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即阈值分布 )是不相同的 ,在视网膜中心即黄斑处视觉敏感度高 ,而越靠近视野周边 ,视觉敏感度越低。 通常视野又被说成是视丘岛 ,如图 1 所示。 当然受检人的年龄 ,周边可见光 ,视标刺激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等等因素可影响视丘岛的高度和形状 ,但视丘岛的任何异常改变均被认为是由于生理变化而引起的视野缺损 ,它又被分为相对缺损和绝对缺损。 相对缺损就是指一个区域的视觉敏感度下降或低于正常敏感度。 而绝对缺损则指一个区域的敏感 度为零。 如图 1 所示在中心旁一个象深井的区域就是光纤神经进入视网膜后引起该区域视觉敏感度完全消失的盲点区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些疾病通常以视野的缺损为其首发的表征 ,这使得视野检查成为病情诊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视野检查的 重庆大学学生实习报告用纸 8 目的就是为以下三个方面提供详尽的信息 :(1)眼科疾病的诊断 ,尤其是青光眼。 (2)某些神经性疾病的诊断。 (3)监测某些眼科疾病的发展及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图 1 正常视丘图 近年来 ,视野检测设备在大小、复杂性及测试方法上都有一些改变 ,但它的基本原理仍然是要求受检人对看到的刺激光做出反应。 视野检查的基本方法仍为两种 :(1)动态测试 (Kiic Test),即用一视标在视野范围内出现 ,有缺损的区域看不见视标 ,表明该处视丘面上有“坑凹” ,如果想知道该坑凹有“多深” (即视功能减退多么严重 ),就可以改用大的或更强刺激的视标来测定。 (2)静态测试 (Static Test),即视标不动 ,通过逐渐增加视标刺激强度测量视野中某一点的光敏感度或光阈值的方法称为静态阈值检查法。 这是一种精确的测量。 现代自动视野计采用测定光阈值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为递增法或极限法 ,即视标以较小的间隔、相等的步长从小到大增加刺激强 度 ,以受检眼不可见到第一次看见的视标刺激强度作为光阈值。 另一种是阶梯法 ,即递增或递减两种方法的合并 ,如第一个视标被看见 ,下一个视标自动递减刺激强度 ,反之如视标未被看见 ,则递增刺激强度。 视野仪发展历程 临床眼科学中视野改变的检查诊断是眼科学中一个重要领域,并有着悠久的历史, Hippocrates(公元前 460~ 380 年 ),发现一例偏盲患者,首先提出了视野和视野缺损的概念。 Mariotte 第一次应用暗点这一名词描述视野中的看不见区。 1801年英国生理学家 Thomas Young 成功地测出了正常视野和生 理盲点。 19 世纪中期, Albrecht Von Graefe 首先将视野检查引入眼科临床,他使用的视野仪 Campimeter 实际上是一块 的黑板,并用此首先报告了青光眼旁中心视野缺损和周边视野收缩,并提出青光眼视野缺损可发生在视力下降以前 Von Graefe,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选择性视野丧失,并利用偏盲的形态进行定位诊断。 他也描述了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所引起的视野缺损。 重庆大学学生实习报告用纸 9 1869 年, 发明了第一台弧形视野计,一度取代了 的视野 屏,成为当时临床检查的主要视野计。 1889 年, 在 Von Graefe 的 Gampimeter 基础上进行改良,推出了 Bjerrum视野屏,增加了视野屏检查的精度和灵敏度。 1945 年 Goldman 推出了他设计的半球形视野仪,为临床视野检查提供了理想的检查仪器。 Goldman 视野仪的主要特点是光标的亮度能精确控制,半球形白色背景照度均匀而且能校正。 1958 年, Harms 和 Aulborn 首先设计了一种手动静态视野仪,即 Tubingen视野仪。 通过递增光标刺激强度测定静态光阈值,但因检查耗时较长未能在临床普及。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 Fark Hauser 开始致力于计算机自动视野的研制。 不久推出 Octopus 视野仪,从此计算机自动视野仪问世。 计算机自动视野仪以精确、快速阈值、定量检测著称,并很快推广到全球。 20 世纪 80 年代后,国外不同厂家陆续推出了各种计算机自动视野仪。 如 Dicon、 Fieldmaste 等。 我国也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研制自动视野仪,如天 津的 TBC 视野仪、北京的 QZS 视野仪。 计算机自动视野仪的开发和应用,显著提高了视野检查的敏感性,使临床视野检查进入了新的时代。 BIO1000电脑自动视野仪 BIO1000 型电脑自动视野仪是 重庆贝澳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医疗仪器 ,属医疗检查仪器范畴,该产品运用于临床眼科,即通过测定视野变化和改变,从而判断青光眼发展进程,并成为诊断视交叉损害、神经系统疾病、视网膜、脉络膜等病变诊断的重要手段。 其硬件构成为: ( 1)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打印机等 ) ( 2)接口卡部分 ( 3) LED 发光控制部分 ( 4)摄像捕捉转换部分 ( 5)音控部分 重庆大学学生实习报告用纸 10 ( 6)半球型部分 (外壳、内壳、背景灯、发光管、红外管、摄像头 ) 其软件构成为: ( 1)阈值检测模块 ( 2)筛选检测模块 ( 3)快速阈值检测模块 ( 4)特殊检测模块 ( 5)青光眼检测模块 ( 6)模拟标准模块 ( 7)半球立体检测模块 ( 8)文件管理系统模块 本次生产实习, 是依据给定的电路原理图制作 BIO1000 型电脑自动视野仪的 USB 接口电路的电路板,即 BIO1000 型电脑自动视野仪 的硬件构成中的借口卡部分。 