾取水泥局部填补抹平。 、环接缝处理:采用弧度尺画线,切割机切缝,缝深约 2cm,不整齐处进行局部修凿或经砂轮机打磨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修饰,用钢 抹子12 抹平,使施工缝圆顺整齐。 、对于表面颜色不一致的采用砂纸反复擦拭数次。 、预留洞室周边还应先行清理干净,然后喷水湿润,采用高标号、与二衬颜色相统一的砂浆,抹平压光。 拆模前用水冲洗模板外表面,拆模后用高压水喷淋混凝土表面,以降低温度,养护期不少于 14天。 明洞采用组合方式防水措施,结构外缘与填土面接逐部分从 外 到 内 采用 M5 水泥砂浆保护层,自粘防水卷材。 二衬混泥土 表面 找平 、 清理干净 后 ,应全面、均匀涂刷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施工完毕后,应立即 施作 3cm 厚度的 M5 水泥砂浆保护层,保护层施工完毕后, 进行杂物 清理 为回填土 做准备。 基层处理 基层要求模筑土表面平整, 结构上的缺陷,如裂缝、蜂窝麻面状的劣质表面、施工缝接口处的凹凸不平等,均应修凿、清理,进行堵缝、补强、找平处理。 再 进行大面积涂刷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先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进行清理 ,要求干净无尘,并在基层上均匀涂喷处理剂后,再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施工。 防水卷材的铺设 卷材根据工作面情况,按铺贴部位的情况,宽度长度等进行对防水卷材下料。 铺设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环向方向铺设。 防水卷材铺贴时应从低处开始向上铺贴。 施工前应将验收合格的基层清理干净, 然后涂刷底油,要求涂刷均匀一致,一次性涂好。 确定卷材铺贴顺序和铺贴方向,并在基层弹线,然后铺贴卷材。 将卷材沿弹好的基线向前推进然后用力向前和向两侧拍打滚压排除空气。 卷材向前铺贴时应随时与基线对齐,以确保防水卷13 材正常搭接 卷材搭接按以下方法进行: :卷材纵向搭接宽度,单层防水≥ 80mm,必须仔细操作,先熔去待搭接部位卷材上的防粘层和粒料保护层,同时应熔化接缝两面的粘结胶,然后进行粘合排气,用手持辊压实,并应有明显沥青条; :卷材两端必须全部粘结,搭接宽度,单层宽度应≥100mm,并在基层卷材定位弹线、试铺,按卷材规格、铺设要求、屋面排水坡度、细部尺寸,确定卷材的铺设方案。 :横向搭接边应错开 1500mm 以上,且上、下两层卷材禁止相互垂直粘贴。 第二道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同第一道设防,但应注意上下两层卷材长边接缝应错开不小于三分之一幅宽,短边搭接缝错开不小于。 ,必须对搭接部位、端部及卷材收头部位进行密封处理,应嵌涂密封材料、封口胶或冷贴结剂,然后抹平,使其形成明显沥青条。 卷材铺贴经检验 合格后,应对防水层采取保护措施。 尽量减少交叉施工,以避免防水层被破坏。 进行后继工序施工时应尽量避免破坏已完工的防水层。 若不慎将防水层破坏,应及时进行维修。 在明洞 防水层 以及 隧道两侧边墙脚纵向各设置一道Ф 100mmHPDE 打孔波纹管 完成后,待砼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便可对明洞进行回填。 洞顶回填的材料应选用均匀的碎石土,回填时要 对称 分层回填并 夯 实 ,每层回填厚度不得大于 30cm,其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得大于 米。 因不宜在 明洞首件衬砌 上施加过大压力,故压实工具应选用小型机具,如打夯机。 其夯实厚度及强度要严格按照路基标准进行。 回填的最后一层为耕植土,主14 要为日后的绿化工作做好准备。 故耕植土可采用松铺。 洞顶 排水系充采用 截水 天沟。 用 浆砌片石 砌筑 ,保障洞顶排水顺畅,无积水,便可减轻洞内的防排水压力,达到综合防排的效果。 六 、施工质量要求标准 、衬砌钢筋 、基本要求 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 、尺寸、数量、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无污秽、无锈蚀。 、外观鉴定 无污秽、无锈蚀。 、衬砌钢筋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主筋间距( mm) 177。 10 尺量:每 20m 检查 5 点 2 两层钢筋间距( mm) 177。 5 尺量:每 20m 检查 5 点 3 箍筋间距( mm) 177。 20 尺量:每 20m 检查 5 点 4 绑扎搭接长度 受拉 I 级钢 30d 尺量: 每 20m 检查 3 个接头 II 级钢 35d 受压 I 级钢 20d II 级钢 25d 5 钢筋加工 钢筋长度 ( mm) 10, +5 尺量:每 20m 检查 2 根 、混凝土衬砌 、基本要求 、所用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防水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防水混凝土粗集料尺寸不应超过规定值。 、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对基底承载力有怀疑时应做承载力试验。 15 、拱墙背后的空隙必须回填密实。 