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劲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主次梁节点施工时,需要对节点处钢筋排布进行仔细深化, 特别是底部钢筋, 涉及开孔时,需要 经过设计单位同意。 在裙房屋顶层,跨度 的型 钢主梁上设有 2 道跨度 ,主梁 ,截面:800 1100,底部钢筋为 18 32( 7/11),次梁截面: 600 1100, 底部钢筋为 24 32( 8/8/8),两根梁的钢骨高度均为 850mm,留给主次梁钢筋上、下部的距离均为 125mm, 而梁下节点处放置 5 排 32 外加保护层厚度 25mm,就需要 185mm,钢骨的底部距离 125mm是无法满足钢筋排布要求的。 由于等高型钢主次梁节点不涉及加连接板后钢筋的焊接和直落纹机械连接,所以先对型钢梁内钢筋排布进行优化,将 次梁截面: 600 1100, 底部钢筋 24 32( 8/8/8)调整为 24 32( 4/10/10),保证底部钢筋尽可能多的在钢骨下通过,对于不能在钢骨下通过的钢筋,采取弯锚或开孔穿过型钢腹板。 具体如下图: 型钢梁平面图 说明:主要针对型钢梁 5QGKL71 和 5QGKL4 5QGKL50 的节点进行深化设计 (组合起拱70)(组合起拱70)(组合起拱25)(组合起拱 70 )5QGKL 5 0 与 5QGKL 7 1 节点深化 5QGKL 4 9 与 5QGKL 7 1 节点深化 型钢梁 5QGKL71 和 5QGKL49 节点深化设计图 型钢梁 5QGKL71 和 5QGKL50 节点深化设计图 型钢梁 5QGKL71 和 5QGKL4 5QGKL50 节点深化设计图 悬挑型钢梁节点 型钢悬挑梁具有悬挑长度长,梁上部设计配筋多,梁身采用变截面,梁底部钢筋下料时,需按照变截面斜边长度进行下料,同时,为保证梁下部焊接质量,型钢柱处搭接板须按照梁下部变截面角度加工成一定的倾角,以保证梁底部钢筋能够完全放置在搭接板上, 同时在梁上部钢筋排布时需要仔细进行深化, 当钢筋排布间距较小时,可参照规范采用并筋形式,同时对梁上部钢筋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弯起钢筋, 以保证悬挑梁施工质量。 在裙房四层设有悬挑梁,截面尺寸为 600 1200,悬 挑长度为 ,梁底变截面为1200~800mm,梁上部钢筋设计采用 21 32( 7/7/7),下部钢筋为 4 25;型钢梁内钢骨高度为 800~500mm,并在梁的上部设有 M22 间距 @200 的双排栓钉。 按照设计要求,采用 3 排32 钢筋,自栓钉上表面至梁截面顶部排布下就需要: 25+32+30+32+30+32=181mm 的距离,而实际梁截面顶部至栓钉顶的距离为 120mm,钢筋无法满足三排布放的要求,只能放置 2排钢筋。 将梁上部钢筋由 21 32( 7/7/7)调整为 21 32( 11/10) ,由于梁截面只有 600mm宽 ,在 这么小的范围内放置 11 32 钢筋,还要让开型钢柱的翼缘板,同时还要保证框柱的竖向钢筋位置,需要借助 BIM软件进行深化。 并参照规范要求对钢筋排布进行调整。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第 构件中 的 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直径 28mm 及以上的钢筋并筋根数不应超过 3 根;直径 32mm 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 2根。 参照《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1 中 P56 对 并筋要求 和 P89 对悬挑梁钢筋绑扎的有关要求,对钢筋排布进行深化设计,优化后提请设计单位进 行审核。 并筋排布要求 悬挑梁钢筋绑扎要求 梁上铁第二排 10 32 在节点处 深化排布后 梁上铁钢筋 21 32( 11/10)在节点处 深化排布后 梁端部钢筋深化排布后 梁底焊接搭接板在节点处采用一定倾角深化 型钢 柱钢筋与 框梁或型钢梁钢筋 焊接搭接板节点 当型钢柱主筋遇到节点处搭接板或型钢梁翼缘时,可以采用在搭接板处开孔方式直接通过,但当开孔后遇到型钢翼缘时,就无法解决柱主筋通过的问题,此时 按照 《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12SG9041) P215 梁柱节点钢筋排布构造 1A11 中 22 详图要求,将柱主筋在节点处断开,增加搭接板进行焊接或直接在型钢梁钢筋设置的搭接板上焊接套筒后,采用机械连接。 为此在进行节点深化设计时,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