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摘要:

用,关注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 特点: 表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行动的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全面参与信息收集、计划制定、做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结果等教学全过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主要方法: 有头脑风暴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汇报法等。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整个过程 咨询 计划 决策 实施 检查 评价 真实性情境 现实性主题 行动过程完整性 学习过程实践性 学习行动反思性 活动的教育性 …… 四、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 确定课程要实现的能力培养 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参照点设计教学内容: 把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学习项目,分析每个学习项目的具体学习内容(任务)。 工作任务分析的参照点: 主要有 ( 1)产品或服务; ( 2)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手段 (如工具、设备的使用) (3) 操作过程 ( 4)岗位 四、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 确定工作任务的分解模式,形成课程学习项目: 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应选择相应的分解模式。 工作任务分解的模式: 并列式、递进式、流线式等。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3 任务 4 并列式 四、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3 任务 4 递进式 任务 1 任务 2 分解式 任 务 3 任 务 4 任 务 5 实例: 《 机械制图 》 课程,可以以零件的复杂程度为依据采取递进式来设计学习项目与学习任务 ,形成项目课程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二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 第三章 立体及表面交线 第四章 轴侧图 第五章 组合体的绘制与识读 学科课程结构 暗线 知识 主线 能力 项目一 轴类零件的绘制 项目二 盘类零件的绘制 项目三 叉类零件的绘制 项目四 箱体类零件的绘制 项目五 装配图的识读 项目课程结构 明线 项目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主线、明线、暗线 四、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 组织教学实施 ◆ 在教学组织方面。 采用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项目(任务)训练和自选项目(任务)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 在教学过程方面。 首先,指导教师要提前给每组发放任务书,明确课堂教学时,教师讲解演示内容及时间安排,学生应准备的知识、讨论内容及时间、完成的训练内容等。 其次,指导教师将工作任务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且以分组的形式对工作任务进行讨论。 再次,指导教师围绕项目或模块的工作任务需要来安排教学并进行知识的拓展。 ◆ 在教学评价方面。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决定了其评价的多样性,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四、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 课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