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库县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镇 乡。 (三)生产现状 20xx 年 底,泽库 县实现 农业 总 产 值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牧业产值 ,林业产值 ,服务业产值 万元。 牧民人均纯收入 元,全县 年末各类牲畜 存栏数 万 头 (只 ),其中牛 万 头,马 万匹, 山 羊 万 只, 绵羊 万只。 主要畜产品产量:牛奶,肉类产量 11437吨,其中牛肉 、羊肉 吨;羊毛产量 ,山羊绒 ,牛毛绒 110819公斤,牦牛毛 公斤。 第二节 项目建设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为泽库县泽和珍宝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该公司 于 20xx 年成立, 注册资金 53万元,目前有职工 10人,公司主要依托泽库县中藏药资源和当地特产以“公司 +农户” 和“龙头带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带农户” 的 思路进行发展 ,主营中藏药材种植,兼营土特产加工及销售。 目前拥有 980万 元固定资产, 3600 m2的 厂房场地( 有 673m2办公楼, 360m2药材加工场所,仓库 1080m2) ,泽 库县 黑土滩 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 产业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1500亩黑土滩中藏药材种植 的 基地。 目前,公司已对冬虫夏草、大黄、秦艽、羌活、龙胆花 等产品进行收购、生产,取得了成功 ,并已制定出了企业生产标准。 为公司开展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今后公司将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生产规程进行生产,同时公司成立专业营销队伍,开拓新市场,力争以最快的速度能让产品得到中藏药生产厂家及消费者的认可。 二、技术支撑单位情况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长期以来立足青藏 高原中藏药材资源的调查研究,历经几十年考察和积累,先后编写了《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藏药志》、《青海植物志》、《青藏高原生物资源分析化学》等学术专著。 这些成果曾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及青海省自然科学奖、科学进步奖。 研究所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项中藏药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课题,其代表成果有“藏茵陈”片、“塞隆”骨新药资源开发及其制剂“塞隆”风湿酒研究、青藏高原沙棘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等,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数百篇,代表性论文有“西宁大黄的培育”、“唐古特大黄的生物学 —— 生态学特性及其驯化的研究”等,为青藏高原中藏药资源的持续利用 以及 GAP基地的建设奠定了重要技术 基础。 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对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重要资源植物开展了长期的、系统的引种栽培、组织及细胞培养技术、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掌握和了解青藏高原地区名贵植物藏药材生泽 库县 黑土滩 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 产业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长、土壤、气候、地形及物种群落结构与繁殖特征。 特别是本项目所涉及的大黄属植物的资源特征、分布与生态环境、种子繁殖特点、栽培种植技术、植物组织细胞培养及快繁技术和药效成分跟踪分析等研究方面均有良好的基础。 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一、有利条件 (一)泽库县地形复杂, 土壤类型多样,适合多种药用植物生长 泽库县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势高耸,地形复杂,山脉连绵,适合生长多种药用植物。 在海拔 2700~ 3500 米的中山、亚高山地带,土壤多为黑钙土、山地草甸土和高山灌 丛 草甸土,年均温 5~ 10℃,适合种植 秦艽 、贝母、羌活、 迷果芹、 大黄、柴胡、板 蓝 根、蓝花龙胆 等中藏药材,这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泽库县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适合种植药用植物 泽库县全年日照 25092639小时,太阳辐射总量 585653焦耳/平方厘米,昼夜温差在 15℃以上,而且雨热同季 ,每年 的 6~ 9 月份既是雨季,又是气温高的季节,利于药用植物生长和药物有效成分的积累。 (三)泽库县黑土滩面积大,有扩大药材种植的余地 泽 库县 黑土滩 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 产业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泽库县土地总面积 (折合 ) ,其中草地面积 万亩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全县人均占有草场面积 168亩,全县草场退化面积 ,占草场总面积的 50%。 数十万亩“黑土滩”的出现,是草地严重退化的结果,也为秦艽种植提供了土地,通过秦艽种植的途径去治理黑土滩可能成为重要的治理途径。 (四)泽库县无工业污染,是种植药用植物的理想地区 泽库县地处 青藏高原,空气纯净度高 ,无工业污染。 因此,在该地区种植中藏药材,会得到 有效成分多、生物活性强、 不受工业污染 的地道药材。 (五)政府支持 中藏药生产是青海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支持行业。 