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版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 KOH 计) √ * 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或为参考指标的不检验 9 水浸出物 √ * 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或为参考指标的不检验 10 粗纤维 √ * 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或为参考指标的不检验 11 粉末、碎茶 √ √ 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 12 茶梗 √ √ √ 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 13 非茶类 夹杂物 √ √ √ 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 14 铅 √ √ * 15 稀土总量 √ √ * 16 六六六总量 √ √ * 17 滴滴涕总量 √ √ * 18 滴滴涕总量 √ √ * 19 顺式氰戊菊酯 √ √ * 20 氟氰戊菊酯 √ √ * 21 氯氰菊酯 √ √ * 22 溴氰菊酯 √ √ * 23 氯菊酯 √ √ * 24 乙酰甲胺磷 √ √ * 25 氟 √ √ * 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 26 执行标准规定的其他项目 √ √ * 八 、抽样方法 按企业所申报的发证产品品种,每一品种均需随机抽取某一等级的产品进行检验。 同一样品种,同一生产场地,使用不同注册商标的不重复抽取。 (一)抽样地点:成品库。 (二)抽样基数:净含量大于或等于 10 kg。 抽样以“批”为单位。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8 页 共 17 页 具有相同的茶类、花色、等级、茶号、包装规格和净含量,品质一致,并在同一地点、同一期间内加工包装的产品集合为一批。 (三)抽样方法及数量:抽样方法按 GB/T8302《茶 取样》的规定。 样品数量为 1000g。 对单块质量在 500g 以上的紧压茶应抽取 2 块。 样品分成 2 份, 1 份检验, 1 份备用。 (四)封样和送样要求:抽取的样品应迅速分装于 2 个茶样罐或茶样袋中,封口后现场贴上封条,并应有抽样人的签名。 抽样单一式 4 份,应注明抽样日期、抽样地点、抽样方法、抽样基数、抽样数量和抽样人、被抽查单位的签字等。 样品运送过程中,应做好防潮、防压、防晒等工作。 茶样罐或茶样袋应清洁、干燥、无异味,能防潮、避光。 九、其他要求 (一)本类产品允许分装。 (二)企业和质检机构承担茶叶感官审评的人员,必须经统一的培训,取得国家特有工种“评茶员”的职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 (三)茶叶产品必须包装出厂。 边销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 边销茶 产品包括所有以茶叶为原料,经过蒸压成型、干燥等工序加工制成的,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销售的茶叶产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17 页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茶叶原料 筛切拼堆 (渥堆) 蒸压成型 干燥 边销茶(紧压茶) (二)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茶叶原料:加工原料的鲜叶在生长过程中易被有害有毒物质污染,造成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超标;修剪叶落地摊放,易使原料夹杂物增加,造成非茶类夹杂物、总灰分及重金属含量超 标;原料选择不当或过份粗老,易造成氟含量过高。 2. 加工过程:厂房设施及加工设备简陋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管理不当或卫生条件差易造成非茶类夹杂物、总灰分及茶梗超标。 3. 仓储、运输过程:易受设备、包装物、场所和人员行为的污染;通风不畅会影响产品品质和卫生状况。 (三)关键控制环节。 原料、加工管理、仓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 生产场所应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 50 米以上,离开经常喷施农药的农田 100 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 生产场所内不得有家禽等其他动物 2. 加工车间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 10 倍。 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至少应为水泥地面),墙面无污垢。 加工和包装场所至少在每年茶季前清洗一次。 3. 锅炉间应单独设置,蒸汽管道设置应合理。 应有单独存放燃料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