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化公司苯加氢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内容摘要:

相产物作为循环气体经循环气体捕集器捕雾后进入循环氢气压缩机,在此加压后返回至加氢反应部分预蒸发器,并从循环氢气压缩机引出一部分气体经过循环气旁路冷却器。 制氢所得的氢气通过氢气压缩机经循环气体捕集器补充到系统中。 从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液相烃类,经稳定塔原料预热器预热后进入稳 13 定塔。 从塔顶馏出的气体经过稳定塔顶冷凝器冷凝冷却后进入稳定塔回流槽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稳定塔排气冷却器冷却后送至现有煤气净化车间脱硫装置 ,与煤气一同净化处理。 稳定塔回流槽中的冷凝液送至稳定塔顶回流,少量的工艺废水并入高压分离器的工艺分离水。 塔底的加氢油经稳定塔预热器与原料换热后,再经过稳定塔底产品冷却器后送至萃取蒸馏部分原料缓冲漕。 从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的工艺分离水,送至煤气净化车间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加氢、净化部分 的 主要反应式 为: ( 1)在预反应器内进行以下反应: 二烯烃等不饱和物的加成转化反应: CnH2n2 + H2 ( NiMo) → CnH2n C6H5C2H3 + H2 ( NiMo) → C6H5C2H5 含硫化合物的加氢反应: CS2 + 4 H2 NiMo→2 H 2S + CH4 ( 2)在主反应器进行如下反应: 烯烃的加成反应 : CnH2n + H2 ( CoMo) →CnH 2n+2 加氢脱硫反应: C4H4S + 4 H2 ( CoMo) →C 4H10 + H2S 加氢脱氧反应: C6H6O + H2 ( CoMo) → C 6H6 + H2O 副反应、芳香烃氢化反应: C6H6 +3H2 ( CoMo) → C 6H12 b)萃取蒸馏部分 加氢部分来的加氢油进入 ED 原料缓冲槽,由 ED 原料泵经换热器换热后进入萃取蒸馏塔的中部。 回收塔底部泵送的热贫溶剂经过多次换热、冷却后从萃取蒸馏塔中上部进入,以吸收汽体组分中的芳烃。 非芳烃 蒸汽经萃取蒸馏塔顶部逸出,经萃取蒸馏塔顶冷却器冷却后进入萃取蒸馏塔回流槽,冷凝液用回流泵抽出,一部分送回萃取蒸馏塔顶作为回流,余下的 非 14 芳烃 送至油库外销。 萃取蒸馏塔顶回流槽底部靴斗中收集的分离水供回收塔汽提循环使用。 萃取后的富溶剂从萃取蒸馏塔的塔底通过富溶剂泵送至溶剂回收塔进行溶剂回收。 不凝性气体经调节压力后送至放散系统。 从萃取蒸馏塔塔底来的富溶剂进入回收塔中部减压蒸馏,芳烃蒸汽从塔顶逸出,经回收塔顶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回收塔回流槽,冷凝液一部分送回回收塔顶作为回流,另一部分送至混合芳烃槽,以备下一工序进行混合烃分离。 回收塔回流槽底部靴斗中收集的分离水供回收塔汽提循环使用。 回收塔底的热贫溶剂一部分经换热冷却后进入萃取蒸馏塔上部循环使用,另一部分送 至溶剂再生塔。 为了降低回收塔体系中芳烃的蒸汽分压,在回收塔塔底通入直接水蒸汽,水蒸汽由各回流槽收集得到的分离水经过加热产生,首先进入溶剂再生塔重沸器底部,汽提再生溶剂中的混合烃,水蒸汽、混合烃蒸汽和部分溶剂蒸汽从再生塔顶逸出一同进入萃取蒸馏塔底部。 再生塔重沸器底部定期排出再生残渣,装桶后运至备煤车间兑入煤中。 从白土处理原料泵来的混合烃经过换热后从白土塔顶部进入,脱出混合烃中夹带的微量溶剂,进入苯塔中部,苯类蒸汽从苯塔塔顶逸出,经苯塔顶冷却器冷却后进入苯塔回流槽,冷凝液打全回流。 苯塔回流槽底部靴斗中收集的分 离水供回收塔汽提循环使用。 在塔侧线引出苯产品,经苯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油库外销。 苯塔塔底的甲苯、二甲苯等馏分送至甲苯塔进一步蒸馏分离。 从苯塔来的甲苯、二甲苯馏分进入甲苯塔中部,甲苯蒸汽从甲苯塔塔顶逸出,经甲苯塔顶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甲苯塔回流槽,冷凝液一部分送回苯塔顶作为回流,另一部分送至油库外销。 甲苯塔回流槽底部靴斗中收集的分离水供回收塔汽提循环使用。 甲苯塔塔底的二甲苯等馏分送至二甲苯塔进一步蒸馏分离。 15 从甲苯塔塔底泵来的二甲苯等馏分进入二甲苯塔中部,二甲苯蒸汽从二甲苯塔塔顶逸出,经二甲苯塔顶冷却器冷却后进 入二甲苯塔回流槽,冷凝液用二甲苯塔回流泵抽出,一部分送回二甲苯塔顶作为回流,余下的二甲苯送至油库外销。 二甲苯塔回流槽底部靴斗中收集的分离水供回收塔汽提循环使用。 