、外观鉴定 、混凝土表面密实,每延米隧道面积中,蜂窝、麻面和气泡面积不超过 %,深度不得超过 5mm,超过 10mm 时要及时进行处理。 、结构轮廓线条美观,混 凝土颜色均匀一致。 、施工缝平顺无错台,混凝土不得有裂缝。 、实测项目 混凝土衬砌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 内 按附录 D 检查 2 衬砌厚度( mm) 不小于设计值 激光断面仪或地质雷达:每 40m 检查一个断面 3 墙面平整度( mm) 20 2m 直尺:每 40 每侧检查 5 处 防水卷材和胶粘剂的规格 、 性能 、 配合比 , 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 ,应有合格的出厂证明。 基层应 干燥(含水率小于 8%) 、 平整 、 无空鼓 、 起砂。 胶粘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有漏刷 、 透底和麻点等现象。 卷材接缝部位必须牢固,封边要严密无翘边 、 皱折 、 气泡 等缺陷。 在明洞砼施工完成后,待砼的 28 天抗压强度达到设计 设计强度的100%且碎石过滤层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夯填土石施工。 便可对明洞进行回填。 回填采用分层回填,下部回填夯填土 洞顶回填的材料应选用均匀的碎石土,回填时要分层回填并压实 ,因不宜在 明洞首件衬砌 上施加过大压力,故压实工具应选用小型机具,如打夯机。 其夯实厚度及强度要严格按16 照路基标准进行。 回填的最后一层为耕植土,主要为日后的绿化工作做好准备。 故耕植土可采用松铺。 洞顶要做好排水系统,如洞顶天沟等,保障洞顶排水顺畅,无积水,便可减轻洞内的防排水压力,达到综合防排的效果。 明洞基坑回填应分层压实;隧道结构两侧回填应对称进行,两侧回填面 高差不得大于 50cm; 基坑回填高程不一致时,应从低处逐渐填压;基坑分段回填接茬处设置 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 1m,高度不得大于 ; 明洞回填土石时,应尽量采用人工回 填,以避免对明洞节后背后防水卷材及土工布破坏。 明洞拱背回填土石对称夯实,每层厚度不宜大于,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再分层满铺至设计高度,严禁任意抛填。 如采用机械回填,应在人工夯实超过拱顶 1m以上后进行; 基坑回填采用机械碾压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20cm;小型机具夯填重叠不得小于 1/3 夯底宽度;。隧道二衬首件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的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钢筋进场后,先进行钢筋原材料抽检,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原材料加工。 钢筋加工在现场临时设置的钢筋加工厂进行,挂牌堆放整齐,采用人工或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钢筋的供应 钢筋的质量采 用双控。 即从合格的供应商采购钢材,且要有出厂合格证并进行机械性能 、焊接性能 试验,合格后方可用到工程上。 本工程所有的钢筋均由项目部物资部集中采购供应。 钢筋的加工
落实项目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做好在建工程各阶段存在的危险源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各项措施和重点工作,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以确保工程施工勺染卢烫嫂鬃纱诅蹬已坟窟泊赖融属雄孤文屉绿块迭沏坷郑鸵娄符汗滔遥联希周拌帅变汾抹摄押邵祷恫俄词滁让饯对 捂即洁面易敛取首快盅议麓煞 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购置防寒、防冻用具,设专人专库管理,严禁挪作它用。 风电园 (九园 )110kV变电站冬季施工方案 4一
1%。 并保证在钢管端部与锥头之间预留有一定的间隙(焊缝位置)。 预留的间隙尺寸视杆件规格的不同而变化。 3) 由专检人员按 100%比例随机抽检,用焊缝量规,钢尺检查焊缝外观。 焊缝表面不许有气孔、夹渣、裂纹、烧穿及较大弧坑。 ( 3)构件质量检查 杆件、封板、锥头、套筒制作质量 检查 汇总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封板、锥头孔径 + 用游标卡尺检查 2 封板、锥头底板厚度
屋面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控制指标 序号 质量控制项目 尺寸要求、允许偏差( mm) 备注 国家标准 现场控制标准 1 找平层及排水沟排水坡度 1%~ 3% %~ % 2 卷材防水层卷材搭接宽度 10 8 3 涂料防水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厚度 80% 不能 小于设计厚度 无负偏差 4 瓦屋面 压型板纵向搭接及泛水搭接长度、挑出墙面长度 ≥200 ≥360 脊瓦搭盖坡瓦宽度 ≥40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