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沟土方回填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地面以上预留高度 300mm 范围内的回填区域。 a. 回填材料为原表表层复耕土。 b. 回填的管基区材料应均匀散布在管沟内。 场区外非交通要道及农田等允许下沉的地段,此区的回填土可以简易夯填 或不夯实,但应留有高度 300mm 的余土,使之高于原地面,以作为自然沉实补偿之用。 (二)建筑物基坑回填 ( 1)所有建筑物基坑的回填必须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能够充分压实的材料,不得用草皮土、垃圾和有机土等回填。 严禁建筑物基础超挖回填虚土。 ( 2)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不得对建筑物基坑回填。 建筑物回填土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后进行,建筑物顶部土方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以后 方可进行。 如果混凝土养护条件不正常,应 按监理人的指示延长时间。 ( 3)在建筑物顶上填土时,第一层的最小摊铺厚度不得小于 300mm,并防止剧烈的冲击,不得使用大型碾压机械。 ( 4)建筑物周围的回填,应两侧同步均匀上升,其两侧回填土高差应不大于 ,防止对结构物形成单侧施压。 ( 5) 阀井周围的回填在阀井 混凝土 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应与管沟回填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要留有台阶形接茬。 阀井周围回填压实时,沿阀井中心对称进行,不得偏夯或漏夯,保证阀门井外壁与周边密实无隙。 ( 三 )取样检验 在每一层土方铺筑碾压完成后,即可进行取样检验,取样时严格按 规范及试验规程规定的取样程序和频率进行,同时应重点抽查接缝、结合面及边坡边线处等薄弱环节,发现不合格及时通知补压或返工,只有在本层土体取样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又进行下一层的施工,同时在施工中要及时抽查土方的含水量、铺土厚度等指标,发现偏差及时修正。 ( 四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1)接缝处理 : 填筑施工时,每个施工段铺土面由低向高水平分层施工,按断面设 第 4 页 计的宽度,采用全断面施工,施工分段的横向施工缝在相邻段施工时,必须进行处理,确保接合部位施工质量。 施工缝的处理,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将先施工的接合部位沿轴线方向用推土机削坡,坡度不陡于 1:5,将坡面松土清除。 相邻段施工时,将坡面开挖成 的台阶,台阶宽度 ,然后铺料,采用机械与相邻段土方同步压实。 ( 2)土方含水量控制 : 土方含水量的高低直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