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群众特别是高寒边远山区群众“ 等靠要 ” 思想严重,创业意识、市场意识淡漠,重眼前轻长远, 热衷于劳务、养殖等周期短、来钱快的产业,对林果业等周期较长的产业不够重视,导致产业发展不平衡。 加之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多为体能性劳动者,缺乏创业技能,生产经营观念陈旧落后,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主导产业规模不大。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努力,我县初步形成了养殖、种植、林果、劳务等农业主导产业,但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基地规模小、品质不优、质量不高、品牌不亮、势头不强、市场占有份额不足等问题,还停留在初始化起步阶段,还没有真正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特色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 经济优势。 (三)龙头带动能力不强。 尽管目前我县培育起来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但量少规模小,深加工不到位,产业链条短,且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产品档次较低。 譬如核桃加工没有一家上规模的核桃深加工企业,所产核桃都以原始干果或核桃仁出售;生猪养殖都以活猪出售为主,没有下游产品,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化水平低。 (四)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主要靠上级涉农项目资金支持,农户无力投入过多资金发展产业,严重制约农村主导产业发展。 银行对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的门槛较高,需要资产抵押担保、手续繁杂, 绝大多数农户无房屋产权证或是存折抵押,银行怕担风险不愿为其贷款,资金短缺难以满足企业发展和农户发展产业的融资需求,限制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五)产业服务水平不高。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专业农业技术人才,农户获得的农产品供求、种养业实用技术等信息量少面窄。 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作用发挥不够,生产、购销、加工、运输等环节组织化程度不高,易出现出售难或低价销售现象。 农户发展产业没有形成以土地入股构建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