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A 类负压器时,将该负压器完全浸入恒温至 25℃177。 ℃的恒温水槽中,持续 10min177。 1min 后称取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的水中质量( );当采用 B、 C 类负压容器时,将装有混合料试样的容 器浸入恒温至 25℃177。 ℃的恒温水槽中约 10min177。 1min,然后取出加上盖子(容器中不得有气泡存在),擦干表面,称取容器、水和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 )。 5)结果计算:采用 A 类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理论最大密度 ,式中 为 25℃时水的密度,取、 C 类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理论最大密度 试述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操作过程 答: 制备符合要求的马歇尔试件,标准马歇尔试件尺寸应符合直径177。 ,高 177。 的要求,对于大型马歇尔试件,尺寸应符合直径 177。 、高177。 的要求,一组试件不得少于 4 个。 测量试件直径和高度。 用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用马歇尔试件高度测定器或卡尺在十字对称的 4个方向量测离试件边缘 10mm处的高度,准确至 并取 4 个值得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 如试件高度不符合 177。 或 177。 2mm时,此试件应作废。 将恒温水槽的温度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对黏稠石油沥青 或烘箱养生的乳化沥青混合料温度为 60℃177。 1℃,煤沥青混合料为℃177。 1℃,空气养生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混合料为 25℃177。 1℃ .将测定密度后的试件置于恒温水槽中,对于标准的马歇尔试件保温时间需30~40min,对于大型马歇尔试件需45~60min。 试件之间应有间隔,并架起,试件离水槽底部不小于 5cm。 将马歇尔试验仪的上下压头放入水槽或烘箱中达到同样温度,将上下压头从水槽或烘箱中取出擦干净内面,为使上下压头滑动自如,可在下压头的捣棒上涂少量黄油,再将试件取出置下压头上,盖上上压头,然后装在加载设备上。 在上压头的球座上放妥钢球,并对准 荷载测定装置的压头。 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将自动马歇尔试验仪的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或 XY 记录仪正确连接,调整好适宜的放大比例。 压力和位移传感器调零。 当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时,将 流值计安装在导棒上,使导向套管轻轻地压住上压头,同时将流值计读数调零。 调整压力环中百分表,对零。 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速度为 50mm/min177。 5mm/min,计算机或 XY 记录仪自动记录传感器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并将数据自动存入计算机。 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的瞬间,取下流值计,同时读取应力环中百 分表或荷载传感器读数及流值计的流值读数。 1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应超过 30s。 试述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操作过程 答: 准备工作: 1)测定试验轮接 6 地压强。 测定在 60℃时进行,在试验台上放置一块 50mm 厚的钢板,其上铺一长毫米方格纸,上铺一张新的复写纸,以规定的 700N 荷载后试验轮静压复写纸,即可在方格纸上得出轮压面积,由此求出接地压强,应符合177。 如不符合,应适当调整荷载。 2)按轮碾法成型试件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不得少于 12h,对聚合物改 性沥青,以 48h 为宜。 试件的标准尺寸为300mm*300mm*(50~100mm)。 也可从路面切割得到需要尺寸的试件。 试验过程: 1)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 60℃177。 1℃的恒温室内,保温不少于 5h,也不多于 12h,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 60℃177。 ℃ .2)将试件连同试模移置车辙试验机的试验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移置,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为 1h,或最大变形达到 25mm 为 止,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 对300mm 宽且试验时变形较小的试件,也可对一块试件在两侧 1/3 位置上进行两次试验,取平均值。 试述采用水煮法 检验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的试验步骤 答: 将集料过 、 19mm 的筛,取粒径 ~19mm 形状接近立方体的规则集料 5 个,用洁净水洗净,置温度为 105℃177。 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将集料逐个用细线在中部系牢,再置105℃177。 5℃烘箱内 1h。 按标准方法加热沥青试样(石油沥青 130℃177。 150℃、煤沥青 100℃177。 110℃)。 逐 个取出加热的矿料颗粒用线提起,浸入加热的沥青试样中 45s 后,轻轻拿出,使集料颗粒完全为沥青膜所裹覆。 将裹覆沥青的集料悬挂于试验架上,下面垫一张纸,使多余的沥青流掉,并在室温下冷却 、 将大烧杯中盛水,并置加热炉的石棉网上煮沸。 待集料颗粒冷却后,逐个用线提起,浸入盛有煮沸水的大烧杯中央,调整加热炉,使 烧杯中的水保持微沸状态,但不允许有沸开的泡沫。 浸煮 3min后,将集料从水中取出,观察矿料颗粒上沥青膜的剥落程度,并评定其黏附性等级。 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 5个集料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 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 试述采用水浸法试验检测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的试验步骤 答: 准备工作: 1)将集料过 、 筛,取粒径 ~ 形状规则的集料 200g,用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为 105℃177。 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2)按标准方法准备沥青试样,加热至规范要求的沥青与矿料的拌和温度(采用石油沥青时通常为 163℃,采用改性沥青时通常为 180℃)。 将煮沸过的热水注入恒温水槽中,并维持温度 80℃177。 1℃ .按四分法称取集料颗粒( ~) 100g 置搪瓷盘中,连同搪瓷盘一起放入已升温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 5℃的烘箱中持续加热 1h。 按每 100g 矿料加入沥青 177。 的比例称取沥青,准确至。 放入小型拌和容器中,一起置入同一烘箱中加热 15min。 将搪瓷盘中的集料倒入拌和容器中后,从烘箱中取出拌和容器,立即用金属铲均匀拌和1~,使集料完全被沥青薄膜裹覆。 然后,立即将裹有沥青的集料取20 个,用小铲移至玻璃板上摊开,并置室温下冷却 1h。 将放有集料的玻璃板浸入温度为 80℃177。 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 30min,并将剥离及浮于水面的沥青用纸片捞出。 从水中小心取出玻璃板,浸入水槽内的冷水中,仔细观察裹覆集料的沥青薄膜的剥落情况,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实验人员分别目测,评定剥离面积的百分率,评定后取平均值表示,最终由剥离面积百分率评定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等级。 