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公司并购与重组问题的剖析内容摘要:

多元化战略所带来的利益则表现为:一是可以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最有效的利用;二是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三是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的 经营效率;四是可以获得财务、经营、生产、管理和投资上的协同效应。 然而,多元化战略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很高的成本和风险。 首先,不管是关联的还是不关联的业务,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企业所不熟悉的新的业务活动,所以经营风险比较大;其次,多元化会分散管理者对主营业务的注意力,减小在主营业务领域培养重要专长和把握创新的机会;再次,多元化经营必然会分散企业在主营业务上的资源,影响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多元化战略会激化企业组织体系中集权与分权的矛盾等等。 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多元化 战略的失败,从而影响到企业重组的成败。 通过上述多元化战略的利弊分析可知,在企业重组中盲目实施多元化战略是错误的,多元化战略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 我们认为这一条件就是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以企业已有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强化、扩展和延伸来拓宽企业的业务范围,进行多元化,是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成功保证。 因此,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要以有利于利用 和扩展原有核心能力为前提,实施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多元化经营要以有利于利 用和发挥原有的核心能力为基础; 第二, 多元化经营要有利于原有核心能力的扩展; 第三, 多元化经营要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整合;四是多元化经营要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转型与发展。 总之,企业重组中的多元化战略同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是紧密相连的,多元化战略问题从一个则面反映了在企业重组中培育和强化企业原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二)受 企业规模的成本约束 必然导致企业的并购与重组的形成 扩大经济规模,进而享受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是当今企业重组的一大目标。 但遗憾的是,近年来,在企业重组的实践中决策者过多地考虑了这种 “想当然 ”的规模经济,而忽视了规模不经济的客观存在,即企业规模的成本约束。 结果许多企业在重组前后的成本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甚至影响了企业本身的生存,企业经济规模扩大在带来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成本和风险,从而引起企业效率的下降。 从根本上讲,在企业规模扩大中出现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在于:第一、企业规模过大会导致管理层次增多,委托 ——代理成本增加,管理的协调性灵活性降低从而引起企业效率的下降;第二、企业规模过大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引起要素价格上升同时会因产品产出过多造成销售困难,最终导致各项费用的增加成本的上升; 第三、从技术上讲,一定的经济规模同一定的生产技术相适应,因此在生产技术相对不变的条件下,企业规模过大必然引起生产技术的不适应,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效率的下降。 第四、企业规模过大使得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信息传递发生障碍,传递的信息发生失真,导致资源配置恶化,企业效率下降。 因此在企业重组的实践中,我们要慎重考虑企业的规模问题,不要忽视企业规模的成本约束。 在企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边界(最优规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将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这就意味着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重组的方式来实现 和改进自身边界,但是由于企业最优规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期望通过重组的方式来实现和改进企业的最优规模需要注意如下事项:一是目标企业的选择。 从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出发,紧紧围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中心来选择重组的目标企业,是企业重组成功的基础。 二是重组方式的选择和计划的实施。 企业在确定了目标企业后,相应设计出切实可行的重组方案。 目前企业重组的方式很多,除了承担债务、出资购买和参股控股外还有上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