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网管一期工程技术建议书传输部分内容摘要:

.................................... 62 系统自身管理 ......................................................................................... 62 系统时间特性 ......................................................................................... 62 系统响应时间 .................................................................................. 62 告警显示延迟时间 .......................................................................... 62 容 量 ......................................................................................................... 62 管理能力 .......................................................................................... 62 中国 *通上海分公司综合网管一期工程(传输部分) 技术建议书 和记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v 存储容量 .......................................................................................... 63 系统可扩充性和灵活性 ................................................................................ 63 接口要求 ........................................................................................................ 63 系统安全性 .................................................................................................... 63 环境要求 ........................................................................................................ 63 操作安全要求 ................................................................................................ 64 中国通上海分公司综合网管一期工程(传输部分) 技术建议书 和记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1 总论 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通的传输网已经建成了以光缆为主的长途骨干网,为通建设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随着 SDH 设备、 WDM 设备、 DWDM 设备的大量引入,电路的数量、设备的种类、资料等各项管理内容成倍增长,给传输维护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目前管理和维护方式大多需要由工作人员通过人脑记忆、人工操作、人工记录、人工交流等人工方 式来完成。 通各分公司基本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 多厂家、多制式,设备网管不能互连;  通信系统之间管理分离  人工 维护方式, 无法适应对大量信息管理的要求  没有动态的通信资源管理系统  通传输专业维护力量较为薄弱  无针对网络层及业务层的通信综合管理系统  维护内容与具体工作人员有关 ,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有效交流  不能提供科学手段对人员、岗位、工作进行考核  不能为领导提供统计分析全网和全局电信运营状况的有效手段  各类业务成倍增长,各类管理内容繁多  可靠性、安全性、继承性较差 研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中国通建设的开展, SDH 设备、 WDM 设备、 DWDM 设备的大量的被引入,电路的数量、设备的种类、资料等各项管理内容成倍增长,给传输维护部门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随着电信业务及技术的快速发展,传输网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在由工程建设向维护管理过渡,全面掌握规划、运行和管理 SDH/DWDM 网络已成为紧迫的任务。 由于传输网上多种制式设备并存,使得系统非常复杂,几乎每一种设备、业务都带有与自身集中维护管理相关的单主机网管系统,系统间相互独立,不利于业务衔接和资源共享,甚至互相矛盾,影响用户 的维护管理工作,给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同时随着电信市场的开放,既给电信行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也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和效率,保证提供优质通信服务,中国 *通上海分公司综合网管一期工程(传输部分) 技术建议书 和记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6 成为通通信运行维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通的网管建设一直滞后与网络本市的建设,在网络管理、网络调度和设备维护方面相应滞后,管理和维护手段相对落后,若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平台工具和流程来辅助开展工作,则很难在管理上有所突破,同时也必将会给今后的维护工作带来不便,影响传输维护工作的质 量。 在此情况下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建立一套新、完整的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完成全市一级干线、二级干线、本地网设备、光缆实现告警性能集中监控、传输资源集中调度管理,以便提高各局传输维护人员维护管理传输系统的效率,充分利用设备资源,更好地提高电信传输资源管理质量,更好地实现业务衔接和资源共享,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通上海分公司本地传输网络现状 通上海 GSM900/1800 网七期工程建成后 , 形成了以 SDH 光纤传输为主, PDH 光纤传输和微波传输为辅的本地传输网路。 具体传输网路如 下:在漕河泾局、六里局、江场局之间已建成 1 个。 以漕河泾、六里和江场三个移动交换局址为核心,组成交换局至基站的光缆中继传输网。 漕河泾交换局、六里交换局与郊县基站之间已建 1 个传输速率为 622Mb/s 的自愈环,并嵌套 1 个 155Mb/s 的自愈环;漕河泾交换局与基站之间建有 2 个传输速率为 622Mb/s 的自愈环、 5 个传输速率为155Mb/s 的自愈环;六里交换局与基站之间建有 3 个传输速率为 155Mb/s 的自愈环;江场交换局与基站之间建有 1 个传输速率为 622Mb/s 的自愈环和 4 个 155Mb/s 自愈环;还有部分基站则以支路或链路(微波传输、 SDH 以及 PDH 光纤传输系统)的方式就近与自愈环相连。 