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农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③通过饲料常规分析实训,使学生了解当前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掌握常规饲料分析的现代化应用技术; ④通过畜禽诊疗技术实训,使学生会畜禽的一般诊疗技术和用药原则; ⑤通过畜禽疾病防治技术的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操作养殖场疾病的防控和疾病的防治。 ⑥通过饲料 的销售实训,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销售能力,懂得一定的销售技巧,能在畜产品销售行业发挥所长。 ( 2)素质目标 ①具有较强的写作、演说和交际能力。 畜禽生产与经营人才培养方案 11 ②具有本专业相关实验操作与检测技能。 ③具有养殖场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力,掌握动物疾病防治技术。 ④具有动物疾病诊断、检测技能。 ⑤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饲料配方、养殖场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⑥具备巩固、提高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⑦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某些技术问题提 ⑧具备较强实践观念、劳动观念,积极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能力和处理 人际关系的能力; ⑨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吃苦耐劳; ⑩养成较强职业意识和劳动观念,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 3)、实习(训)内容 牛羊猪鸡综合岗前强化教学内容涉及到牛羊猪鸡场中饲养、繁殖、疾病防治、兽药与饲料营销等岗位所必须知识与技能。 旨在通过实训基地实习,强化学生的牛羊猪鸡生产与管理能力、疾病防治能力和兽药与饲料营销能力。 达到能对牛羊猪鸡各生产环节进行安排与协调、对牛羊猪鸡疾病进行防控,能针对牛羊猪鸡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为 毕业后进入畜牧 生产 行业、企业从事 本专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课程: 禽生产实务 、 猪生产实务 、 牛生产实务、 动物营养日粮配合饲料生产加工 实务、畜禽 繁殖 实务。 七 、 专业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 (一 )教学周数分配 总教学周 72 周,每周 28学时,共计 20xx 学时 ,其中校内生产 畜禽生产与经营人才培养方案 12 实训 9 周, 252 学时,理实一体课程 600 学时。 顶岗实习 34 周,每周 30 学时,共计 1020 学时。 三年共计 3036 学时。 表 71 教学周数分配表 内容 学期 理论 周数 实训周数 军训、入学、毕业教育 考试 机动 顶岗 实习 寒假 暑假 总计 1 18 1 1 8 28 2 15 3 1 1 4 24 3 15 3 1 1 8 28 4 15 3 1 1 4 24 5 2 18 8 28 6 2 1 16 20 总计 63 9 2 4 4 38 32 152 (二)专业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见表)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表 表 72 课程设置、进程及学时分配 序号 课 程 学时数 理实一体 考核 基准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18 周 15 周 15 周 15 周 18周 16周 1 公共 课程 德育 126 试 2 2 2 2 2 语文 132 试 4 4 3 数学 102 试 4 2 4 英语 102 试 4 2 5 计算机应用 60 试 4 6 体育与健康 126 试 2 2 2 2 7 专业基础动物解剖生理 108 试 6 8 动物生化基础 72 试 4 畜禽生产与经营人才培养方案 13 9 课程 家畜遗产育种 36 试 2 10 畜禽环境卫生 60 试 4 11 动物药理 60 试 4 12 动物微生物 60 试 4 13 专业课程 禽病诊治实务 60 √ 试 4 14 猪病诊治实务 60 √ 试 4 15 牛羊病诊治实务 60 √ 试 4 16 畜禽疫病防控技术 60 √ 试 4 17 动物产品加工 60 √ 试 4 18 动物营养日粮配合饲料生产加工技术 ★ 60 √ 试 4 19 猪生产实务 ★ 90 √ 试 6 20 牛羊生产实务 ★ 90 √ 试 6 21 禽生产实务 ★ 90 √ 试 6 22 畜牧场 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 30 试 2 23 畜禽繁殖技术 ★ 60 √ 试 4 合计 1764 25 顶岗实习 1020 504 420 420 420 实训 270 合计 3054 28 28 28 28 ★ 号为核心课程 技能实训进程 表 73 技能实训进程表 序号 课 程 学时数 基准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2 畜禽环境卫生 30 1周 3 动物药理 30 1周 畜禽生产与经营人才培养方案 14 4 动物微生物 30 1周 5 动物营养日粮配合饲料生产加工 技术 30 1周 6 禽病诊治实务 30 1周 7 猪病诊断实务 30 1周 8 猪生产实务 30 1周 9 禽生产实物 30 1周 10 畜禽繁技术 30 1周 总计 270 90 90 90 八 、成绩考核 采用与“双主体三同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多主体、多项、多任务“三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以技能考试为主,每门课程关键技能多次考核。 多主体是由教师对学生评价、企业对学生评价、学生对学生评价;多项是采取操作、口述、笔试、在实习实训场地和顶岗岗位答辩等考评方法;多任务是在每项学习任务结束时进行一次考评,体现全程考评。 实现将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