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楼上部结构钢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过程(u21) 电渣过程(u22) 电弧过程(t1) 电渣过程(t2) 16 200250 3545 2227 14 3 18 250300 15 5 4上部结构 钢筋施工方案 9 20 300350 17 5 22 350400 18 6 25 400450 21 6 在 引燃电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钢筋下送速度,使钢筋断面与液态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钢筋,挤出熔化金属与熔渣。 接头焊毕,应停歇一会,方可卸下夹具和回收焊剂,并敲支渣壳。 ○ 3 抽检: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检查,其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接头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 b)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c)接头处的弯角不得大于40; d)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且不得大于 2mm; 对于现浇钢 筋砼多层结构,应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 300 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三百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 从中随机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滚压直螺纹连接: 施工工艺: 钢筋备料机械准备 试加工 加工 抽检 保护工作 安装绑扎 接头现场检验。 钢筋备料:宜用切割机下料而不得用气割下料。 其端头截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并不得有马蹄形和翘曲。 试加工(工艺检验试验):在正式施工前 ,按同批钢筋、同等机械连接形式的接头加工试件不少于 3 根,同时对应截取接头试件的 钢筋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试加工合格后,可进行接头批量加工。 4上部结构 钢筋施工方案 10 加工:将钢筋两端卡于套丝机上套丝,钢筋丝头的牙形、螺纹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相一致,有效丝扣段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 1/2。 钢筋直螺纹的检查:对已加工好的丝头应用相应的通环规、止环规和丝头卡板自行逐个检查。 自检合格的丝头再按每种规格的加工批量随机抽查 10%(且不得少于 10 个)做加工件检验。 保护:检查合格后应一端拧上塑料保证套,另一端拧上钢套筒与塑料封盖,以利保护与运输。 连接:连接钢筋时,钢筋的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丝头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无损,被连接的两钢筋端面应处于连接套的中间位置,偏差不大于 1P(P 为螺距 ),并用工作扳手拧紧,使两钢筋端面顶紧。 、 钢筋接头的现场检验: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 500个为一验收批。 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 3 个试件做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在现场连续检验 10 个验收批,其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的 10%进行外观检查,钢筋与连接套规格一致,接头外露完整 丝扣不大于 3 扣。 4上部结构 钢筋施工方案 11 钢筋绑扎之前,应先弹出墙、梁、柱的位置线,再分好钢筋的间距尺寸。 同时使料牌与设计对号入座,及时检查遗漏和错误,包括检查主筋的接头设置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板筋的绑扎: 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钢筋间距。 、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板主筋第一根应距边线 50mm。 ,并交叉口全部绑扎不漏扣。 、 设置支座负筋的支筋马 登筋,保证支座负筋的受力部位准确。 、 预留洞口按设计要求增设加强钢筋。 、 垫好垫块,成梅花形布置,间距 、 顶板上筋采用马凳固定,马凳采用Φ 12 钢筋制作,间距1000mm,马凳高度随板厚不同发生变化,马凳放置在顶板下层下铁之上。 4上部结构 钢筋施工方案 1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