另外通与上海电信和上海移动之间分别建有 2 个。 进行中的上海通八期工程将新建一个 ,并将 2 个局 基中继环由 STM1升级到 STM4,其他基站以支线方式入环。 八期工程建成后,上海通本地网将建成 4 个, 9 个 622Mb/s 自愈环, 10 个 155Mb/s 以及 41 跳数字微波和 37 个 PDH 系统。 现网 中 SDH 设备主要是华为和诺基亚公司的产品; PDH 则主要是朗讯的 8TR671 及ADC 设备;数字微波设备的生产厂商比较复杂,有哈里斯、微网、西门子、 CYLINK 等设备。 今年将建设的上海通本地传输接入网由骨干层、边缘汇接层和接入层组成。 骨干层和边缘汇接层将分别各建设 1 个 ,接入层将建设若干个 和 622Mb/s 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 传输设备将采用华为的 Metro 3000。 传输网管中心设在漕河泾,已配置 1 套诺基亚 SDH 传输网管系统( NMS100)和 1 套华为 SDH 传输网 管系统( SBSMNRMS),分别管理各自的 SDH 传输网络,它可实现网元管理层的功能,即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通八期 GSM 扩容中国 *通上海分公司综合网管一期工程(传输部分) 技术建议书 和记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7 工程及本地传输接入网工程所新增的诺基亚和华为的 SDH 设备也将分别由以上 2 个网管系统分别管理。 朗讯 8TR671 和 ADC 公司的 PDH 设备在传输网管中心设有监控设备,能够对网元实现简单的配置和故障管理。 数字微波均自带有监控系统,但无网管监控, ADC 公司的 PDH 设备无监控网管。 目标 建立传输网综合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利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把上海通传输网溶入有序、规范 的维护和管理模式中,为监控不健全的传输设备提供强有力的运行、管理、维护工具,并通过广域网与市中心互连,实现全市范围内长途传输网维护管理的系统化和一体化,同时通过获取网元管理层 /子网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实现传输通道端到端的管理、网络的规划及优化调整。 传输网综合管理系统同时对各区域本地网电路实现全面的管理。  把 PDH、 SDH、 DWDM 设备的运行状况实时纳入网管系统的管理范围;  面向全网,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完备的全网视角,准确、快速把握全网的实时性能;  拓展网络层的管理业务,实现对通路的查询、统计及告警映射,提高综合 网管系统的管理层次;  提供统计报表功能,为管理层宏观调控提供数据。  提供 WEB 功能,便于向相关用户或监控人员进行传输网的信息发布、统计和查询;  提供一个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的基本平台,适应功能的扩展,和其他专业网管的互联和综合网管的互联: 设计要求 对本系统的设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要求: (1) 高性能 (High Performance) 本系统在实时上能快速反应监控设备上的告警信息。 如某厂家设备网元监控系统上有告警信号,本系统会在 10 秒钟内从厂家网元管理系统中获取该故障信息,并在前端显示出来。 (2) 可扩充性 (Expand) 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体系结构,新功能的引入不会影响原有的功能模块,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同时系统的容量可随硬件的扩容和软件的升级达到更高的要求,能够将光缆(包括 PDH、 SDH、 WDM、 DWDM)、微波(包括 PDH、 SDH 微波)的各个厂家的设备纳入本系统管理,同时本系统还支持办公自动化。 中国 *通上海分公司综合网管一期工程(传输部分) 技术建议书 和记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8 (3) 高可用性 (High Availability) 本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将采用现有成熟技术和最先进的技术进行开发,保证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和高质量性,同时,根据我们多年的工程经验,会经常与熟悉实际业务的维护人员和管 理人员进行充分的接触和深入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保证本系统的实用性。 (4) 开放性 (Open) 本系统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将采用电信部门相关的标准协议,提供标准接口。 (5) 先进性 (Advanced) 本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吸收了目前各同类产品的先进经验,系统的模型设计、软件结构以及软硬件平台都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同时保证整个系统符合ITUT 和中国通公司的相关建议和规范。 另外还吸取了通信部门各传输维护专家的意见,保证整个系统的先进性。 (6) 可靠性 (Reliability) 本系统采用稳定的 UNIX 操作系统、大型关系型数据库、 Client/Server 结构,全汉化中文界面,面向对象的语言设计,从而充分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7) 可维护性 (Maintenance) 系统设计规范、灵活,便于维护。 (8) 高可操作性 (Operation) 系统界面采用人性化设计,图文并茂、方便灵活、操作简单,同时提供帮助系统。 项目设计依据 系统从硬件 /软件平台的选型到软件系统的设计,将采用通用性、开放性、国际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参照现有的国内技术标准、国际技术标准、行业标准进行设计。 本系统目前所遵循和参照的标准如下:  中国 通《传输网综合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书 (送审稿 )》  中国通《传输网部市网管联网接口规范 (送审稿 )》  中国电信《传输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送审稿 )》  中国电信《长途光缆传输设备维护规程 (内部资料 )》  IUTT 建议 、 、 、 、 、  IUTT 建议 系列和 M3100 系列  TMN 理论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734- 94 中国 *通上海分公司综合网管一期工程(传输部分) 技术建议书 和记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9  《全国 PDH 一级干线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 *通上海分公司综合网管一期工程(传输部分) 技术建议书 和记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10 2 系统描述 管理范围 传输网综合管理系统管理上海全市整个传输网,管理的设备 包括:  SDH 光传输设备: NOKIA、华为  PDH 光传输设备:朗讯 8TR67 ADC  PDH 数字微波设备:哈里斯、微网、西门子、 CYLINK、 ADC  BITS 设备: Austro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