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20000亩野木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南 县 龙多山 位于距重庆市区 112 公里, 龙多山 距县城12 公里。 二、建设条件 (一 )自然条件 项目区幅员面积达 平方公里,折合 亩,海拔在 300— 800 米之间,准确位置东经 107*28’ 3//一一 108 ‘ 12, 37//,北纬 29‘ 33, 18”一一 30‘ 16’ 25//之内;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侯区,项目区年均气温 17. 9’ C,最低均温 2. 2*C;年降雨量 毫 米,其中 6— 8 月占 35. 3%,无霜期 335 天;年光照 ;龙多山 坡缓而不陡,土壤肥厚,整个地势西北低东南高,由一系列平实褶皱山构成。 土壤中 PH含量为 , 龙多山 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阴雨潮湿、多云 雾、弱光照的独特气候条件为种植 野木瓜 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属得天独 厚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是种植 野木瓜 的理想场 所。 (二 )交通、邮电通讯条件 潼南 县地理位置优越,既通陆路,又通水路。 龙多山 距县城 12 公里 , 现有 县级水泥 路,为便于项目实施后产品的运输,需对路面加宽、边坡治理。 项目区已全面开通程控电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境,通话质量优良。 16 笫 五 章 基地建设方案 一、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重庆市 潼南 县 龙多山 位于重庆 西部 ,与 遂宁 、武 胜 、 蓬溪 、 合川 等区县接壤。 自然地貌为,土质以 之中 壤土为主。 龙多山 5 村 的 30000 亩 土 地,土层非常 较 厚,有机质含量 化较 高。 项目业主 可以按政策进行社员入股、 土地流转获得 经营使用权,完全能够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运作。 因此,本项目以西南农业大学 、重庆中药研究院 为研究、培训、示范中心和技术依托,采用“公司 +基地 +农户”的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其自然的资源优势,利用现代有机蔬菜及环境保护型蔬菜生产技术,建设一个以良种繁育、规范化生产为主导的、具有先进带动作用的科技示范园区,引导培训 农业大户参与产业开发,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把 野木瓜 产品培植成为 一项“名、特、优、新”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 \农民的经 济收入。 本项目建设方案是,在 龙多山 本项目区内的 1 村 、 2 村 、 3 村 、 4 村 、 5 村 屋基选择一个生态环境具有代表性的、地势较为平坦的、水源有保证的地点,通过合理规划和基础建设以及生物工程措施,建设规范化的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厂化种苗繁育基地;建立有机 野木瓜 生产技术服务体系,通过企业的科技示范辐射和资金扶持,形成以专业大户承包为基础的 野木瓜 种植基地,为 野木瓜 加工 提取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 提供原料,启动 野木瓜 产业 立体生态链。 17 (一 )优质种苗工厂化繁育基地建设 种苗繁育是大面积栽培 野木瓜 的关键性问题,目前 杆插 生产中主要采用的 扦插 繁殖方法、繁殖系数低等问题,不仅难以满足生产需要,还容易导致大面积病害发生。 因此,急需通过对种子繁殖技术的研究,利用种子或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培育 野木瓜 种苗,实现规模化生产健壮种苗的目的。 1.建设规模。 本基地规划面积 20xx0 亩,每年培育商品苗 100万株, 以保证 野木瓜 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中每年 49%的种苗需求量,其余部分可通过分株繁殖完成,分株繁殖 1 代后不断用新苗更新。 2.技术路线。 采用轻基质穴盘无土育苗技术,工厂化培育种苗。 开始从 现有的野木瓜中选 良种开展种苗繁育,以后在科技示范园区制种田采种。 室内干燥 5 日,控制种子水分含有率为 26%, — 2— 5℃温度下冷冻保存,或在特制保存液中浸渍长期保存。 播种时间为每年10 月中旬 — 11 月,采用半自动精量播种机向穴盘播种。 穴盘孔中基质以珍珠岩或蛭石、煤渣、草灰按体积 1: 1: 1 配置,并用 50%多菌灵 1000 倍稀释液喷洒消毒,保持 85— 90%的含水量。 通过微喷灌系统进行营养液和水分管理。 营养液采用通用配方,浓度 1. 0 倍,EC 值为 2. 45mS/ cm)。 待幼苗 3— 7 叶时出盘。 技术流程为:采种 +贮存 +消毒、催芽 +精量播种 — )轻基质穴 盘 +育苗床架 + 育苗大棚 — )营养液和水分微喷灌出盘。 4.育苗工厂建设内容 场地采用钢架大棚,规格为跨 7m,长度 55m,脊高度 3m,侧墙 18 高度 1. 8— 2. 2m。 育苗大棚配备遮阳率 75%的遮阳网及防雨棚,以保证种苗在弱光照下的正常生长和设施内的正常生产。 钢架大棚总面积 4 亩,大棚周围设 置供水管道和道路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并保证大棚通风条件。 肥水供给系统 基地内建设水源和灌溉引水渠道,大棚内采用微喷灌系统。 主供水管道采用镀锌钢管,入口处设 2’’网式土过滤器及闸阀。 大棚之间通过干管连接,并由分支管进入每个大棚,棚内采用节水灌溉专用塑料管件。 在进入棚内后,管道设置一个闸阀、 1’’网式主过滤器及文丘里式施肥器,后者是加入营养液的位置。 通过系统的喷水喷肥,保持棚内相对湿度维持 85%左右,并喷施营养液。 穴盘育苗配套设施半自动精量播种机向育苗盘播种,大棚内设置育苗床架,其上放置 128 孔 PS 吸塑育苗盘。 