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 过 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多样,层级高低不一。 总的看来,各地区都是依其具体的社会经济状况,来选定适合其需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并且按照由低级 类型到高级类型渐进的原则,不失时机地提高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和层级的。 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致可以分为特别优惠关税区、个别商品的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货币联盟、经济与政治联盟等 8种类型或 8个层级。 下面对各种类型简要介绍如下: ( 1) 特别优惠关税区 : 是最低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 , 其各成员国的联系最为松散。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特定地缘关系的国家通过签订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对成员国的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优惠的关税税率而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由英国和英联邦其他成员国组建的英帝国特别关税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等5国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就是属于此种类型。 ( 2) 个别商品的一体化 : 是低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其约束范围狭小。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特定地缘关系的国家,通过签订政府间条约或协定,把各成员国的个别的工业部门的商品生产和销售 ,置于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的控制之下的区域经济一 体 化。 1954年,由法国、德国、意大利 、 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6国建立的 “ 欧洲煤钢共同体 ”即属此类型。 “ 欧洲煤钢共同体 ” 是以后的 “ 欧洲共同 体 ” 和今天的 “ 欧洲联盟 ” 的雏形。 法国和德国等建立 “ 欧洲煤钢共同体 ”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6国的煤炭和钢铁贸易上取消关税以及数量限制等非关税壁垒,对成员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运输、销售和投资等实施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实行经济的一体化,在彼此之间乃至在整个欧洲永远消除战争,实现欧洲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 3) 自由贸易区 : 是在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特定地缘关系的国家,通过签订政府间的条约或协定,取消相互之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组建的允许商品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内各 国间减少直至免除关税,对区外各国关税照旧是其主要特征。 各成员国仍然可以自行决定对区外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等贸易限制政策。 为了防止非成员国商品通过关税较低的成员国进入关税较高的成员国,所以在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间仍然设立边境海关,并实行商品原产地原则。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就是这种典型的自由贸易区。 ( 4) 关税同盟 : 是比自由贸易区高一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特定地缘关系的国家,通过签订政府间的条约或协定,规定各成员国间实行零关税,取消一切非关税壁垒,并对同盟 以外的国家实行同一关税税率和贸易限额等制度。 在成员国的边境上已无 需设立海关和进行海关检查。 目前,进入关税同盟层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还很少,但现 在的欧洲联盟早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实现了关税同盟。 ( 5) 共同市场 : 是较高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特定地缘关系的国家,通过签订政府间的条约或协定,建立统一的市场,实行商品、生产要素和资本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 对区外各国如关税同盟一样实行统一关税政策。 在生产上实行产品标准化和间接税等协调制度。 在资本流动上实行共同协调筹资等制度。 在劳动 力流动上实行学历和技术等级相互承认等制度。 在共同市场中,超国家的共同经济调节,已比关税同盟更进了一步,有了较大加强。 20世纪 20年代初的欧洲共同市场,就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各成员国间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 6) 经济联盟 : 是高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特定地缘关系的国家,通过签订政府间的条约和协定,建立超国家的共同机构,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成员国间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其中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政策、社会福利政策,以及有关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政策等。 目前真正达到经济联 盟层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还只有欧洲联盟一个。 “ 欧洲经济联盟条约 ” 签订于 1992年 12月 7日,从1993年 11月正式生效。 欧洲经济联盟确定的主要目标,现已基本实现。 ( 7) 货币联盟 : 是比经济联盟又高一个层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特定地缘关系的国家,通过签订政府间的条约或协定,规定在各成员国间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并且实行单一的货币。 实行单一货币,是货币联盟与经济联盟的主要区别。 由于制造和发行货币是国家的主要主权之一,所以,实行单一货币的货币联盟,已不仅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而具有联 邦制国家的色彩了。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 11 个国家已在 1999年1月1日进入了欧洲货币联盟,并将在 2020年正式实行单一货币欧元。 ( 8) 经济与政治联盟 : 是最高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 它是在经济联盟、货币联盟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在经济与政治联盟阶段,联盟成员国建立了能制定统一政策的中央机构。 到达经济与政治联盟阶 段的各成员国,实际上已组成了联邦式或邦联式的国家。 现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还没有到达这一阶段,但欧盟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可以上溯到 1932年。 那 时英国与英联邦成员国为了相互减免关税,共同组建了英联邦特别优惠关税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快速发展,是在 20 世纪下半叶,尤其是在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 20世纪 90年代。 欧洲煤钢联盟成立于 1951年。 非洲、拉丁美洲的多数经济一体化组织成立于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 欧洲联盟 建立, 欧元启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都是在 20世纪 90年代。 3. 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半个世纪中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 1) 合理利用和配置人力、物力资源的需要 , 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各国的 分布,是不平衡的。 一国的各类物质资源和各层次劳动力的供给 与需求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各生产要素的你多我少,我多你少的现象存在是普遍的。 因此,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要合理利用和配置其人力和物力资源,以提高其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就需要进行多国合作来互通有无与多寡。 相邻相近的或特定的地理范围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 一体化,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2) 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 在技术和资金日益密集的现代化生产中,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就需要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的生产要素和商品 可以自由流动,自然有利于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3) 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稳定物价的需要 相邻相近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间降低或取消关税,与邻近国家的贸易比重提高,使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成品的运输费用减少,自然使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降低,利润 增加。 