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整治暨乡风文明行动推进会讲话稿内容摘要:
农村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明素养。 要夯实基础,树立新风。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驻村 “ 第一书记 ” 、基层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及基层干部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引领淳朴向上的民风乡风,让文明新风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要注重示范,培育文明。 最近,市里出台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若干意见》,县里的文件县委常委会已经审议通过。 刚才仲涛同志也进行了具体部署,讲了很好的意见。 广大党员 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大操大办之风,并教育和引导亲属、朋友及身边群众移风易俗,力争成为乡风文明行动中的示范表率。 同时,要充分发挥 “ 五老人员 ”和 “ 新乡贤 ” 等群体的示范带头作用,选树典型、熏陶引领,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另一方面,要强化规范约束。 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既要教育熏染,也要制度约束;既要正面引导,也要依法治理。 要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酗酒赌博、薄养厚葬等陋习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制度约束,构建起党章党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规范守则相互支撑的保障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要动员群众力量。 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并对红白理事会加强培训指导,再由红白理事会全程指导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有效遏制婚丧嫁娶中的大操大办、炫富攀比等不良现象,做到 “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事不办 ”。 要建立村规民约。 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大兴 “ 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 ” 之风,让文明新风约束和引导群众行为,让正能量抢占农村文 化阵地。 要强化专项治理。 加强督查调度,注重协作配合,综合治理、精准发力,下力气集中整治农村黄赌毒、薄养厚葬、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问题,打击黑恶势力和涉农犯罪,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 三、关于精准扶贫工作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炳军书记在于都调研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锣密鼓地推进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六大攻坚战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就拿精准扶贫攻坚战来说,我们围绕 “ 两年任务、一年完成 ” 的目标,出台了 1+20 系列文件,强化了资金保 障,明确了工作路径,细化了责任落实,大家抓扶贫、促脱贫的思想认识普遍提高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全县上下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势头正持续升温加热。 应该说,对如何保障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干部心无旁骛抓扶贫,市委炳军书记去年就提出,要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 就在昨天晚上,我们收到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推动村(社区)干部队伍 “ 三提升 ” 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 2017 年起,村书记、主任基本报酬不低于 2278 元 /月,一般村干部基本报酬不低于 1600 元 /月,对人口规模较大、工作任务较重的村可以适当上浮;在村干部 基本报酬中,拿出 25%进行绩效考核,并赋予乡镇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的权限;同时,按照村书记、主任 200 元 /月、一般村干部 100 元 /月的标准,设立廉政奖励,与村 “ 两委 ” 班子和干部的廉政表现相挂钩。 这些,充分彰显了市。城乡环境整治暨乡风文明行动推进会讲话稿
相关推荐
镇、村规划开展综合整治,制止违法乱建行为,拆除违法建筑,镇、村面貌得到改善。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市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与法律的规定、人民群众的期望以及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与我市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相 比,仍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规划编制相对滞后。 我市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是 2020 年编制的,已与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尽适应。
考评体系,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的历史机遇,大力推动城镇人口多起来,实现新增城镇人口 10 万人,力争今年 xx 城镇化率提高到 43%左右。 基本建成 5 个省级城市 综合体。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指导、调度和督查,确保 2017 年底,基本建成 ,5 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 7 个州级城市综合体建设。 三、着力抓好七项工作 着力抓好城乡规划 “
三会一课 ” 基本制度未落实等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 邀请市委党校吴敬秋副校长就《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进行授课,深化认识,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准则》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是建立了党务政工联络人制度。 配齐了党务政工干部 7 人,建立了 xx 市规划局党务政工群,基本解决了局系统专职党务干部配备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严格考勤管理。 各基层支部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实行严格考勤管理
新建了一批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增添了部分环卫基础设施,城镇功能不断完善。 **县投入 501万元用于乡镇环境治理,投入 121万元补助乡镇环卫设施建设;**区投入 700 万元用于乡镇场镇农贸市场、垃圾站、果皮箱等建设;利州区投入 1470 万元用于增添环卫设施、环境整治和检查奖励等。 三是 “ 五乱 ” 治理持续推进到位。 以公路、铁路、江河沿线的乡镇、村庄为重点区域
是整治交通违法行为,规范停车和交通运营秩序。 要集中开展城区交通整治行动,对城区重要街道、十字路口以及重要节点的道路交通,加强疏导,严格管治。 要参照《 **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试行)》,抓紧制定我县的 停车收费制度,分路段、分时段核准临时停车收费标准,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停车场、临时停车泊位的利用效率。 另外,还要加强依法治超工作,大力整治货车非法改装和违法超限超载行为
的思维来推进工作,提高了依法办事的能力;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作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主动服务解难题。 一是 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搭建沟通桥梁。 通过在区政府网发布信息、设置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办事程序、办事时效、重点工作进展等,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是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今年共受理12345 热线交办件 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