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内容摘要:
酸杆菌期 :当 pH下降到 6左右时,乳酸杆菌开始生长,当 pH下降到 4时,乳链球菌受到抑制,乳酸杆菌 成为优势继续产酸,此时大量的乳凝块、乳清出现。 • 真菌期 : pH值达 3~,甚至死亡,耐酸的酵母菌和霉菌利用乳酸和其他有机酸开始生长,使乳液的 pH逐渐降低,接近中性。 • 胨化细菌期 :经过以上变化,乳中乳糖含量被大量消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对增高,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细菌大量生长,乳凝块逐渐消失,乳的pH值不断上升,向碱性转化,并有腐败菌生长(芽孢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牛乳出现腐败臭味。 鲜乳中微生物的活动曲线 • • • 鲜乳的净化、消毒和灭菌 • 鲜乳的净化 :净化的目的是除去鲜乳中污染的非溶解性的杂质、牛毛、乳凝块,以减少微生物污染的数量。 净化的方法有( 3~4层纱布)过滤法和离心法。 • 鲜乳的消毒 :消毒的时间和温度以消灭结核分支杆菌为指标,常用的方法有:低温长时间消毒法( 61~65℃ , 30分)、高温短时间消毒法( 70~75℃ , 15~16秒)、高温瞬时消毒法( 80~90℃ )。 • 消毒乳的变质 :鲜乳消毒后,残留有耐热的芽孢细菌等微生物,在室温存放时间较长时( 24~48小时),仍可发生变质,即首先出现乳液变稠,继而出现乳凝块,再后往往析出大量乳清。 消毒乳凝固有两种原因,即微生物的凝乳酶造成的甜凝固,微生物代谢产酸而造成的酸凝固。 • 鲜乳的灭菌 : 75~85℃ 预热 4~6分钟,通过 130~150℃ 高温 2秒,以彻底杀灭微生物 二、奶粉中的微生物 • 奶粉中微生物的来源 :鲜乳经杀菌、浓缩和干燥制成奶粉,奶粉的含水量一般 5%以下,奶粉中的微生物一方面来源于原料奶的消毒不彻底,一方面来源于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 奶粉贮藏中微生物的消长 • 奶粉中的病原微生物 :最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中毒) 第六节 罐藏食品的腐败变质 • 罐藏食品的特性 • 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 • 罐藏食品腐败的类型 • 腐败变质罐头的微生物分析 罐藏食品的特性 • 概念 :罐藏食品是将原料经过预处理、装罐、杀菌、密封后而成。 因罐内保持一定的真空度,所以合格产品的罐盖和罐底是平的或向内凹陷。 • 罐藏食品的分类 :罐藏食品可根据酸性的不同,分为低酸性罐头(动物性原料制成的罐头,蛋白质含量高)、中酸性罐头、酸性罐头、高酸性罐头(植物性原料制成的罐头,碳水化合物含量高) 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 • 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 化学因素 :如罐头容器的马口铁与内容物相互作用引起的氢膨胀(主要发生于中酸性罐头) 物理因素 :如温度过高或排气不良,造成的金属容器腐蚀穿孔。 微生物因素 罐内残留的微生物 (多是产芽孢的耐热微生物) 漏罐后的微生物再次污染 常用的几个概念 • 商业灭菌 :食品经过杀菌处理后,按照所规定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在所检食品中无活的微生物检出,或者只能检出极少数的非病原微生物,但他们在食品的保藏过程中不可能生长繁殖,这种从商品角度对某些食品提出的灭菌要求,称为商业灭菌 • 腐败 :食品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造成的败坏,称为腐败。 • 酸败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或脂肪被微生物分解产酸而败坏,称为腐败。 罐藏食品腐败的类型 • 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外观类型 平盖酸败(平听) 胖听 • 引起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 : 嗜热芽孢细菌、中温芽孢细菌、不产芽孢细菌 酵母菌 酵母菌和霉菌往往是由于杀菌温度不够或漏 罐、罐内真空度不够而出现,主要存在与酸 性或高酸性食品中,常造成罐头膨胀 霉菌 • 引起罐藏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原因 嗜热芽孢细菌引起的腐败变质 • 平酸腐败(平盖酸败) :变质的罐头外观正常,内容物由于细菌的活动变质,呈轻、重不同的酸味,导致平盖酸败的微生物习惯上称为平酸菌。 引起罐头平盖酸败的典型菌种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较耐热适宜生长温度 49~55℃ 、可在 ~)、凝结芽孢杆菌(耐热性较差适宜生长温度 33~45℃ 、可在 )。 • TA腐败 :分解糖、专性嗜热、产芽孢的厌氧菌称为 TA菌。 此类菌在中酸或高酸罐头中生长,分解糖产酸产气(主要是 CO2和 H2),常使罐头发生膨胀。 引起 TA腐败的微生物 主要是嗜热解糖梭菌(适宜生长温度 55℃ )。 • 硫化物腐败 :罐头外形正常或稍微膨胀,罐头内因分解含。第十一章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十一章数-模和模-数转换数模转换da模数转换ad转换精
RF =R时 A/D转换器 ( 1)基本原理 取样 保持 量化 编码 ①取样定理 fS≥2f i(max) 取样频率 ≥ 输入模拟信号 vI的最大频率分量频率的 2倍,就可以用低通滤波器将取样信号 vS还原 vI。 低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fS=(3— 5)fi(max) ② 量化和编码 最小数量单位称为量化单位 △ 将取样电压表示为△的整数倍,叫做量化。 编码:将量化结果用代码表示。 量化误差
第十一章中央银行制度
以以股東身份分享紅利。 7 中央銀行的功能 • 中央銀行的主要功能有 7項: – 發行銀行 – 銀行的銀行 – 政府的銀行 – 外匯存底保管銀行 – 銀行的監理者 – 維持支付體系的運作 – 貨幣政策的制定者 8 我國的中央銀行制度 • 我國中央銀行的起源 • 我國中央銀行的組織 9 我國中央銀行的起源 • 民國 16年,國民政府奠都南京,當年 11月 1日中央銀行成立於上海。 • 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