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费用降低,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增加,则有利于物价的稳定,通货膨胀的控制。 ( 4) 扩大商品贸易和要素市场的需要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订政府条约或协定,规定相互取消或降低关税 和贸易限额等 非关税壁垒,允许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实际上就是把各成员国以往一国统一的市场范围,扩大为多国统一的市场范围,使商品的要素市场范围绝对地扩大了。 各成员国在区内减免关税,提供贸易和投资等便利的同时,对区外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依旧,那么,各成员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就相对扩大了。 ( 5) 稳定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的需要 任何国家,要稳定其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或减少其损害,当然主要是靠自己,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在金融和资本日益国际化 、 伺机出击、无孔不入的国际投机资本高达成千上万亿美元(高于世界上大 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今天,单靠一国特别是实力弱小的国家的一国之力,是难以与强大的国际投机者抗衡的 、 发生于 1997至 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就是证明。 因此,相邻相近而又在经济上利害与共,生死攸关的国家联合起来,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共同稳定汇率,防范金融危机,就是非常必要的。 ( 6) 协调一致,增强对外竞争实力的需要 经济实力弱小或相对弱小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面对实力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激烈竞争,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这些国家要摆脱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困境,就有必要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多国联合增强竞争 实力。 欧洲共同体当年成立的主要意图,就是为了增强成员国与美国和苏联的整体竞争抗衡实力。 北美自由贸易区则是美国等面对日益紧密联合起来的欧洲经济一体化挑战而成立的。 ( 7) 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需要 在完全自愿平等的原则下实行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就共上了一辆战车,经济利益就捆绑在了一起,彼此就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了。 各成员国间有了矛盾和摩擦, 就应该也能够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 各成员国跨国公司的相互投资、市场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的经济关系的形成,彼此生存空间的共享或趋向共享,使彼此诉诸 武 力解决争端成为不可能。 政治关系决定于经济关系。 经济上的一体化,会使极端的政治即战争失去生存的土壤。 当年欧洲实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欧洲永远消除战争, 实现欧洲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和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各成员国为了共同的利益,在完全平等、自愿的原则下成立的。 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一体化组织和成员国关系的稳定性。 经济一体化组织与国际政治军事集团 是根本不同的。 参加政治军事集团,有的国家是主动的自愿的,有的国家则是被动的不情愿 的,甚至是完全被胁迫的。 这在客观 上 决定了政治军事集团的不稳定性,各成员朝秦暮楚、 合纵连横的普遍性。 迄今全世界所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但都是稳定的,并且,多呈 不断扩大成员和加深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很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但对区外国家的发展则有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各国间贸易和投资等优惠,是相对于对区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等的歧视而存在的,没有对外的歧视,便没有对内的优惠。 但 就 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则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 区域 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现阶段水平的必然产物。 在此阶段以单个国家为经济单位已经过小,以全世界为单位尚显过大,而唯有以相邻相近的国家组成的集团为单位适当。 只有经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充分准备和过渡,人类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 要实现经济全球化,就必须弱化甚至取消各国的经济边界,就不能同时使用 100多个国家的100多种货币。 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和后果之一,就是弱化、取消国家间的经济边界,减少世界上的货币种类。 这是已为欧洲联盟所证明了的事实。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保障和促进成员国经济稳定和发展 的有效工具,更是在成员国间消除战争,实现持久和平的法宝。 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原本独立的各国的生存空间合而为一个统一的各国共享的生存空间,彼此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从根本上消除了。 西欧是世界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 10年,小打年年有。 但自从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来,成员国间再无战争。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和正在给予其成员国巨大实惠的事实,日益为各国人民所认知。 越来越多的认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巨大作用的各国人民,必将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范围 不断扩大,使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 5. 区域经济集团的特点 区域经济集团不论其组织形式如何,地理范围大小有何不同,一体化的合作方式有何特色,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 ( 1)区域性。 区域经济集团都是在同一个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结成的超国家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区域性是其基本特征。 组成区域集团的国家大多处在同一区域,它们是在各国间发展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 近几年区域集团的成员资格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不同地区国家参与同一区域集团。 ( 2)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导向。 区域集团的建立具有促进成员国经济利 益最大化的独特优势,这是各国参与区域集团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区域经济集团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3)以经济大国为核心。 由于区域集团是在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竞争条件下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都是以某个大国为核心。 作为核心国不仅要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还应具有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利益的能力。 ( 4)它们都是由政府出面签订一体化协议后建立的。 这种一体化的协议,成为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发展合作的机制。 如果没有政府出面参与,单靠民间的合作不可能发展成区域经济集团。 ( 5)以经济一体化为目标。 区域经济集团内 部要达到共同的经济利益必须实现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而且随着经济利益要求的不断提高,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也不断加深。 ( 6)参与区域经济集团的国家可以享受集团各种协议带来的利益,并以出让部分主权和承担规定义务为代价,不能各行其是。 区域一体化组织是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它在区域经济范围内有经济政策决策和经济协凋的权利。 在这个机构权限内,各独立国家的主权受到限制,成员国可通过参与该组织各种政策的制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