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6s管理手册内容摘要:

定期检查机械,定期保养。 • 确保齿轮、电机、输送带等运转部分有防护罩。 • 共同作业时,要有沟通信号。 • 停电时,务必切断开关。 • 因故障待修的 设备须明确标识。 • 不要过分靠近转动的机器。 • 下班后,进行设备的清扫、检查、整理时,一定要在设备 停机状态下进行。 •: 6S 管理安全作业基准 :基本安全规程 尽量将加工物至于力量中心。 • 不可用口吹清除砂屑,以免造成眼睛的伤害。 不要用压缩空气清理人身上的粉尘。 • 吊运物品时,在不会使吊运物品摆动、回转的状态下,加减速度。 • 如果手和工具上沾满油污,必须完全擦净后再进行作业。 • 溶剂正己烷 / 39 16 正己烷系 微带臭味的液体 ,沸点 68. 74℃ ,易燃 ,难溶于水 ,溶于醚和醇。 正己烷在油脂企业主要用作溶剂 .正己烷属低毒类 ,但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 正己烷中毒 :吸入高浓度正己烷后数分钟即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及眼球结合膜和咽部充血等黏膜刺激症 ,严重中毒者出现昏迷。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正己烷可能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四肢远端麻木等早期症状。 皮肤损害 :正己烷具有强烈的去脂和刺激作用 ,皮肤反复接触后可出现发凉、潮红和粗糙等症状。 预防与处理: 使用含正己烷溶剂应尽量保持密闭 ,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生产中含溶剂设备、管道应保持负压状态,有泄漏应立即处理,以减少其蒸气逸出。 车间应安装有效通风装置。 加强个人防护 ,不在浸出车间进食 ,皮肤污染后立即用清水洗干净。 急性中毒的处理 :迅速脱离中毒现场 ,吸新鲜空气或吸氧。 皮肤污染处可用肥皂水清洗 ,眼部受污染时用水冲洗。 6S 管理安全作业基准 :一般安全规程 一般安全 规程 : •1 各单位主管应以身作则,严守一切安全规章,如有变故,需尽一切可能随机应变,不得临危卸责。 • 单位主管应教导工作人员正确安全的操作方法,及随时纠正有关安 全不良动作。 • 工作人员应遵守安全管理规则,对正确安全的操作方法有不明了之处,需请教主管,不得冒险工作。 • 工作人员对于不安全环境及不安全动作有提供改善的责任。 • 工作人员发现灾害时,除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外,应 立 即向主管报告。 • 进入本公司内的人员,除在指定地点外,绝对禁止吸烟。 • 工作人员对其所执行的工作,应确切熟知工作计划、程序及安全事项,以免发生危险。 • 在危险地区或有危险之处工作,应设置危险标志。 • 从业人员须注意警告标志,并提高警觉,如发现任何人正处于危险 情况中时,均应以温和的态度予以警告,不可使其受惊。 • 机器开动后,操作人员不准离开现场。 • 从业人员对于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废料及废品,要分别放置 于规定位置,保持清洁及注意安全。 • 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不得赤脚或穿拖鞋。 • 器材及工具均须置于归定器材架上及盒内。 • 从业人员应时常整理或整顿工作场所,不得在通道、避难出口处或消防设 / 39 17 备处堆放器材或物品。 • 工作场所内不可存放易燃物品,如系工作必需品,则应采取安 全措施。 • 加油、擦洗或清理、调整机件之前须先停止机 器运转。 • 对于各种特种机器及工具,不是操作人员,不得擅自开动。 • 急救药箱、灭火器及其它急救、消防设备,均置备于适当地点。 • 从业人员防护装备如眼镜、面具、口罩、手套、围裙、工作服安全鞋等均应按规定佩戴,并作定期检查及保养,如有破损或不能使用时即以补充。 • 从业人员对于个人防护装置,须遵照各工作部门的安全规定使用。 • 机器及动力装备等,遇有不正常现象时,立即停止使用,报告上级检查,以免发生危险。 • 在任何时间,非工作人员,禁止无故在工作场所中徘徊或逗留。 • 随时提高安全警觉,并建议主管改进安全措施。 • 每一位从业人员应自认防止意外为应尽的责任,并互相劝 勉遵守安全规则。 