试述采用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步骤 答: 准备工作: 1)在拌和厂从运料卡车按规定方法采取沥青混合料试样,放在金属盘中适当拌和,待温度稍下降至 100℃以下时,用大烧杯取混合料试样质量 1000~1500g 左右( m)(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用高限、细粒式用底限、中粒式用 中限 ),准确至。 2)如果试样是路上用钻机法或切割法取得的,应用电风扇吹风使其完全干燥,置微波炉或烘箱中适当加热后成松散状态取样,但不得用锤击以防集料破碎。 试验步骤: 1)向装有试样的烧杯中注入三氯乙烯溶液,将其浸没 30min,记录溶剂用量,用玻璃棒适当搅动混合料,使沥青充分溶解。 也可直接在离心分离器中浸泡。 2)将混合料及溶液倒入离心分离器,用少量溶剂将烧杯及玻璃棒上的粘附物全部洗入分离器中。 3),称取洁净的圆环形滤纸质量,准确至 ,注意,滤纸不宜多次反复使用,有损坏者不能使用,有石粉粘附时 应用毛刷清除干净。 4)将滤纸垫在分离器边缘上,加盖紧固, 在分离器出口处放上回收瓶,上口应注意密封,防止流出液成雾状散失。 5)开动离心机,转速逐渐增至 3000r/min,沥青溶液通过排出口注入回收瓶中,待流出停止后停机。 6)从上盖的孔中加入新溶液,数量大体相同,稍停 3~5min 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数次直至流出的抽提液成清澈的淡黄色为止。 7)卸下上盖,取下圆环形滤纸,在通风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后放入 105℃177。 5℃的烘箱中干燥,称取质量,其增重部分( )为矿粉的一部分。 8)将容器中的集料仔细取出,在通风橱或 室内空气中蒸发后放入 105℃177。 5℃的烘箱内烘干(一般需要 4h) ,然后放入大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质量( )。 9)用压力过滤器过滤回收瓶中的沥青溶液,由滤纸的增重( )得出泄漏入滤液中矿粉。 如无压力过滤器时,也可用燃烧法测定。 10)用燃烧法测定抽提液中矿粉质量步骤如下: a、将回收瓶中的抽提液倒入量筒中,准确定量至 ( )。 b、充分搅匀 抽提液,取出 10mL( )放入坩埚内,在热浴上适当加热使溶液试样变成暗 7 黑色后,置高温炉 500~600℃中烧成残渣,取出坩埚冷却。 c、向坩 埚中按每 1g 残渣 5mL 的用量比例,注入碳酸铵饱和溶液,静置 1h 后放入 105℃177。 5℃烘箱中干燥。 d、取出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取残渣质量( ),准确至 1mg。 计算: 1)计算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总质量按式 其中,泄漏入抽提液中的矿粉质量 用燃烧法时可按公式 计算。 2)计算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 ,或油石比 简述沥青含蜡量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 答: 沥青中蜡的存在在高温中会使沥青容易发软, 导致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降低,出现车辙;同样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硬脆,导致路面 低温抗裂性降低,出现裂缝。 此外,蜡会使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降低,在有水的条件下会使路面石子产生剥落现象,造成路面损坏。 更严重的是含蜡沥青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降低,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性。 试述路面沥青混合料应具备的主要技术性质 答: 路面沥青混合料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首先应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 路面除了交通的作用外,还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沥青混合料必须具备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等。 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沥青混合料还应具备优良的抗滑性。 为保证施工顺畅,还应具备易于施工的和易性。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 计中,矿料级配设计的选用及调整原则是什么。 答: 根据所建工程要求、道路等级、路面类型、所处结构层层位等因素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再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确定矿料级配范围。 针对不同的道路等级、气候和交通特点,确定采用粗型( C 型)或细型( F 型)的混合料。 对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ACC 型),并且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 为确保 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配合比设计时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 减少 ,使中等粒径集料较多,形成 S 形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 在级配确定之后,选取符合规范要求的不同规格的矿料进行级配设计。 在有条件下或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矿料配合比 设计宜借助计算机的电子表格,用试配法进行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计算 1~3 组粗细不同的配合比,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分别位于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上方、中值及下方。 设计合成级配不得 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在 ~ 范围内不得出现“驼峰”。 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宜更换材料设计。 试述采用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步骤 答: 制备马歇尔试件: 1)根据选定的混合料类型和经验确定沥青的大致预估用量,以预估的沥青用量(通常采用油石比)为中值,按一定间隔(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通常为 %,对沥青碎石混合料可适当缩小间隔为%~%),取 5 个或 5 个以上不同的油石比 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每一组试件的试样数按现行试验规程的要求确定(通常 5 个),对粒径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宜增加试件数量。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下的一个或一组马歇尔试件各种规格集料的用料。 一个马歇尔试件的矿料总量大约在 1200g 左右。 3)拌和沥青混合料,击实成型。 测定计算试件的物理指标: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吸水率、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的饱和度等体积指标。 测定试件的力学性质,采用马歇尔试验仪,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1)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 力学指标关系图。 2)根据试验曲线,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 在关系曲线图 求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