催芽室 用于大量种子浸种处理,面积约 60m’。 5.优良品种的组培快繁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育行营养繁殖的 野木瓜 优良品种。 该方法不仅可在短时间获取大量的 壮苗,还可防止病菌的传播。 6.组培室建设 按照每年培育 15 万株幼苗的规模建设面积约 300m’的组培室,包括接种室、消毒室、培养室。 (二 )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1.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示范地的建设 通过立体生态种植山葵,可以使上层树木达到自然遮阴、增加大 19 气湿度、降低水温的生态功能,可减少使用遮阳网所引起的蔬菜发病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通过选用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树种进行立体种植,还可扩大产业开发范围,提高产业的总体经济效益。 2。 建设目标与规模 根据植物群落学生态原理,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土壤 条件的乡土树种,组建立体种植模式,建设面积 1000 亩的示范田。 3.建设内容 (1)农日建设。 沿缓坡修建梯田,田埂用大石构件基础,边沿设置水泥通水槽;各梯田内,采用叠石式构建 野木瓜 农田,挖土后,基部垫置 40cm 深 的大石,其上铺设 710cm 的砾石层,上面回填 15cm厚的耕作土层。 砾 石层 用于增加 野木瓜 生长土壤的排水性,大石层作为地下排水通道,将流水 SJ 向下一层梯田。 下一层梯田入水处设置水泥制作的田头水道,将来水引入梯田大石层。 (三 )品种资源圃及品种培育基地建设 野木瓜 长期发展需要筛选优化与培育适 应 不同环境条件的新品种。 适合河谷溪流、河川、旱地、水田等不同栽培条件,叶片、叶柄和根茎的形态、颜色、香味有很大差异,单 株产量 和抗病虫害能力也有所不同。 作为 野木瓜 植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特点,在育种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品种资源圃及品种培育基地的建设可为良种繁育创造条件,也可为 野木瓜 种植业主提供参观比较的场所。 (四 )规范化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的建立 野木瓜 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达到规模化生产原料的目 20 标,需要众多农户 (农民工) 的参与,加之它又具有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特点, 因此需要在政府支持下, 由龙头企业组织完善的栽培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 在抓好农 资、种苗供应工作的前提下,在发挥科技示范园的辐射功能带动下,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作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编制无污染的无公害的 野木瓜 产品生产技术手册,重点推广 野木瓜 的生产技术,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 产前阶段,指导农户修建梯田,用石灰改良土壤,降低水土流失;兴修小山塘,以进行自流灌溉;统一 种苗供应,推广优良品种,控制种苗质量;提高土地肥力,降低病 虫害 的蔓延。 生产中,作好遮阳网、防虫网、无毒或低毒高效 生物农药、有机肥推 广与专用复合肥的科学化操作技术指导以及采购、供应 工作,保证严格按照国家有机绿色食品生产规范使用化肥、农药;统一收购初级产品,建立初级产品的保障体系,购置测试仪器,进行产品等级测定。 二 、基础设施建设 (一 )土地整治工程 种植基地分布在 龙多山 刘家槽、强大湾、漆树坪、大坪、杨家屋基等地,种植面积 20xx0 亩,另有育苗基地 100 亩,示范基地 1000亩。 土地整治主要针对坡度大于 25 度以上的土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其次,依地形变化,将小块土地化零为整,为大面积播种创造条件。 (二 )水利设施 丰富的水源及良好的 灌溉是保证 野木瓜 丰收的基本条件。 因此, 21 应在田间合理布置水利设施,主要工程包括: 1.生化蓄水池:选择地势低洼处修建小型蓄水池,积蓄自然雨水’,用于灌溉。 蓄水池容量一般 200m’。 2.水渠:依地形布置排水沟渠,过水断面 0. 4X0. 5m,结构一般为土质结构或块石结构。 (三 )电:供电线路及变压器 1 台。 (四 )道路工程: 田间修建耕作道路 (人行道 ),宽 1— 1. 5m,路面结构采用块石或碎石;改造、 扩 建道路 12 公里,宽 6— 8m,以方便大车错车,路面以泥结碎石路面为主。 , (五 )冻库: 6000m’。 三 、 管理用房 公司管理人员按 30 人考虑,管理及民工用房为 10000 ㎡ 22 笫 六 章 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 本项目为农业种植,在农田基本建设、山葵种植和育种过程中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在施肥方面尽量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禁止使用高浓度农药、化肥,避免施肥过度造成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轻微,重点应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 二、水土保持 由于项目区有部分坡地和山丘,要求整个基地建设均要综合采取生物、 工 程、农艺措施,搞好水土保持。 一般大于 25 度的 坡地,均要按标准修建等高梯地。 陡坡和瘠薄的坡顶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