由于中藏药材种植是防止天然药材因采挖过度导致枯竭,支持中藏药开发的唯一措施,也是防止因天然药材采挖过度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本举措,青海省政府在支持中藏药生产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将中藏药材种植列为重点支持的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带领农牧民依据当地条件种植药用植物,发展中藏药材生产。 本项目建设的目标是在泽库县建立中藏药材产业 化生产基地,推动中藏药材生产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与中外药材生产要求相衔接,属于省 、州、县 政府重点支持产业发展的内容。 泽 库县 黑土滩 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 产业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二、主要障碍因素与解决方案 建立中藏药材产业化生产基地的主要障碍因素在于资金和牧民群众基本不掌握种植及初加工技术。 对于项目建设资金采用财政支持和企业自筹的措施解决。 对于牧民的技术缺乏,要通过项目实施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派技术人员定期下到 中藏药材 种植区进行种植及初加工操作示范 培训 的办法传授各项所需技术。 第四章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第一节 市场前景预测 中医是中华民族现存的两个显著特征 (汉语和中医)之一。 中医由密不可分的医术和中药所构成,藏医和藏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与西医治病机理不同。 西医治病是从人体系统和器官的层次进行治疗的,着眼于对病治疗,没有同时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用于治疗某器官的急性病有特效。 中医治疗是将整个人体纳入视野,以组织层作为治疗对象,着眼于对 症 治疗,重视机体生命活动的平衡调理,有一药治多病的药物和异病同治的治疗方法,治病在于调理,使人体生命系统由不平衡运转,转向相对平衡,治病就来得慢,但治标也治本,特别适合治疗慢性病和西医无从下手的疑难杂症,应用中医治疗,效果都 比较好。 在西方,将中医视为自然疗法。 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药发展极为迅速,已被看泽 库县 黑土滩 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 产业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作是中国独具特色和优势的朝阳产业,是最有可能成为世界医药高新技术板块中最具活力和前景、能够容纳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重要领域。 由于中药的实际功效,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相信并开始使用中药。 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回归大自然”的思潮日渐强劲,人类的医疗模式正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向预防。 根据医学机构调查,当前, 49%的疾病西医药无法治疗, 20%左右的病人因服用西药出现毒副作用而停药,使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疾病预 防和治疗研究方面以中医和中药材为基础的研究成为热点;因化学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科学家正利用中药材研制开发新型、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农药;利用天然植物研制防癌药物和防治艾滋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药物,已成为全世界医药科技领域和医药生产企业研发的热点,许多西方国家也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进行研究;植物保健品已开始风靡世界。 我国特产的许多药材都是研制这些药品及保健品不可少的原料。 目前 ,世界天然植物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医药界的关注。 据统计,世界上有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植物医药机构。 国际上一些大型医药企业开始重视传统的植物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以拓展市场,获取更大利润。 在世界药品市场上,天然植物药的市场交易额已达到近 300亿美元,而且正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 美国已放宽中草药进口,美国国会通过的《植物药在美批准法》开始允许传统植物药中的天然复方混合制剂作为药物进入美国市场,在加泽 库县 黑土滩 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 产业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利福尼亚洲,政府还批准成立了美国中医药研究院。 最新资料显示,欧洲、俄罗斯也兴起了中医药热,欧洲共同体的天然植物药发展速度已超过化学药品,欧洲共同体已成为目前全球潜力最大、最有发展前途的天然植物药市场。 由于中医药具 有这方面的先天优势,所以在世界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药在世界绿色健康产品市场上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测算,绿色健康产品在美洲、欧洲、亚洲的市场需求额均为 120亿美元,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额为 90 亿美元。 这些因素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条件。 为适应世界中药发展的潮流,继承、发展和弘扬传统中医科学,造福于全人类,我国制订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 《纲要》指出,要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保障,充分利用我国中药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 ,构筑国家中药创新体系。 