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

社财产管理不到位 ,账实分离 ,会计核算游离于资产管理之外。 (三 )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往往把高效率和高效益混淆 在许多时候 ,各报社往往习惯按照报纸 的发行量划分和核算成本 ,通过提高发行量来降低单位出版物分担的固定成本。 如此 ,发行量越大 ,出版物所分摊的成本就越低 ,报社的利润就越高。 这种做法导致报社不问市场需求 ,会加大成本支出 ,增加报社和财政的负担。 三、报社成本管理对策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 ,报业竞争日趋激烈 ,读者对报纸的印刷质量、出报时间以及版面设计、标题和内容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报社不光要注重外部环境 ,更应该注重报社内部的成本管理 ,更重要的是一些基础环节的成本管理 ,要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 )加强报社运营各环节成本管理基础性工作 (1)实行采购招标制。 根据供应商的供货商品质量 ,交货及时率 ,下单到交货的周期 ,成交价格 ,批量折扣 ,服务质量 ,以及其它反映供货商表现的各个方面进行招标。 2020年 9月 ,《人民日报》在新闻纸采购中首次引入招标机制。 共有 5家新闻纸生产商中标。 此前 ,《人民日报》一直采取 “竞争性谈判 ”的方式采购新闻纸。 招标已成为众多报社和报业集团进行新闻纸采购时的首选。 (2)加强与中小新闻纸厂的联系。 降低成本是我国新闻纸业发展的基础。 2020 年山东省报纸总用纸量近 万吨 ,实际使用地方中小新闻纸已近一半 ,在国产大厂纸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中小新闻纸厂起到了补充调节作用。 仅使用地方新闻纸一项 ,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每年可降低采购成本 1045 余万元。 2020年 ,仅山东省小纸厂就生产新闻纸 吨 ,一些大型报业集团 ,地、市和专业报纸大量使用中小纸厂生产的新闻纸 ,质量基本上能够满足报纸出版要求。 其中有些纸基本上达到优质纸标准 ,甚至可以印刷单面彩报。 中小纸厂的纸价具有诱惑力 ,每吨纸比大厂可节支 800 元至 1000元 ,节省成本可观。 (3)实行 联合采购。 2020 年 ,《人民日报》在进行招标的同时实现了与《环球时报》《经济日报》小范围的联合采购。 这一联合采购甚至影响了北京市场的新闻纸价格 ,使北京整体的新闻纸价格有所降低。 ,控制采编成本 采访编辑费是指记者部门和编辑部门为采访和编辑报纸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编辑费核算的是报社编辑部门开展采访编辑业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针对报社采编成本管理呈现的流动性强、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报社应该建立采编制度 ,根据记者的发稿数量、质量来核算记者的工资、奖金和交通、通讯等各种补贴。 在采编过程中 ,报社可以通过对相关媒体之间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实现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和互补 ,发挥资源的规模效益 ,减少资源内部消耗 ,降低资源开发 ,从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控制印刷成本 ,提高印刷质量 在印刷过程中 ,实行原材料定额管理。 新闻纸是报纸主要原材料之一 ,正常情况下在整个报业成本中占的比例为 50%左右 ,是报社除人员经费以外最大的成本部分。 新闻纸在印刷过程中要产生白破和黑破 ,甚至大量的废报 ,针对此类问题 ,报社必须按报业的行业规定制定出严格的损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