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焊接连接。 中粗砂采用 抽检合格的 砂场直接供货,摊铺采用人工。 基床表层 施工工艺 基床表层 级配碎石 填筑 施工工艺: 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区间路基 基床表层施工顺序 : 由下往上, 第一 层 级配碎石 , 压实厚度 15㎝ ; 600g/㎟复合土工膜 ; ;第 二 层级配碎石, 压实厚度 : 路中15㎝,路肩 30 ㎝ ,路边 20㎝ ;第 三 层 (面层) 级配碎石, 压实厚度 : 路中25 ㎝,路肩 26 ㎝ , 路边 19㎝ (见下图)。 5 站场路基 基床表层竖向 施工顺序 : 第一层级配碎石,压实厚度 15 ㎝; 一层 600g/㎟复合土工膜; 一 层 厚 中粗砂;第 二 层级配碎石,压实厚度:路中 17 ㎝,路肩 25 ㎝ 、路边 25 ㎝;第 三 层级配碎石,压实厚度:路中 17㎝,路肩 25 ㎝ 、路边 25 ㎝ ;第 四 层 (面层) 级配碎石,压实厚度:路中 、路肩 20 ㎝ 、路边 20 ㎝(见下图 )。 6 第一层级配碎石 工艺 流程 第一层级配碎石填筑按“四区段”和“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流程 图”。 7 修整基床底层 测量人员采用 GPS 对基床底层放样后, 根据《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 铁建设[ 2020] 160 号 )表 , 基床底层 超标的部位须进行修整, 对于小范围超标部位修整采用级配碎石铺填,振动 压路机 碾压;对于大范围超标部位修整采用 AB 组填料铺填,挖掘机翻 拌 ,翻拌 深度超过原底层不小于 5㎝,且翻拌总厚度不小于 10 ㎝ ,平地机平整,振动 压路机 碾压。 对于边部宽度不足的 个别 部位,采用冲击夯分层夯填级配碎石,每 层厚度 10㎝。 修整完毕的基床底层应 进行验收,同时核实综合接地线、过轨管线等地下设施是否已经正确埋设。 拌合、运输 混合料拌合采用 不同粒级的碎石通过 场 拌法 拌制而成 ,拌合 场 设在D1K462+125 左侧 ,采用一台生产能力为 600t/h的拌合机按 试验室 确定的碎石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流程 图 检验基床底层区段 搅拌运输区段 摊铺碾压区段 检测修整区段 测量放样检验 修整基床底层 拌 合 运 输 摊 铺 碾 压 检测试验 修整养护 8 掺配比例装料拌合。 运输采用 15m3 自卸汽车。 拌合料 搅拌好后直接卸料装 车,防止粘土、杂物及粉尘渗入,确保级配碎石清洁,装料时车要有规律的移动,使拌合料在装车时不致产生离析。 为确保运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率接 近最佳含水率 ,搅拌好的混合料 按最佳含水 率增 加 1%控制。 装车前,车内要进行清扫。 车厢应当严密,防止小颗粒渗漏。 铺设前若发现颗粒离析,应进行适当有效的搅拌后再铺设。 摊铺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方格网法卸料, 推土机 摊铺 ,平地机 平整 , 测量跟踪控制高程。 松铺系数 一般为 ,实际施 工时 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工艺试验 确定的系数 为准。 摊铺时级配碎 石料应略有富余, 多余的级配碎石料 由平地机推弃在两侧。 摊铺后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 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并注意调整其含水率,纵向应避免工作缝。 区段搭接长度不小于 2m,每层搭接错开不小于 2m。 过渡段部位掺 35%水泥的级配碎石施工 :测量预先放出施工范围,周边无水泥级配碎石摊铺完毕后再摊铺掺水泥级配碎石 ,最后一起平整。 整形后, 当表面尚处于湿润状态时即立即 进行碾压, 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 碾压采用 CA20振动压路机进行, 碾压组合 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工艺试验确定的组合为准。 碾压顺序由 低到高, 即直线路 段 由 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沿线路 9 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小于 40cm。 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 压实长度不应小于 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下于。 碾压速度不宜超过 4Km/h。 压路机碾压不到位的 沉降观测标 周围、箱型桥边 等部位 采用冲击夯 分层夯实。 碾压完毕后 及时 按哈大公司 (2020)116 号文要求的 基床表层 级配碎石 检测频率检测 地基系数 K 动态变形模量 Evd、静态变形模量 EV 空隙率 n、压实度 K。 合格后方进行下 道 工序,否则须继续进行碾压,直到各项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检测合格的级配碎石层,须进行修整养护,修整采用人工进行,对边部 、接头处 不整齐的部位 人 工修整 ,局部表面不平整的应补平并补压 ; 养护采用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