二甲苯塔塔底二甲残油馏分经二甲苯塔底泵送至油库作为苯残油外销。 c)放空、放散、热油部分 本装置内的设备及管道的放空烃收集到芳烃放空槽中,由泵送至油库原料槽中。 萃取蒸馏部分的设备及管道的放空溶剂收集到溶剂放空槽中,由泵送至湿溶剂槽循环使用。 开工使用的溶剂或系统补充的溶剂从新溶剂槽注入系统中。 本装置内的设备及管道的放散气及安全阀排气或排液集中到放 散槽。 在此,分离气体中夹带的液滴后,气体引至 现有的 吸煤气管道,液体自流到烃放空槽。 本装置各再沸器、加热器以导热油为热源加热。 外来导热油首先装入热油地下槽,由泵注入热油系统。 正常生产时,导热油的循环回路为:由热油循环泵将导热油送至热油加热炉,在此被加热到 240℃ ,然后以并联操作的方式同时进入各个再沸器提供蒸馏所需热量后,回到导热油循环泵吸入口。 本工程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21。 H2 16 排空 H2 加氢油 冷却 气体去 煤气净化车间 BTX 冷凝 非芳烃 外销 贫溶剂 纯苯 去苯罐 甲苯 去甲苯罐 二甲苯 去二甲苯罐 二甲残去 二甲 残 油槽 轻苯 混合 预蒸发器 主反应器 加热炉 预反应器 多段蒸发器 油水分离 压缩机 槽 高压分离器 换热器 液相加氢油 升压后进入加氢系 统 和废水 稳定塔 预热器 回流槽 加 氢 油 萃 取 蒸 馏 塔 非 芳 烃 塔 回流槽 溶剂回收塔 回流槽 苯 塔 甲 苯 塔 二 甲 苯 塔 图 21 工艺流程示意图 17 主要装置和设施的布局 本工程 总平面是按新建 8 万 t/a 苯加氢装置为主体进行配套布置的。 本工程苯加氢主装置布置在车间中部偏南的位置,综合楼布置在主装置的南侧,原料及成品油库布置在主装置北侧的东部,给水小区、泡沫站、初期雨水收集池、消防事故水收集池从南向北布置在油库的西侧,汽车衡布置在油库北侧, 火车站台 在厂区南北两侧 , 大门处设置有警卫室及电动大门。 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 本装置年需焦化轻苯原料,主要来自煤焦化公司各粗苯蒸馏装置;氢气来自马钢公司第一能源总厂的制氢装置,本工程热力介质有蒸汽、生产用压缩空气、仪表用净化压缩空气、生产用氮气 、焦炉煤气和除盐水等从马钢厂区综合管廊 上接入。 产品、中间产品由管道输送至油库区。 苯加氢驰放气送入马钢三厂区三钢厂马钢大道处的混合煤气管道。 装置上下游关系方框图见图 22。 工程用地面积约 51000m2。 18 图 22 装置 上下游关系方框图 建设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名称、能力(或者负荷)、介质(或者物料)来源 给水 、 排水 系统 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生产 、 消防给水系统、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循环水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及排水系统。 给水 给水包括生 产消防给水、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循环水给水、生活给水等三部分内容。 ( 1) 生产消防给水 生产新水用量为 30m3/h,其中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量为 25m3/h,其它生产新水用量为 5m3/h,由厂内现有生产消防给水管网供给。 纯苯 二甲苯 甲苯 油库 二甲残 非芳烃 送油 库 加氢装置 煤焦化公司各粗苯蒸馏装置的轻苯 萃 取 蒸 馏 装置 BTX分离蒸馏 装置 原料轻苯 氢气(来自马钢公司第一能源总厂的制氢装置) 驰放气送入马钢三厂区三钢厂马钢大道处的混合煤气管道 19 按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20 要求,本工程消防设计按厂内同时发生 1 次火灾考虑。 各系统消防用水量分别为: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 1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 20L/s;油库装置消防水量为 160L/s;苯加氢装置固定水炮消防水量 120L/s。 室内消火栓系统及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消 防用水 由厂内现有生产消防给水管网供给。 油库装置消防水 及 苯加氢装置固定水炮消防水 由本次设计的稳高压消防系统供给。 生产消防给水系统 为 环状生产消防给水管网。 辅助生产及行政福利设施室内设暗装消火栓,生产厂房设施室内设半暗装消火栓。 