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内容摘要:
( 4)及时收集汇总编各种试验数据、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 5)负责工程各阶段资料的收集、整理。 ( 6)负责整理、编制竣工文件; ( 7)严格执行资料保管制度,所有工 程资料做到真实、可靠、齐全。 3. 7 测量工程师 ( 1)在项目总工指导下完成项目施工测量工作,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 2)放线工作,放线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放线结束后通知甲方、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 ; ( 3)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及水准点进行工程水准测量,为便于工作,应在基坑周围布置基点 ; ( 4) 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认真执行测量规范,保证测量精度,工作中不得擅自离开仪器,以免仪器受振动倾倒,碰撞以及他人操作而损坏 ; ( 5) 测量仪器、工具应按规定周期送检,工作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或受损时,应及时送检测 中心校正 ; ( 6) 应经常保持仪器的清洁,仪器用专业工具清擦。 3. 8 试验、检测工程师 ( 1)在项目总工的领导下,负责本工程的各项原材、施工试件取样送检 ; ( 2)负责监督、检查进场各种原材料材质,及时整理试验成果,及时汇报; ( 3)做好现场混凝土台班,混凝土塌落度,试块的台帐及原记录。 项目部技术管理措施 项目部自组建以来,迅速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完善管理体系中的职能责任分解,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目标提出了计划与实施细则,制定了奖罚标准,施工中将严格检查制度,认真落实检查,对现场的标准化、规范 化、程序化圈定了既定目标,施工中将认真严格执行 相关规范和标准。 项目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落实保证: 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程序 图纸会审包括熟图、初审、内部预审三个阶段。 ⑴熟图:各专业技术人员在领到施工图纸后必须先认真学习,弄清设计意图及技术标准要求,熟悉工艺流程及工程特点等,必要时可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 ⑵初审: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本工种图纸进行详细的核对审查,以便进一步弄清设计意图,检查图面有无问题 ; ⑶内部预审:是指项目经理部内部各专业工种间的施工图审查。 核对各工种各专业间的相关部分有无矛盾,并协调配合施工事宜。 图纸会审的要点 ⑴ 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设计、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 ; ⑵ 设计是否符合施工可行,如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安全施工 ; ⑶ 有无特殊材料(包括新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 ⑷ 建筑、结构与设备安装之间及设备安装各专业之间有无重大矛盾 ; ⑸ 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图纸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道路交叉连接点是否相符。 测量复测管理制度 项目部在接到交桩资料后,组织合格的测量人员使用合格的测量仪器对导线和基准点进行复测 ; 测量精度要求: 方位角闭合差:177。 10√ n(秒), n。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相关推荐
向信息联系,按施工组织设计调整好劳动力,每月组织一次生产检查,协调下月度生产计划。 六、做好工程轴线,高程的测放和传递、标高抄平和管理划线,安排和组织施工力量和工作面。 七、根据生产需要,施工进度等情况,平稳协调塔吊等重要机械设备的输送,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 八、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各部分项工程进行技术检查,及时协助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落实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九、负责在建工程
方办理交接验收手续。 5. 按照有关临时用 电标准对乙方的临时用电设备、设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发现乙方在临时用电中存在隐患必须责成乙方予以整改。 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6. 对乙方特种作业人员的花名册、操作证复印件及培训记录进行存档备案。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无证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7. 现场发生触电事故时,经主管部门鉴定属于甲方临时用电线路和设施问题或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由甲方负全责。 二
为 米。 如下图所示: 型号 吊笼规格 L A B SC200/200G 5000 1500 1500 2100 4400 3800 (9) 基础的技术要求 1)基础承受的载荷能力应大于 P。 2) P=(吊笼重 +外笼重 +导轨架总重 +载重 ) kN。 3)混凝土基础板下面的承载力应大于。 4)双层钢筋网 :钢筋直径 12 ㎜,间距 200 ㎜。 5) L 距离根据所选择的附架型号而定。
安全系数大于 倍、地锚埋设 等 符合设计要求 16* 吊点 检查资料和现场 符合设计规定位置、索具使用合理、飞绳径倍数足够 等 17* 司机指挥 检查现场 司机持证上岗、本机司机操作、指挥持证上岗、高处作业信号传递畅通 18 地耐力 检查资料和现场 起重机作业路面地耐力符合说明书要求、地面 铺垫措施满足要求 19* 起重作业 检查资料和现场 被吊前物体重量明确、无超载作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