其电路原理图见附图 1,对应的元器件清单见附表 1。 其主要元件介 绍如下: (一) 并行 I/O 接口芯片 82C55 1. 内部结构 1)三个数据口: A 口( PA), B 口( PB), C( PC) 在三个端口中, C 口的功能最多: 8 位并行口,两个 4 位并行口,充当 A 口和B 口的联络线,位操作功能(分别对每一位置 1 或置 0),允许或禁止 A 口和 B口发出中断请求 . 2)控制字寄存器(控制口):存放 82C55 的控制字 3)数据总线缓冲器:双向三态 8 位缓冲器,实现 82C55 与系统 DB 的连接。 4)读 /写控制逻辑:接受来自系统总线的读 /写信号,完成内部端口的选择、读/写操作。 2. 82C55 的三种工作 方式 ( 1)方式 0—— 基本 I/O 无条件输入 /输出,基本 I/O 方式,是一种无条件传送方式,外设总是可以传送数据给 CPU,或可以接收来自 CPU 的数据作为输出时,有数据锁存功能。 可以控制其它芯片的控制端,可以控制 LED(实验有这项内容),可以控制 LCD,打印机,并行数据传送等等。 作为输入时,有三态缓冲功能。 可以采集开关量(实 重庆大学学生实习报告用纸 11 验有这项内容),可以作为并行数据传送。 ( 2)方式 1—— 应答式 I/O a) 应答方式必须有联络信号线,完成数据传送前的准备工作。 借助 C 口的口线,分配给 A 口和 B 口作为联络线。 在这种方式下 ,可以按查询方式或中断方式与 CPU 交换信息。 选通方式需要有联络线。 C 口具有多重功能,其中一项: 方式 1 的输入(以 PA 为例):用于输入的联络线 1) STBA ( PC4 充当):选通输入。 由外设送给 82C55 的选通信号,表明外设数据已准备好,为低时,数据锁存到A 口。 2) IBFA ( PC5 充当):输入缓。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相关推荐
要取决于脏器或组织的功能状态,由于病变过程中功能代谢的变化往往发生 在形态学改变之前,故核医学成像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 早期开发的核医学成像仪器是放射性核素扫描仪。 CT 技术问世后,将放射性核素扫描与 CT 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术( ECT)。 ECT 可分为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 SPECT)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 PET)两类
不见长远;⑤不识大体。 只顾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稍遇损害或得不到满足,就闹情绪,感觉到别人对不起他;⑥爱横向跟别人比。 比工作条件,比个人得失,比来比去,总觉得自己吃亏;⑦以自我为中心,好像别人都应围着他转;⑧对公司、对同事、对领导满腹牢骚;⑨爱搬弄是非。 挑拨同事关系,挑拨同事对公司的不满;⑩心胸狭窄,为人刻薄,不能容人容事。 二、忌“投机取巧”。 我们排斥一切形式的投机取巧者及投机取巧行为。
生产中有更大的竞争力。 目前使用较多的人工材料 PLA和 PGA,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无菌性炎症影响细胞成活。 另外,该产品在国外已被商品化,有其自主知识产权,依赖这种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组织工程工作的开展。 问题与展望 生物可降解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聚合物和降解产物对机体毒副作用小;能满足多种生物医学功能需要;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 性能、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物性能
triiodothyronine 降钙素 calcitonin 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ormone 肾上腺素 adrenaline 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胰高血糖素 glucagon 胰岛 素 insulin 促肠液激素 enterocrinin 肠促胰液素 secretin 肠抑胃素 enterogastron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tropic
7)提供下述设备、专用工器具或装置: ①汽缸喷水减温系统中全部设备 (包括喷水管路 及电磁阀 )。 ②保护整个汽轮机用的排汽隔膜阀(汽机供二片备用薄膜)及紧急跳闸装置。 ③汽缸法兰螺栓的扳手及导杆和专用钢丝绳。 ④揭缸时分开汽缸结合面的装置和措施。 1)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的型式确保不出现油膜振荡。 各轴承的设计失稳转速为额定转速 125%以上,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81。 保安过滤器 5181。 保安过滤器作用是截留前处理不甚带入的大颗粒 ,以防止其进入反渗透系统 .这种颗粒经高压泵加速后可能击穿反渗透膜组件 ,造成大量漏盐的情况 ,同时划伤高压泵的叶轮。 同时,可以促进阻垢剂与水的充分均匀的混合。 过滤器的滤芯为可更换溶喷滤芯,当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大于设定的值(通常为 )时,应当更换滤芯。 高压泵 高压泵的作用是为反渗透本体装置提供足够 的进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