室外设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沿道路间距不大于 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 150m 布置。 油库及苯加氢装置区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60m。 苯加氢工艺装置区的甲、乙类设备的框架平台高于 15m 时沿梯子敷设半固定式消防给水竖管。 油库槽区设固定式泡沫消防设施和移动泡沫枪。 本工程所有建筑物室内和工艺装置区内, 均按国家《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2020 要求配置灭火器。 室外生产消防给水管网呈环状布置 , 采用焊接钢管。 管径为DN150mm~DN300mm,管网设计压力为。 ( 2)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在苯加氢工艺装置区设置独立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该系统由消防水池(一次火灾消防用水量 1974m3)、高压消防水泵、固定消防水炮等组成。 在苯加氢工艺装置区附近设置固定式消防水炮。 20 室外稳高压消防给水管网呈环状布置,采用焊接钢管。 管径为DN150mm~ DN300mm,管网设计压力为。 ( 3) 循环水系统 苯加氢装置设备冷却用水,由循环水系统供给。 循环水量为 1032m3/h,供水压力 ,供水水温为 35℃ ,回水水温为 45℃。 循环水系统,由机械抽风冷却塔、循环水泵、旁滤装置、水质稳定装置及循环水管道等组成。 循环水回水靠余压进入机械抽风冷却塔进行降温冷却,冷却后水流至冷却塔底部集水池中,经煤气净化循环水泵加压后供设备冷却使用。 旁滤水量为 100 m3/h,旁虑采用全自动过滤器。 补充水量为 25m3/h,由水源给水管网供给。 排污水量为 5m3/h,排至厂区排水管道。 为确保上述各循环 水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防止循环水系统的管道和设备腐蚀、结垢, 向循环水系统投加缓蚀阻垢剂、杀菌灭藻药剂。 为监测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的水质 , 对循环水水质定期进行化验分析。 ( 4) 生活给水 辅助生产及行政福利设施内卫生间及化验室等用户用水,由生活给水系统供给。 生活日用水量为 ,最大时用水量为 ,所需水压。 生活给水管道按枝状管网设计,采用给水用塑料管。 干管管径为 21 DN20mm~DN100mm,管网设计压力为。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制。 分为生产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和 雨水排 水系统。 ( 1) 生产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生产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由污水排水管道、化粪池、污水检查井、消防水及初期雨水收集池等组成;主要收集苯加氢各装置排出的轴封水和受工艺介质污染的室内及工艺装置区地坪冲洗水、化验室排水及卫生间排水等污水。 其中卫生间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生产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量平均约为 m3/h。 生产污水排水量约为 5m3/h。 在油槽区附近设有消防水及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储存油库及苯加氢装置区火灾时排放的受化工介质污染的消防水和初期雨水。 收集池有效容积为 2500m3, 内设 3 台 型排水泵: Q=15m3/h、 H=30m、附电机: P=、 U=380 伏。 火灾事故或雨后, 对收集池内的工艺介质进行回收处理,消防水或初期雨水由泵提升送焦化厂区内进行处理。 ( 2) 雨水排水系统 生产净废水、雨水,排入生产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由雨水排水管道、雨水箅井及雨水检查井等组成; 生产净废水量为 5m3/h。 22 供电 ( 1) 用电负荷 本装置大部分负荷属于一、二级负荷,在本装置界区内设置一座综合电气室,内含 1 个 10kV 配电所和 1 个车间变电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