6S 管理安全作业基准 : 电器安全规程 电器安全 规程 : • 电器设备由电器部门或指定电器技术人员管理并维护。 其它人员禁止私自装设修理,以免发生危险。 • 电路的增减,应由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任意接线。 • 尽量保持电气设备附近地面干燥及避免临时线作业。 • 电源插座处,要在明显处注明其电压。 • 如因工作需要,导入高压电,应做好安全措施,确保安全。 • 所有固定电线,均应视作有电的临时线,故不可以身体或搬运物体接触,并且不可过份信赖电线绝缘外皮。 不可 触摸 电杆上落下的电线,并应立即通知电器部门人员检修。 • 各种电器设备操作之前,应注意接地线是否良好。 • 所有电动机械,必须接地,并保持接地良好。 • 对于电器设备加注润滑油应适量,以免发生事故。 • 电路负荷,不可超载,以免引起火灾。 • 注意电表及电力用具的通电许可量,切勿超过,以免燃烧。 • 非指定工作人员,不得任意开动马达及其它电动机具,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立即通 知电器部门人员检修。 • 站在潮湿处、金属物上或湿手均不可接触电器设备,以免触电。 • 变电室、变电台、控制室,非工作人员不得任意进入,并严禁烟火。 • 停电时应切断开关、插头,待供电后再进行恢复使用。 • 如遇电气设备或电路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或不导电的灭火设备予以扑灭,并立即报告主管人员。 / 39 18 • 220 伏以上电压,在保险丝熔断时,应由电气部门的技术 人员更换,如接好后再度熔断时,即表示另有原因,应报告上级检查处理。 • 马达开关及电气设施附近不得放置其他物品( 1 米 以内)。 • 切断开关,应迅速切实,拔卸电气插头时应拉插头处。 • 不得用铜线等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6S 管理安全作业基准 : 锅炉安全 规程 锅炉安全 规程 : • 水位计或指示计,应保持清洁。 每天至少须校对水位计一次。 • 给水量应经常保持最低水位以上。 • 应定期检查软水处理器是否合乎标准。 经常取样分析(全硬度 PH, M 碱性 „„ )并与化验人员保持联系,以确保锅炉寿命。 • 给水量异常时,应即向上级报告,并查看水塔的水是否足够。 • 蒸汽压力不超过限制压力。 • 排水时,应压力低 ,负载轻时为之。 每班一次或二次为原则,并应鉴定排除之水是否正常。 • 排水时,应先查看,慢慢为之,排放后阀门要关紧,以保安全。 • 压力计水位计及其它仪器、阀类、应经常核对、试验,并保持清洁。 • 每日至少手试安全阀一次,每周至少作跳开试验一次。 • 不得自行变动或调整安全阀。 • 重要操作变更时,需用书面通知。 • 必需换水位计时,应先关水位计阀,并使压力降低,在无压力后施行,并需佩戴防护眼镜。 • 点火前应再一次检查水位是否正常。 • 为防止倒火发生,点火时操 作人员应站在炉门侧方,并应戴安全眼镜及安全帽,以免发生危险。 • 重油预热器出口处的温度,应在 70℃ — 90℃ 左右以求完全燃烧,节省燃料。 • 排放凝结水时,应先查看出口附近是否有人或其它障碍物,以保安全。 • 注水器应经常试送,遇电动帮浦故障时,可更替之。 • 启动送风机约 5 分钟把炉内易燃气体完全排出后,方可点火。 • 经常注意电动机帮浦、送风机及其它机械等是否正常,并适当加注机油。 • 进入锅炉工作时,应悬挂(锅炉内有人)标示牌,并应将各阀门关闭加锁,以防他人失误开启。 • 锅炉无论开车或停车,每半年至少进行外部检查一次,每年进行内部检查至少一次,由操作人员报告上级领导检查结果,然后联系锅炉专门人员清洗及修护。 • 锅炉内使用的临时灯,应为低压防爆式。 • 锅炉室内严禁放置易燃物品及其他人员自由出入。 / 39 19 • 值班人员严禁离开工作岗位,如要离开时,必须有适当人员代理。 • 锅炉人员负责全厂给水系统及冷凝水回收,使用的控制 及管理。 • 下班时须等接班人员到达后,将记事本和报表等资料交代 清楚后,方可下班。 空气压缩机安全 规程 : • 空 气压缩机的操作人员,须曾受过特别教育与训练,非指定人员切勿操作及接近空气压缩机。 • 开机前,应先检查空气阀门、调整阀门、逆流控制阀门、安全阀、压力表等件的机能是否正常。 • 在运转前后,应按规定向各部机件加注润滑油。 • 经常注意压指针的位置,如有偏高现象,应作适当调整。 • 经常注意压缩机的运转情况,如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 • 空气压缩机应每四个月定期检查一次,每年应拆卸保养检查一次。 • 清洗压缩槽、压缩气缸及阀,均不得使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后须等其完全干燥后方可装配。 • 不得用压缩空气吹除工作服上的灰尘或机器上的杂物。 • 切勿突然释放压缩空气,因其可能造成对人员及其它的伤害。 • 严禁以压缩机开玩笑及吹除物品,因其可能致人死命。 • 凡利用压缩空气的气动工具,如气钻、气枪、气锤、气磨等,均应妥为检查,以免机件失灵而发生意外。 人力搬运安全 规程 ; 不得搬运超重物料。 认真检查物料表皮、包装与捆扎。 紧握物料,手指不可放在可能被挤压之处,特别在物品放下时更须注意。 搬运姿势,应用腿力而非背力。 搬运长条物件应扛在肩上,并将前端提高避免撞击他人,两人扛时应同旁同肩及扛两端,三人以上扛时,应按高矮次序,最高在后,步调一致。 搬运圆桶应以手在圆桶中间推动,不可脚踢,不可站在圆桶滚动方向的下方。 高热物件应待冷却至常温 利用工具搬运,并使用人体防护用具。 易燃易爆物或具有毒性、腐蚀性化学品的搬运须特别小心,要有显注标志,并应使用防护用具。 举高重铁管时,应使用工具如麻绳、木棒。 举起或抬时须弯腰,放下时,要一致齐放或听领导人口令。 使用麻绳搬运,应查看麻绳表面有无断股、磨损及腐蚀的情况。 麻绳断裂时,若欲连接,应用绞接法不可打结,因绞接强度强于打结。 使用钢绳搬运。 应避免钢绳扭结或过分折曲及注意是否超负荷使用。 使用链条,应注意焊接点及金属材质结构,避免脆裂及超负荷使用。 / 39 20 手推车安全 规程 : 装载应力求平稳安全,装载高度不得妨碍推车人的视 线。 当装载物料或移动手推车时应确定脚不在车轮之下。 搬运重物必要时可穿安全靴。 手推车应在后面推车而非在前面拉车。 应将双手放在适 当位置,注意手勿被门框或其它物体碰伤。 弯道及岔道注意缓行。 下坡时,推车人应位于推车的后面。 经过狭窄处时,特别留意手肘及膝关节的撞伤。 推车使用完毕后,勿置于通道上。 注意轮轴的检查与润滑,物在轮轴上用钉子代替开口销子。 举重车有其举重限制,切勿超载。 举重物应举重物的中心。 推高机安全 规程 : 堆高机有举重限制,切勿超载。 举重应举在物的中心,举物高度,不可超过驾驶人的视线。 当举物行 驶 前,应将物料斜靠后挡板,放下物料时,应先恢复与地面垂直,在行放下。 行 驶 时,应保持重物离地面三十公分。 驾驶人应带安全帽,面向行 驶 方向注视,缓缓行进。 对于下坡倒退以及不牢的地面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以免将物料震落地上。 停车时要注意湿滑地面,更要注意在斜坡停车的危险。 不乱用警告信号,只在需要时才使用。 不许任何人攀搭在堆高机任何机件上,以免发生危险。 经常检查车的刹车、喇叭及手刹车等。 厂内外的行车速度限最高不得超过十公里/小时。 行使中遇有贵宾 来参观工厂应优先礼让。 铲斗机安全规程 驾驶铲斗机前不得喝酒。 启动前应将铲斗放低,应确信周围无人,以保安全。 驾驶铲斗机应避免碰撞墙壁、墙柱、管架、管路。 工作前应穿戴好安全装置,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安全眼镜等。 驾驶人应了解铲斗机的机器能力,不得超负荷连续工作。 每日驾驶前后应检查引擎油、胎压、液压系统是否正常。 擦拭铲斗机前须将举臂放低且关掉引擎。 工作前应检查工作环境,地板是否有洞及障碍物,地上的泥土是否太松软, / 39 21 道路是否能承受重量。 注意前 面及上面是否有帆布、电线电缆,地下是否有 地下电缆、水管等。 爬上或爬下铲斗机,勿抓触任何控制器,并擦净鞋子和双手。 进入密闭式仓库内作业时,应注意通风,以免被排出 的废气窒息。 非专业人员不得驾驶铲斗机,并不得载人。 勿使料斗内原料过多,掉下而伤到他人。 行车速度要慢,尤其转弯处,举臂应以相等速度慢慢升高。 铲斗机启动时,请勿下车及由车内跳出。 下车离开须关掉引擎,并取下钥匙。 货物升降机操作规程 目的 规范升降机使用、维护、保养,确保货物升降机安全运行。 范围 适用于饲料厂货物升降机。 操作规则 结构与布置 升降机吊篮四面应予以封闭(其中一面或二面可开闭),以防装载货物与吊篮外物件触碰受到破坏。 每个楼层应装设封闭护栏,在不用时须保持关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