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高层转换层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而进行,柱箍间距经计算确定,调正模板的垂直度,到满足为止。 (柱箍、对拉螺杆的间距和计算同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 6)检查校正:柱箍安装完毕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截面尺寸等项目,支撑必须牢固,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漏设,且必须准确、稳固。 ( 8) 柱模群体固定:群体柱子支模时,必须整体固定。 同一排柱模,应先效正两端柱的模板,校正好后在柱顶拉通线,使整排柱保持一致,并校正各柱柱距,然后在柱脚和柱顶分别用水平杆拉通连接,最后安装剪刀撑和斜撑。 梁板模的安装 ( 1)安装程 序为: ( 2)支模架的搭设:支模架搭设前需确定梁的位置尺寸后再一层楼同上划出立杆搭设线路。 ( 3)支模架搭设完毕,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无误后,调平梁模支架,在支架上铺放梁底模,并使其就位,用扣件与支架卡紧,每根梁底模视其长短固定不少于三点,再分别吊装预组拼梁侧模与底模拼接,并设临时斜撑固定。 ( 4)梁的侧模安装中,由于梁高较大, 在梁两侧模之间设置纵横Ф12@450对螺杆。 复核梁底、板底标高 搭设支模架 拼装梁侧模及铺放板模龙骨 铺放板模 预埋件及预留孔模板安装 柱 、梁板节头模安装 检查校正 — 交付验收 ( 5)板模采用 10 厚高 强覆模竹胶板, 100 50 木枋作加劲肋, 间距@200。 其两端将梁侧模口顶紧固定。 竹胶板铺设好后,应检查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拼缝宽度,采用不干胶贴缝,防止模漏浆。 ( 6)检查校正:模板安装后全面复核,梁板模的位置及形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 检查钢管支架扣件的扭力矩是否满足要求,支模架必须稳定,牢固。 剪力墙模板 筒体、剪力墙模板均采用 18 ㎜厚履膜多层板背衬 100 50 加劲肋散拼散拆,剪力墙内外模板水平和竖向加固杆为双杆钢管,加 固杆与模板的连接采用对拉螺杆。 ( 1)本工程砼使用商品砼,剪力墙对拉螺杆水平间距 400 ㎜,向间距 600㎜。 ( 2)组拼模板时,纵横接缝必须贴粘胶带,防止漏浆。 为有效地控制模板的平整度,模板双面水平加固钢管必须平直,该钢管与模板的连接采用对拉螺杆和 3形扣件连接夹紧模板。 ( 3)为保证剪力墙的断面尺寸,在剪力墙起始面上 100 ㎜处开始设置钢筋砼内撑条 间距 @1000(同墙宽)。 五、模板的拆除 非承重模板:对现浇整体结构的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对仅受自重荷载的模板:当现浇结构上无楼层和支架模板荷载时,应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下表所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模。 次序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M) 按设计标号百分率计( %) 1 板 2 50 2, 8 75 2 梁 8 75 承重结构 8 100 3 悬挑构件 100 承受上部荷载的模板:对多层和高度几层结构连续支模或拆模后结构上承受较大施工荷载,下层结构的承重模板必须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块达到 100%设计强度方准 拆除。 若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应经验算后加临时支撑。 拆模顺序:模板拆除的顺序,应按模板设计的规定执行。 若设计无规定时,应采取先支:先拆非承重模板承重模板: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和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 六、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对于个别部位使用非系列的模板工程,需经技术人员设计计算后,方可使用可靠性。 拼装和安装过程要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和合格的配件,保证模板本身的使用可靠性。 完成拼装和安装模板后,首先工人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分管施工员和质检员复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模板采 用专用模板脱模剂,以保证砼表面光洁。 每次拆模后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板拆除时间,根据拆模试件试验结果,达到规范要求的砼强度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能拆除。 第三节 架子工程 本工程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 48。 