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宗局全年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极实施民族节日扶持推进计划,积极打造 “ 好花红 ” 文化品牌。 今年以来,县民宗局积极参与了全县 “ 三月三 ” 系列民族文化活动、牵头承办了 “ 多彩贵州 ”** 年 “ 龙游 ** 好花正红 ” 全省龙舟邀请赛、民体杯 **全国独竹漂邀请赛等大型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向外展示了 **“ 好花红 ” 民族文化形象。 同时,支持各镇(街道)民族节日活动经费 4 万多元,扎实推进民族节庆文化的打造。 二是强化民族传统 手工艺的扶持。 我们与贵州行之初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民族传统手工艺培训 10 余期,培训群众 500 余人。 同时积极争取民族传统手工艺扶持项目3个,资金 24 万元。 三是积极打造 “ 花红 **,民韵 **” 民族宗教文化活动云名片。 我们与贵州微景天下公司合作,利用地图绘制导航、全景视觉技术、大数据应用和移动互联网能力,积极打造了 “ 互联网 +民族宗教文化 ” 的应用平台,以文字、全景照片和视频等形式,把 **布依族、苗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 **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文化,以及 **秀丽的山水风光等进行了全面展示,真正实现了 “ 互联网 +民族宗教 ” 的广泛传播。 10 月 20日,云名片正式发布,率先踏出了利用移动互联网传承保护和宣传推广民族宗教文化的第一步。 四是切实推进民族教育。 以新一轮民族文化进校园启动工作为抓手,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共申报 **县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 1个,项目资金 2万元;民族教育补助经费项目1个,项目资金 40 万元。 11 月 29— 30 日,全省民族教育发展现场会于在我县召开。 五是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管理和服务计划,把我县主要少数民族布依族、苗族的传统文化,将布依族苗族语言、民歌、舞蹈、体育、传统工艺及民族 历史文化简史引入教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 6 月 22日,《贵州民族报》 “ 双语专刊 ” 整版刊登了我县《用好民族政策 增进民族团结》一文及图片。 六是启动全省第二次少数民族古籍普查工作。 组织相关科室对我县世居少数民族文献古籍和口碑古籍进行初步排查摸底。 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我县石碑古籍类的资料收集。 争取县级民族古籍项目资金1个,资金 2 万元。 (六)加强对民贸民品企业扶持。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 35 家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累计获优惠利率贷款 亿元,新增贷款 亿元,累计贴息 1000 余万元。 (七)认真抓好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和民族团结和睦指数统计监测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我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民族政策法规进机关、进学校、进部队、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等 “ 六进活动 ” ,草拟了我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实施意见。 制定了我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工作方案。 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认真开展评选工作,并向州委、州政府推荐了。民宗局全年工作总结
相关推荐
,退役军人安置率达 80%。 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更加稳固,村(居)务公开率达 100%,同时在茅塔乡廖家村启动了 “ 民主法制示范村 ” 试点建 设,力争为全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再树典型。 民政自身建设得到提高,以思想作风整建为契机,以争创全市文明系统为己任,内强素养,全面开展了班子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外树形象,广泛推介民政新风尚,宏扬典型,累计在区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调研文章、新闻用稿达 36
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其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结合民政文化建设,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重点学习领会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深入学习现代民政综合业务和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深入开展 调查研究,创造性地推进民政工作深化改革
居民小组长发放生活补助 万元。 三是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 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认真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 “ 七连冠 ” 复检工作。 在春节、八一等传统节日前,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 全面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资金,为 386 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约 万元,为 55 名复转军人发放兵役优待补助金约 350 万元。 为 355
三、工作效率 今年以来,区民宗局优化办事流程,完善办事制度,压缩办理时限;重视行政审批工作;无办事拖拉、慵懒散等问题;无违反限时办结、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 AB 角等行为。 (一)完善制度建设。 按照规范化、程序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办负责制等制度。 坚持建立制度与执行制度并重、宣传制度与落实制度并举
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累计为 685 人(次)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落实服务费 8万元。 全面 落实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政策,截止目前,为 4673 人(次)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 万元,为 405 人(次)服务对象兑现送时送奶费 万元。 进一步理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管理模式,制定了《管理细则(试行)》,明确了管理主体职责,全面落实运行补助经费
优惠政策的落实。 四是贯彻落实好国家调整后的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扶持和巩固好省认定的 403 家民 贸民品企业。 努力培育新兴企业,争取新的认定。 五是抓好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围绕 “ 五个绿色 ” 和 “ 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 ” 建设目标,积极与财政、农业、交通、住建等部门配合,联合打造 9 个民族特色村寨、 2 个民族特色小镇。 六是扶持和推动民族节庆活动,抓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