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支架制作与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为下料、弯制、铣、刨、制 孔等加工的依据。 放样时,铣、刨的工件要考虑加工余量,焊接构件要按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 放样和样板(样杆)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 177。 对角线差 宽度、长度 177。 孔距 177。 加工样板的角度 177。 20' 3.切割 钢材下料的方法采用气割,气割前应将钢材表面切割区域内的铁锈、油污等清除干净;切割后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 的缺口,并应清除干净边缘上的熔物和飞溅物等。 切割截面与表面垂直度偏差不大于钢材厚度的 10%且 不大于2mm。 气割的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度 177。 切割面平面度 且不大于 割纹深度 局部缺口深度 钢板厚度大于 6mm 时应开坡口。 钢结构件组装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焊接。 平直焊缝应采用自动焊机焊接。 焊缝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焊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结构件变形。 预拼装和检验合格的构件方可进行打砂、除锈。 打砂、除锈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料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和设计要求。 打砂除锈质量经质检部检验合格的,方允许按 设计要求进行涂装。 质检部要做好打砂除锈检验、验收记录。 9 钢构件运输进场 1.构件出厂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设计变更文件,材料质量证明书,主要构件检验记录,工厂预拼装记录等资料,同构件一起送至安装现场。 2.包装、堆放、运输 3.钢构件包装应在涂层干燥后进行,包装、堆放、运输应采取措施如加垫板,加保护层、保护套,保证涂层及构件不受损伤,构件、零件不变形、不散失、不混淆。 4.所有钢梁、钢柱等大构件,每一件应有统一编号。 隅支撑、拉杆、斜支撑,每一种类 2030 件为一包装单位进行包装,并标明规格型号。 5.构件堆放最底层必须垫起,不允许直接放于地面上,叠放时也必须用垫板隔开,垫板位置应保证构件不变形、不损伤、安全可靠、堆放整齐。 6.钢材或构件经除锈处理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到喷涂车间上底漆。 涂层表面应均匀,无流坠,厚度达到设计要求,运输堆放时防止雨淋。 油漆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安装。 钢结构吊装 吊装注意事项 在具体操作中,工人需遵照起重工作规范进行工作,并特别注意如下事项:找准吊点; 捆绑合理; 起吊平稳; 起吊 10 分钟后停留 5~ 10分钟,以观察吊重工具的变形情况; 10 起吊信号统一、联络清晰、可靠; 落地处用垫木缓冲; 落地后确保平稳; 酒后严禁作业; 无证不能上岗。 钢架吊装校正 钢架 采用旋转法吊装:将柱的吊点、柱脚、基础杯口中心点布置在吊机的作业半径线上,使吊机起吊时仅需吊臂旋转即可插柱,不需吊机行走。 为提高吊装效率,在堆放柱时,尽量使柱的绑扎点、柱脚中心与基础中心三点共圆弧。 钢架 采用滑移法吊装:将柱的吊点和基础杯口中心点,位于吊机作业半径线上,吊柱时,柱的下端设置滑板或滚板,使柱下端随着柱的提升而逐渐滑移进入吊机作业半径线内。 起吊时吊机将绑扎好的柱 子缓缓吊起离地 20cm 后暂定,检查吊索牢固和吊车稳定,同时打开回转刹车,然后将钢柱下放到离安装面40100 mm,对准基准线,指挥吊车下降,把柱子插入锚固螺栓临时固定,钢柱经初校正后,待垂直度偏差控制在 20mm 以内方可使起重机脱钩,钢柱的垂直度用经纬仪检验,如有偏差立即进行校正,在校正过程中随时观察底部和标高控制块扎之间是否脱空,以防校正过程中造成水平标高误差。 1。管线支架制作与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防腐层检查合格后的管道应及时回填,在地质较硬地段应将细土、砂、硬土块分开堆放,以利回填。 对于弹性敷设的管段,如果管体有较大变形,回填前在应力释放侧全段用干土垒实加固,防止管道进一步变形。 防腐和回填具体规定遵照 SY/T59182020《埋地 钢质管道外防腐层修复技术规范 》。 后期工作 管道修复完成,在后期运营管理中,宜注意以 下事项: a) 维修工作完成后,应进行液压实验
员尤其要注意自觉保证质量。 c) 管道的防腐补口 补伤所采用的防腐层应与相邻管道的防腐层相一致。 新防腐层与旧防腐层的接茬呈阶梯式,接口处须搭接。 搭接至少保持在 50mm 以上。 2 .质量保证 2. 1 质量保证目标 确保工程一次合格率 100% ; 一次工程优良率> 80%。 2. 2 质量保证体系 2. 2. 1 签订合同后,由项目部、公司工程部组织编写《工程质量计划》 ,
由于小区智能化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在系统设计中必须着重参考更多的标准和规范,力求使各子系统做到结构化、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 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 和标准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 必须考虑采用被证明为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尽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主 要 设备部件,均采用了 SMT技术,并且出厂前均进行老化试验、与高低温环境试验、振动试验
车12 (2)模具须放置在一个稳固的基面,水平允许误差 1mm。 (3)模具底脚与地面必须同时紧密接触,在振动成型过程不允许移动。 (4)模具放置的水平误差不符合要求时,应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按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的步骤进行调校。 (5)模具保养在机械工程师的带领下按制造商提供的方法规定进行。 (6)紧固模具螺栓必须用扭矩扳手。 (7)模具尺寸派专人使用内径千分尺控制。
地面以上预留高度 300mm 范围内的回填区域。 a. 回填材料为原表表层复耕土。 b. 回填的管基区材料应均匀散布在管沟内。 场区外非交通要道及农田等允许下沉的地段,此区的回填土可以简易夯填 或不夯实,但应留有高度 300mm 的余土,使之高于原地面,以作为自然沉实补偿之用。 (二)建筑物基坑回填 ( 1)所有建筑物基坑的回填必须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能够充分压实的材料,不得用草皮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