一、施工准备 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管、扣件、支座等必须严格进行检查、验收。 编制好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书,并经审核审批。 二、框架梁支撑脚手架 梁下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横向间距,纵向距 m,步距 m,扫地杆距地 m。 由于支撑高于 4 m,在两端与中间每隔 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 2步设一道水平剪刀撑,纵向立杆每隔 4排设置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一)、取 500 1800 m 大梁进行验算 (详附图 4) 荷载计算 静荷载: 新浇砼自重: m 25KN/M3=45KN/M2。 模板自重 :g=; 活荷载: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值取 ; 振捣砼时振捣荷载值取 ; 活荷载合计: Q=。 每根钢管所承受的荷载组合值为: N= (45+)+ (1+2) =60KN/M2 m m=。 采用φ 48 ,A=424㎜ 2。 钢管回转半径为 :I=㎜。 按强度验算立杆的受压承载力; δ =N/A=14400/424=㎜ 2205N/㎜ 2。 3 按稳定性计算立杆的承载力: 计算长度: L=H+2A=+2 =2M, 钢管的长细比 :入 =LI=2020/= 查表 (JGJ1302020附表 C)得φ = 即δ =N/Φ A=14400/(424 ) =㎜ 2205N/㎜ 2. 从计算可以看出 ,立杆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梁下水平小横杆计算: 水平小横杆扫三跨不等跨连续梁计算,φ 48 厚钢管的截面模量W=㎝ 3 静荷载 (线荷载 ): 新浇混凝土自重: **25KN/M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值取 , 振换振捣砼时振捣荷载值取。 活荷载合计 :q= (+)+ =水平小横杆抗弯强度验算 : 弯矩计算 :查表得 Mmax=1/8 q1(2b/1) =1/8 () =。 δ =M/W=1148000/5080=㎜ 2。 (能满足 )扣件抗滑验算: F2=3/8qL=3/8 =Rc=8KN,故满足要求 . (二)、取 500 1600 m 大梁进行验算 (详附图 4) 荷载计算 静荷载: 新浇砼自重: m 25KN/M3=40KN/M2。 模板自重 :g=; 活荷载: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值取 ; 振捣砼时振捣荷载值取 ; 活荷载合计: Q=。 每根钢管所承受的荷载组合值为: N= (40+)+ (1+2) =54KN/M2 m m=。 采用φ 48 ,A=424㎜ 2。 钢管回转半径为 :I=㎜。 按强度验算立杆的受压承载力; δ =N/A=12960/424=㎜ 2205N/㎜ 2。 3 按稳定性计算立杆的承载力: 计算长度: L=H+2A=+2 =2M, 钢管的 长细比 :入 =LI=2020/= 查表 (JGJ1302020附表 C)得φ = 即δ =N/Φ A=12960/(424 ) =㎜ 2205N/㎜ 2. 从计算可以看出 ,立杆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梁下水平小横杆计算: 水平小横杆扫三跨不等跨连续梁计算,φ 48 厚钢管的截面模量W=㎝ 3 静荷载 (线荷载 ): 新浇混凝土自重: **25KN/M3= 20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值取 , 振换振捣砼时振捣荷 载值取。 活荷载合计 :q= (20+)+ =水平小横杆抗弯强度验算 : 弯矩计算 :查表得 Mmax=1/8 q1(2b/1) =1/8 () =。 δ =M/W=1035000/5080=㎜ 2。 (能满足 )扣件抗滑验算: F2=3/8qL=3/8 =Rc=8KN,故满足要求 . (二)对 400 1200的大梁进行验算: (参加附图 4) 支 撑立杆横向间距 ,纵向距 m,步距 m,扫地杆距地 m 静荷载: 新浇砼自重: 25KN/m3=30KN/㎡。 其余荷载取值不变,则每根钢管所承受的荷载组合值为: N= (30+)+ (1+2) =42KN/㎡ m m=。 材料参数同前取值 按强度验算立杆的受压承载力; δ =N/A=10080/424=㎜ 2205N/㎜ 2。 3 按稳定性计算立杆的承载力 : 计算长度 :L=h+2a=+2 =2m, 钢管的长细比:入 =L/I=2020/= 查表 (JGJ1302020附表 C)得φ =. 即δ =N/Φ a=10080/(424 ) =㎜ 2205N/㎜ 2。 从计算可以看出,立杆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梁下小横杆计算: 静荷载(线荷载): 新浇砼自重: 25KN/M3=12KN/M。 其余荷载取值不变 ,则每根钢管所承受的荷载组合值为 : q= (12+)+ =18KN/m 梁下小横杆抗弯强度验算 : 弯矩计算 :查表得 Mmax=1/8q1(2b/1) =1/8 18 (2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