高质量的药材生产是中医药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基础。 为使我国的中药材生产实现规范化生产,我国制订出 GAP标准。 实施GAP能对药材生产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药材内在质量的可信性、稳定性。 由此延伸至中药科研、生产、流通的所有质量领域,为整个中药材质量体系打下基础。 同时解决现实存在的药材种质、种养、加工、农残等诸多质量问题。 纲要的发布和 GMP与GAP的制订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法规和政策基础。 针对中医药发展趋势,香港已提出了要建 “ 中药港 ” 的设想。 泽 库县 黑土滩 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 产业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第二节 市场分析 一、国际市场需 求预测 中藏药材市场的需求分析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统计资料可以利用。 以中药材作为参照, 20xx年度,国际中草药市场需求增大。 欧洲市场近年以 10%的速度递增。 我国中草药出口市场主要有:传统华裔国家、地区市场;日、韩市场和欧洲市场。 分别占出口额的 40%、20%和 10%;中药材出口占中药总出口额的 70%。 约占全球市场的 3%。 1998年世界天然药物交易额高达 150亿美元,加上香料、保健食品、化妆品交易额高达 300 亿美元。 上半年据海关统计,出口近 亿美元,较上年下降 %。 其主要原因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物超标以 及工艺落后,质量标准不符合国外法规要求。 而青海省所生产的中藏药材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无污染、质量高、药效好,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所生产的药材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据国家中医药局计划预测,在 2020 年前,我国中草药市场分额有望从 3%提高到 15%,因此,中藏药生产国际市场潜力巨大。 二、国内市场预测 近几年国内中草药市场的总趋势是稳中有降,降多升少。 家种药材降,野生药材升;内地大宗药材降,青藏地道药材升。 青藏高原 地道 药材因污染少,且货少价高,其售价比一般药材高出 20%还供不应求。 因此,青藏地 道药材生产在近几年国内市场需求量仍然泽 库县 黑土滩 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 产业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会保持上升趋势。 三、市场占有率分析 在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尚无形成规模,而快速兴起的藏药产业对资源的需求量已始料不及。 根据国家科技部下达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藏药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的初步调查,野生资源供应量因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条件所限,对目前快速发展的藏药产业有支持能力仅仅有 1/10,根本难以为继,估计将有数亿元的资源缺口。 因此,本项目达产后的供给量仍然将长期处于卖 方 市场地位。 第三节 项目产品竞争能力 藏药产业尽管发展迅猛,但较之其他产业起步较晚,尚处于 无序发展阶段,资源与生产严重脱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生产受制于资源的矛盾初显端倪。 本项目的实施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竞争对手。 由于青藏高原特有的地理环境,项目本身又是按 GAP标准实施,需要长时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积累,这无疑给竞争者铸造了坚实的技术壁垒,而这恰恰是本项目的突出优势之一;在此基础上,大规模的种植又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这也给竞争对手加高了市场门槛;种苗与种植技术标准的制定,使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成本进一步加大;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整合市场,实现垄断性经营,使本项目具有的示范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同 时本项目还具有很强的可拓泽 库县 黑土滩 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 产业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展性,其中间产品可为相关 产业 提供新的生物资源,而最终产品又可获得很大的附加值。 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为青藏高原生物资源科学、合理、可持续利用,为藏药 产 业实现产业化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项目的竞争优势极为明显。 第四节 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项目建设目的 旨 在探求黄南州泽库县特殊高原环境下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和示范推广,同时使泽库县道地药材的生产形成规范的产业化工程。 以优质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方案和途径,实施国家和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满足国 家和地方对青藏高原道地药材的需求,发展青海特色产业,提高泽库县社会经济水平。 通过中藏药材产业化种植基地 建设项目的实施,旨在 项目 区建成一处符合现代中藏药材规范化栽培的原产地 千亩产业化示范园。泽库县中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