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学术巨匠,是一批学贯中西的人21世纪的大师,内容摘要:

被许多民族欣赏而自行翻译的。 ● 老子的主要成就及影响 ● 道教中的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从 《 列仙传 》 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 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写 《 老子圣母碑 》 ,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 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 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视为仙道之祖。  庄子 ( 比老子迟生 200年 ) 继承了老子的观点。 庄子的思想,在中国和西方都备受重视和赞赏。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庄子名周,是公元前 4世纪宋国人,他曾做过宋国的地方小吏。 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南游各国,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 楚国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做官,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 《 庄子 》 现存 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为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可能参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者的作品。 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 《 齐物论 》 、《 逍遥游 》 、 《 大宗师 》 等。 ● 《 庄子 》 在公元 3世纪到 5世纪的魏晋时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 《 周易 》《 老子 》 一起并称“三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 《 庄子 》 在唐代( 618907)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 ●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 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他说:“有先天地生者,物邪。 物物者非物”,就是说,产生物质的东西是非物质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等话富有哲理,启发心智。 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元气论 东方哲学中基本上没有原子论观点,而只有一种 “ 元气论 ” 观点。 我国 “ 元气论 ” 的发展有很长历史。 元气论经过许多哲学家发展,已成为我国哲学的一个丰碑。 ● 东汉王充(约 27- 100)在 《 论衡 》 一书中提出 :“ 元气未分,混沌为一;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物之变,随气也”。 ● 宋代张载( 1020- 1077)说:“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有”:存在,“象”:现象)“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客形”指暂时的形态)。 ● 北宋沈括( 1031- 1095)在《 梦溪笔谈 》 中提出:“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得”。  元气论可解释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形成与转换,可解释自然界许多变化。 但是要使气从哲学概念转化为近代科学概念,则要求“气”能定量描述,应当能进入实验过程。 显然中国古代“元气论”无法提供这些条件,也就无法转变为科学理论。 三、西方哲学对近代科学所起的促进作用 1.古希腊哲学家的贡献 在古希腊出现了许多哲学家及著名学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